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49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属于导轨板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包括导轨板本体,导轨板本体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右侧壁面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置有防泄漏盖,滑块的内部设置有储油槽,储油槽的底部连接有主油道,主油道的内部设有流量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润滑不均匀和无法控制润滑油流量的问题,通过注油口向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通过主油道流向滑块的外部,左支道的润滑油可对左侧的滑槽进行润滑,右支道的润滑油可对右侧的滑槽进行润滑,从而实现了对导轨板每面的滑槽都能得到均匀的润滑效果,通过微型减速马达和球形阀门的配合,可以控制润滑油的流量,避免过多的润滑油影响导轨板的性能。影响导轨板的性能。影响导轨板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导轨板


[0001]本技术涉及导轨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导轨板。

技术介绍

[0002]导轨板,金属材料制成的槽或脊,可承受、固定、引导移动装置或设备并减少其摩擦的一种装置。导轨板表面上的纵向槽或脊,用于导引、固定机器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申请号为CN202020821646.7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耐用型自润滑直线导轨,润滑油依次经过进液口和进液管之后,进入到润滑槽内,润滑槽内的润滑油通过设置在润滑槽底部的出液管进入到滑槽内,使滑槽内壁、导轨外壁和滚珠外壁均浸润在润滑油中,通过降低滑槽、导轨和滚珠之间摩擦力的方式,提高滑槽、导轨和滚珠的使用寿命,该装置在使用时,出液管流出的润滑油,可能对上表面的润滑效果比较好,两侧滑槽内可能会流入小部分的润滑油,这样容易出现润滑不均匀的问题,同时,一次性注入过多的润滑油,出液管没有流量管控的装置,不能确保过多的润滑油不会对滑块和导轨板的性能造成影响,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自润滑导轨板,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具备润滑均匀和润滑油流量可控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包括导轨板本体,导轨板本体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右侧壁面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置有防泄漏盖,滑块的内部设置有储油槽,储油槽的底部连接有主油道,主油道的内部设有流量调节机构。
[0005]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微型减速马达和球形阀门,微型减速马达设置在主油道的左侧,球形阀门设置在主油道的内部,微型减速马达的输出端穿过主油道与球形阀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滑块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设置在滑块的顶面,滑块的顶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防泄漏盖包括密封橡胶,防泄漏盖左侧的外壁上设有密封橡胶,防泄漏盖与注油口相适配,防泄漏盖的左侧插入注油口的内部,防泄漏盖与注油口之间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注油口包括连接油道,连接油道设置在滑块的内部,连接油道的右侧与注油口连通,连接油道的左侧与储油槽连通,连接油道为倾斜设置,连接油道从右至左高度逐渐变低。
[0009]优选的,所述主油道包括左支道和右支道,主油道的上端与储油槽连通,主油道的下端与滑块的外部连通,左支道和右支道均设置在流量调节机构的下方,左支道位于主油道的左侧,右支道位于主油道的右侧,左支道和右支道的上端均与主油道的内部连通,左支道和右支道的下端均与滑块的外部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主油道的道身处与球形阀门适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的一种自润滑导轨板,通过注油口向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这些润滑油通过主油道流向滑块的外部,这部分润滑油可对上方的滑槽进行润滑,在主油道的润滑油一部分流入左支道,一部分流入右支道,左支道的润滑油可对左侧的滑槽进行润滑,右支道的润滑油可对右侧的滑槽进行润滑,从而实现了对导轨板进行多面滑槽润滑,并且每面的滑槽都能得到均匀的润滑效果。
