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29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腔体、光源、波长转换层以及物件。腔体具有开口。光源位于腔体内,且用以提供照明光束。波长转换层位于腔体内,且对应于开口设置。波长转换层用于接收至少部分照明光束并产生影像光束,且包括多个波长转换粒子。这些波长转换粒子各自包括核层、壳层以及多个疏水官能基。壳层包复核层。这些疏水官能基设置在壳层背离核层的表面上。物件设置于腔体内。波长转换层位于开口与物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其显示层的色域表现及阻水氧能力都较佳,且在可见光波段的穿透率也较高。波段的穿透率也较高。波段的穿透率也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实物展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蓬勃发展,生活应用的多元化正逐渐开启另一波眼球革命。其中,搭载透明显示层的商品展示柜或家用冰箱正是近年来显示科技结合生活应用的典型例子。现有的透明显示技术主要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采用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或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来作为透明显示层,而另一类则是采用透明光学膜并搭配投影设备来作为透明显示层。
[0003]在采用液晶显示面板的技术中,其彩色滤光层的透光度较差容易影响商品的展示品质。在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技术中,其驱动电极因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而具有较高的电阻值,造成产品应用范围被局限在小尺寸(例如2英寸至4英寸)。在采用透明光学膜的技术中,本身具有一定透光度的透明光学膜为了兼顾投影成像的显示品质,其制程技术的难度较高。此外,现行的透明显示装置的色域规格大多落在NTSC 70%至NTSC 90%之间,并无法满足当今使用者对于显示品质的要求。因此,一种兼具高色彩饱和度、高透光度和多元尺寸应用的透明显示装置仍有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显示层的色域表现及阻水氧能力都较佳,且在可见光波段的穿透率也较高。
[0005]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腔体、光源以及波长转换层。腔体具有开口。光源位于腔体内,且用以提供照明光束。波长转换层位于腔体内,且对应于开口设置。波长转换层用于接收至少部分照明光束并产生影像光束,且包括多个波长转换粒子。这些波长转换粒子各自包括核层、壳层以及多个疏水官能基。壳层包复核层。这些疏水官能基设置在壳层背离核层的表面上。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设备更包括设置于腔体内的对象。波长转换层位于开口与对象之间。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对应于开口设置的截止滤波器。波长转换层位于截止滤波器与物件之间。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截止滤波器的截止波长为470nm以下。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照明光束的波长介于200nm至450nm之间。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用于经由腔体的开口接收外部环境光束,且波长转换层对外部环境光束的穿透率大于93%。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波长转换层包括第一波长转换图案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影像光束包括来自第一波长转换图案的第一影像光束和来自第二波长
转换图案的第二影像光束,且第一影像光束的颜色不同于第二影像光束的颜色。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位于腔体内的导光板,其具有彼此连接的出光面和入光面。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一侧,且波长转换层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一侧。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导光板的出光面设有波长转换层。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导光板还具有背面。背面与出光面相对并且连接入光面,且导光板的背面设有多个光学微结构。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来自光源的照明光束直接投射至波长转换层。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各疏水官能基为聚硅烷聚合物。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波长转换层更包括基材。多个波长转换粒子分散地设置于基材内。基材的材质包括环氧硅、硅胶或压克力。
[0018]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对应腔体的开口设置的波长转换层,其波长转换粒子的壳层表面因设有多个疏水官能基,使波长转换粒子具有较高的阻水氧能力。也因此,可避免波长转换层因设置额外的保护层来阻水氧造成穿透率的下降。另一方面,波长转换层所产生的影像光束可具有较佳的色域表现,且其在可见光波段的高穿透率可有效提升腔体内物件的展示品质。
[0019]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的波长转换粒子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是图1的截止滤波器的穿透率对波长的曲线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列表
[0027]10、11、12:显示装置
[0028]100:腔体
[0029]100a:开口
[0030]110、110A:光源
[0031]120、120A:导光板
[0032]120b:背面
[0033]120e:出光面
[0034]120i:入光面
[0035]130:截止滤波器
[0036]150:透光板材
[0037]200、200A:波长转换层
[0038]201:基材
[0039]210、220、230:波长转换图案
[0040]CL:核层
[0041]Da:粒径
[0042]EB:外部环境光束
[0043]HFG:疏水官能基
[0044]IB、IB1、IB2:影像光束
[0045]ILB:照明光束
[0046]LG:配体
[0047]MS:光学微结构
[0048]OBJ:物件
[0049]SL:壳层
[0050]SLs:表面
[0051]SP:容置空间
[0052]USR:观赏者
[0053]WCP:波长转换粒子
[0054]WCP1:第一波长转换粒子
[0055]WCP2:第二波长转换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56]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5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的波长转换粒子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的截止滤波器的穿透率对波长的曲线图。
[0058]请参照图1,显示装置10包括腔体100、光源110、导光板120、波长转换层200以及物件OBJ。腔体100具有开口100a以及连通于开口100a的容置空间SP。物件OBJ、光源110、导光板120和波长转换层200设置于腔体100的此容置空间SP内。导光板120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腔体、光源、波长转换层以及物件,其中所述腔体具有开口;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腔体内,用以提供照明光束;以及所述波长转换层位于所述腔体内,且对应于所述开口设置,所述波长转换层用于接收至少部分所述照明光束并产生影像光束,且包括多个波长转换粒子,所述多个波长转换粒子各自包括核层、壳层以及多个疏水官能基,其中所述壳层包覆所述核层;以及所述多个疏水官能基设置在所述壳层背离所述核层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物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波长转换层位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对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截止滤波器,对应于所述开口设置,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层位于所述截止滤波器与所述物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滤波器的截止波长为470n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束的波长介于200nm至450n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用于经由所述腔体的所述开口接收外部环境光束,且所述波长转换层对所述外部环境光束的穿透率大于93%。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清男刘明达简克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扬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