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装置及其后轮架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29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3
本申请关于一种三轮车装置及其后轮架结构,此后轮架结构包括主框架、第一摆动杆、固定横杆、两个第二摆动杆及两个第三摆动杆,第一摆动杆的中间处以第一枢接部枢接于主框架;两个第二摆动杆竖立在第一摆动杆的两端,两个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以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摆动杆的两端;固定横杆固接于主框架且横放在第一摆动杆的一侧;两个第三摆动杆的一端具有分别可滑动式套设于固定横杆两端的两个活动套筒、另一端具有对称配置的两个车轮连接部及中间处分别以第三枢接部枢接于各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的另一端。的另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轮车装置及其后轮架结构


[0001]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车架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三轮车装置及其后轮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较于汽车,三轮车有着近似于机车的灵活优势与较小体积,油耗经济表现也相对节能许多;相较于机车,无论是前两个后一或前一后两个的三轮车款,则有着较佳的稳定性。因此,综合四轮汽车与两轮机车的优点,使三轮车成为了近年来于国际间迅速崛起的新型态交通工具。
[0003]然而,一般三轮车过弯并不能保证两个后轮时时刻刻都贴紧地面,若其中一个后轮悬空时,则三轮车的稳定性就不复存在,进而容易发生侧翻事故等情形。是以,如何设计出行驶过程一直保持前轮与两个后轮着地的车架结构,系三轮车制造业者的研发重点。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申请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轮车装置及其后轮架结构,其利用两个第三摆动杆可顺畅地相对主框架作三维方向摆动,以达到三轮车装置及后轮架结构具有优良地平衡感及稳定性。
[0006]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后轮架结构,包括:主框架;第一摆动杆,其中间处以第一枢接部枢接于主框架;两个第二摆动杆,竖立在第一摆动杆的两端,两个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以两个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摆动杆的两端;固定横杆,固接于主框架且横放在第一摆动杆的一侧;以及两个第三摆动杆,其一端具有分别可滑动式套设于固定横杆两端的两个活动套筒、另一端具有对称配置的两个车轮连接部及中间处分别以两个第三枢接部枢接于两个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
[0007]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轮车装置,包括:后轮架结构,包括主框架;第一摆动杆,其中间处以第一枢接部枢接于主框架;两个第二摆动杆,竖立在第一摆动杆的两端,两个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以两个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摆动杆的两端;固定横杆,固接于主框架且横放在第一摆动杆的一侧;以及两个第三摆动杆,其一端具有分别可滑动式套设于固定横杆两端的两个活动套筒、另一端具有对称配置的两个车轮连接部及中间处分别以两个第三枢接部枢接于两个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前轮架,固接在主框架的前侧;以及两个后车轮,安装于两个车轮连接部。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枢接部包含自第一摆动杆中间处延伸的中空管及固接于主框架且穿设枢接于中空管的第一枢接杆。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枢接部包含自第一摆动杆两端其中一者开设的第一枢接孔、自第二摆动杆底端开设的第二枢接孔及穿设锁固于各第一枢接孔且穿设枢接于各第二枢接孔的第二枢接杆。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三枢接部还包含自每个第二摆动杆的顶端开设的第三枢接孔、自每个第三摆动杆开设且配置在各活动套筒与各车轮连接部之间的第四枢接孔及穿设枢接于各第三枢接孔且穿设锁固于各第四枢接孔的第三枢接杆。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枢接孔与每个第三枢接孔分别为球形孔,每个第二枢接杆与每个第三枢接杆具有容置且枢接于各球形孔的球形接头。