[0013]2.本技术的一种自润滑导轨板,通过微型减速马达,微型减速马达使球形阀门进行旋转,当球形阀门旋转至出口与主油道连通时,储油槽内的润滑油会向下流动,通过微型减速马达和球形阀门的配合,进而可以控制润滑油的流量,避免过多的润滑油影响导轨板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球形阀门闭合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球形阀门连通合示意图。
[0018]图中:1、导轨板本体;2、滑块;21、固定螺栓;3、防泄漏盖;31、密封橡胶;4、注油口;41、连接油道;5、储油槽;6、主油道;61、左支道;62、右支道;7、流量调节机构;71、微型减速马达;72、球形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包括导轨板本体1,导轨板本体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2,滑块2包括固定螺栓21,固定螺栓21设置在滑块2的顶面,滑块2的顶板通过固定螺栓21进行固定连接,滑块2的右侧壁面上设置有注油口4,注油口4上设置有防泄漏盖3,防泄漏盖3包括密封橡胶31,防泄漏盖3左侧的外壁上设有密封橡胶31,防泄漏盖3与注油口4相适配,防泄漏盖3的左侧插入注油口4的内部,防泄漏盖3与注油口4之间活动连接,防泄漏盖3对注油口4起到密封的作用,当不需要通过注油口4添加润滑油时,将防泄漏盖3塞入注油口4内,可避免发生润滑油外泄的可能,而密封橡胶31提高了防泄漏盖3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了外泄的可能,滑块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槽5,注油口4包括连接油道41,连接油道41设置在滑块2的内部,连接油道41的右侧与注油口4连通,连接油道41的左侧与储油槽5连通,连接油道41为倾斜设置,连接油道41从右至左高度逐渐变低,注油口4用于向储油槽5内添加润滑油,连接油道41倾斜的设置,便于添加的润滑油自助流入储油槽5内,储油槽5的底部连接有主油道6,主油道6包括左支道61和右支道62,主油道6的上端与储油槽5连通,主油道6的下端与滑块2的外部连通,左支道61和右支道62均设置在流量调节机构7的下方,左支道61
位于主油道6的左侧,右支道62位于主油道6的右侧,左支道61和右支道62的上端均与主油道6的内部连通,左支道61和右支道62的下端均与滑块2的外部连通,当储油槽5内的润滑油流入主油道6内,主油道6内的润滑油被分流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的润滑油直接通过主油道6流到滑块2的外部,可对上方的滑槽进行润滑,第二部分的润滑油被分流至左支道61内,经过左支道61的输送,左支道61内的润滑油可对左侧的滑槽进行润滑,最后一部分的润滑油被分流至右支道62内,同样通过右支道62的输送,右支道62内的润滑油可对右侧的滑槽进行润滑,实现了对导轨板本体1进行多面滑槽润滑,并且每面的滑槽都能得到均匀的润滑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在主油道6的左支道61和右支道62处,均设有向内延伸的管道部分,这样更方便对主油道6内的润滑油进行分流,主油道6的内部设有流量调节机构7。
[0021]请参阅图3

4,流量调节机构7包括微型减速马达71和球形阀门72,微型减速马达71设置在主油道6的左侧,球形阀门72设置在主油道6的内部,微型减速马达71的输出端穿过主油道6与球形阀门72连接,主油道6的道身处与球形阀门72适配,便于球形阀门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包括导轨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板本体(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2),滑块(2)的右侧壁面上设置有注油口(4),注油口(4)上设置有防泄漏盖(3),滑块(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槽(5),储油槽(5)的底部连接有主油道(6),主油道(6)的内部设有流量调节机构(7);所述流量调节机构(7)包括微型减速马达(71)和球形阀门(72),微型减速马达(71)设置在主油道(6)的左侧,球形阀门(72)设置在主油道(6)的内部,微型减速马达(71)的输出端穿过主油道(6)与球形阀门(7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包括固定螺栓(21),固定螺栓(21)设置在滑块(2)的顶面,滑块(2)的顶板通过固定螺栓(21)进行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导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泄漏盖(3)包括密封橡胶(31),防泄漏盖(3)左侧的外壁上设有密封橡胶(31),防泄漏盖(3)与注油口(4)相适配,防泄漏盖(3)的左侧插入注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乾祥纪宇周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山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