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14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06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包括:保温箱壳体以及吸放热装置。保温箱壳体内部以隔板分隔出两个容室,隔板开设有开口;吸放热装置包含两个鳍片组和致冷晶片,致冷晶片具有冷部和热部且被夹置于两个鳍片组之间,使冷部和热部分别接触两个鳍片组,两个鳍片组的其中一个对应开口封闭,且两个鳍片组分别裸露于两个容室内。致冷晶片以冷部和热部分别经由两个鳍片组对两个容室分别吸热和放热。借此,可达成既能同时保冷保热,又能兼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易于制造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易于制造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


[0001]本申请与保温箱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

技术介绍

[0002]关于保温箱,用于将箱内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举例而言,若保持在室温以上,即可具有保热效果,适合容置需要保持一定热度的各式食材或物体;若保持在室温以下,则可具有保冷效果,适合容置需要保持一定冷度的各式食材或物体。
[0003]然而,现有保温箱却只能在保冷和保热二者之间择一进行,无法同时保冷和保热,导致使用者若欲对A食材(或物体)以及B食材(或物体)分别进行保冷和保热时,就必须使用两个保温箱来分别进行,显见麻烦且占空间。
[0004]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验、研究后发现,即使能以致冷单元同时进行吸取热和排放热来达成同时保冷和保热的效果,然而依现有技术也只能对两个独立内箱体来进行,再以外壳包覆这两个独立内箱体。且,这两个独立内箱体还必须有至少一面是温度传导面(用以分别与致冷单元的两面抵接),其它面则须为隔热面,从而导致独立内箱体的结构趋于复杂而有不易制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借由特殊的结构设计,以既能同时保冷保热,又能兼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包括:
[0007]保温箱壳体,具有隔板且以该隔板分隔出彼此相邻的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该隔板开设有开口,该开口连通该第一容室和该第二容室;以及吸放热装置,包含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和至少一个致冷晶片,该致冷晶片具有冷部和热部且被夹置于彼此邻接的该第一鳍片组与该第二鳍片组之间,该冷部和该热部分别接触该第一鳍片组和该第二鳍片组,该第一鳍片组和该第二鳍片组的至少其中一个对应该开口封闭,该第一鳍片组和该第二鳍片组分别裸露于该第一容室和该第二容室内;其中,该致冷晶片以该冷部经由该第一鳍片组对该第一容室吸热,同时并以该热部经由该第二鳍片组对该第二容室放热。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吸放热装置还包含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设置于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第一鳍片组和第一风扇皆位于第一容室内,第二鳍片组和第二风扇皆位于第二容室内。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鳍片组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一设置部,第二鳍片组具有第二接触面和第二设置部,冷部和热部分别接触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设置于第一设置部和第二设置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鳍片组具有第一接触面并以第一接触面对应开口封闭,第二鳍片组具有第二接触面并以第二接触面对应第一接触面设置,冷部和热部分别接触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吸放热装置还包含具有两个表面的隔温片,隔温片设置于第一鳍片组且隔绝于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致冷晶片贯穿隔温片的两个表面且分别以冷部和热部接触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保温箱壳体还具有电池容室,电池设置于电池容室内并对吸放热装置供电。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太阳能光电板,太阳能光电板设置于保温箱壳体外并对吸放热装置、对电池或对吸放热装置及电池供电。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温度感测器和至少一个温度显示器,各温度感测器分别对应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设置而分别感测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内的温度,温度显示器设置于保温箱壳体并显示各温度感测器所感测到的温度。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保温箱壳体包含壳本体和外盖,壳本体具有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分别具有第一容室开口和第二容室开口,外盖同时对应第一容室开口和第二容室开口盖合。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保温箱壳体还包含第一内盖和第二内盖,第一内盖和第二内盖分别对应第一容室开口和第二容室开口盖合且位于壳本体与外盖之间。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保温箱壳体包含壳本体、第一内盖和第二内盖,壳本体具有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分别具有第一容室开口和第二容室开口,第一内盖和第二内盖分别对应第一容室开口和第二容室开口盖合。
[0018]相较于先前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功效:既能同时进行保冷与保热,还能兼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保温箱于打开内盖和外盖后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保温箱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保温箱中的吸放热装置与隔板于组合前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保温箱于内盖和外盖皆盖合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保温箱壳体;
[0025]11:壳本体;
[0026]111:第一容室;
[0027]1111:第一容室开口;
[0028]112:第二容室;
[0029]1121:第二容室开口;
[0030]113:电池容室;
[0031]114:隔板;
[0032]1141:开口;
[0033]12:外盖;
[0034]13:第一内盖;
[0035]14:第二内盖;
[0036]3:吸放热装置;
[0037]31:第一鳍片组;
[0038]311:第一接触面;
[0039]312:第一设置部;
[0040]32:第二鳍片组;
[0041]321:第二接触面;
[0042]322:第二设置部;
[0043]33:第一风扇;
[0044]34:第二风扇;
[0045]35:致冷晶片;
[0046]351:冷部;
[0047]352:热部;
[0048]36:隔温片;
[0049]361,362:表面;
[0050]4:电池;
[0051]5:太阳能光电板;
[0052]6:温度感测器;
[0053]7:温度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4]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和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0055]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以下简称保温箱),包括:保温箱壳体1以及吸放热装置3,较佳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池4、太阳能光电板5以及见于图4的两个温度感测器6和至少一个温度显示器7。
[0056]保温箱壳体1可为温度隔绝材质制成的壳体,也可在壳体内壁面设置温度隔绝层,本申请对此并未限定。保温箱壳体1包含壳本体11以及盖体(未标示组件符号),盖体可为外盖12,外盖12可转动地连接于壳本体11而能相对于壳本体11掀开和盖合。
[0057]壳本体11具有隔板114,壳本体11的内部借由隔板114分隔出彼此相邻的第一容室11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壳体,具有隔板且以所述隔板分隔出彼此相邻的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所述隔板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容室和所述第二容室;以及吸放热装置,包含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和至少一个致冷晶片,所述致冷晶片具有冷部和热部且被夹置于彼此邻接的所述第一鳍片组与所述第二鳍片组之间,所述冷部和所述热部分别接触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的至少其中一个对应所述开口封闭,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分别裸露于所述第一容室和所述第二容室内;其中,所述致冷晶片以所述冷部经由所述第一鳍片组对所述第一容室吸热,同时并以所述热部经由所述第二鳍片组对所述第二容室放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吸放热装置还包含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和所述第一风扇皆位于所述第一容室内,所述第二鳍片组和所述第二风扇皆位于所述第二容室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鳍片组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一设置部,所述第二鳍片组具有第二接触面和第二设置部,所述冷部和所述热部分别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部和所述第二设置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鳍片组具有第一接触面并以所述第一接触面对应所述开口封闭,所述第二鳍片组具有第二接触面并以所述第二接触面对应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所述冷部和所述热部分别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同时保冷与保热的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吸放热装置还包含具有两个表面的隔温片,所述隔温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陳俊豪李慶隆許逸香林光輝簡連達
申请(专利权)人:泓创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