[00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三轮车装置,包括:后轮架结构,包括:主框架;第一摆动杆,其中间处以第一枢接部枢接于主框架;两个第二摆动杆,竖立在第一摆动杆的两端,两个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以两个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摆动杆的两端;固定横杆,固接于主框架且横放在第一摆动杆的一侧;以及两个第三摆动杆,其一端具有分别可滑动式套设于固定横杆两端的两个活动套筒、另一端具有对称配置的两个车轮连接部及中间处分别以两个第三枢接部枢接于两个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前轮架,固接在主框架的前侧;以及两个后车轮,安装于两个车轮连接部。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坐垫承架,坐垫承架固接在前轮架的后侧且设置在主框架的上方。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两个悬吊机构,两个悬吊机构组接在坐垫承架与主框架之间,每个悬吊机构包含阻尼器及螺旋弹簧中至少一者。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坐垫承架具有四边形框,四边形框具有相对设置的前侧杆及后侧杆,两个悬吊机构一端分别枢接于前侧杆的两端。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枢接部包含自第一摆动杆中间处延伸的中空管及固接于主框架且穿设枢接于中空管的第一枢接杆。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枢接部包含自第一摆动杆两端其中一者开设的第一枢接孔、自第二摆动杆底端开设的第二枢接孔及穿设锁固于各第一枢接孔且穿设枢接于各第二枢接孔的第二枢接杆。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三枢接部还包含自每个第二摆动杆的顶端开设的第三枢接孔、自每个第三摆动杆开设且配置在各活动套筒与各车轮连接部之间的第四枢接孔及穿设枢接于各第三枢接孔且穿设锁固于各第四枢接孔的第三枢接杆。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枢接孔与每个第三枢接孔分别为球形孔,每个第二枢接杆与每个第三枢接杆具有容置且枢接于各球形孔的球形接头。
[0020]基于上述,因后轮架结构各组件的枢接关系,使得两个第三摆动杆可顺畅地相对主框架作三维方向摆动,进而带动安装于各车轮连接部的各后车轮也可顺畅地相对主框架作三维方向摆动,使前车轮与两个后车轮在行驶或停车时无论如何倾斜,两个后车轮皆能够通过后轮架结构而时时刻刻稳固地贴紧地面,以避免三轮车装置发生侧翻事故等情形,进而提高三轮车装置及后轮架结构的平衡感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三轮车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另一立体组合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0028]图8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使用状态后视图。
[0029]图9为本申请后轮架结构的另一使用状态后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三轮车装置;
[0032]1:后轮架结构;
[0033]11:主框架;
[0034]111:方形框;
[0035]112:后端杆;
[0036]12:第一摆动杆;
[0037]120:第一枢接部;
[0038]121:中空管;
[0039]122:第一枢接孔;
[0040]131:固定横杆;
[0041]14:第二摆动杆;
[0042]140:第二枢接部;
[0043]141:第二枢接孔;
[0044]142:第三枢接孔;
[0045]15:第三摆动杆;
[0046]150:第三枢接部;
[0047]151:车轮连接部;
[0048]152:第四枢接孔;
[00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第一摆动杆,其中间处以第一枢接部枢接于所述主框架;两个第二摆动杆,竖立在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以两个第二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两端;固定横杆,固接于所述主框架且横放在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一侧;以及两个第三摆动杆,其一端具有分别可滑动式套设于所述固定横杆两端的两个活动套筒、另一端具有对称配置的两个车轮连接部及中间处分别以两个第三枢接部枢接于所述两个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包含自所述第一摆动杆中间处延伸的中空管及固接于所述主框架且穿设枢接于所述中空管的第一枢接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枢接部包含自所述第一摆动杆两端其中一者开设的第一枢接孔、自所述第二摆动杆底端开设的第二枢接孔及穿设锁固于各所述第一枢接孔且穿设枢接于各所述第二枢接孔的第二枢接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枢接部还包含自每个所述第二摆动杆的顶端开设的第三枢接孔、自每个所述第三摆动杆开设且配置在各所述活动套筒与各所述车轮连接部之间的第四枢接孔及穿设枢接于各所述第三枢接孔且穿设锁固于各所述第四枢接孔的第三枢接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枢接孔与每个所述第三枢接孔分别为球形孔,每个第二枢接杆与每个所述第三枢接杆具有容置且枢接于各所述球形孔的球形接头。6.一种三轮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架结构,包括:主框架;第一摆动杆,其中间处以第一枢接部枢接于所述主框架;两个第二摆动杆,竖立在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以两个第二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两端;固定横杆,固接于所述主框架且横放在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一侧;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韦恺李庆隆林光辉许逸香
申请(专利权)人:泓创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