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及叠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39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用于压紧叠片台上的隔膜或极片,该压刀机构包括安装基台,所述安装基台导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叠片台的一侧;顶板,可被驱使的竖直移动在所述安装基台上;压刀单元,包括可水平驱动的保持在所述顶板上的基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压刀,因所述基板的移动而使所述压刀探入至层叠的所述隔膜或极片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顶板竖直移动在安装基台上,能够实现压刀单元的高度调整,而基板水平移动在顶板上,则能够使压刀更深的探入隔膜或极片内,压刀压紧隔膜或极片,并在压刀的压紧作用下来平整隔膜或极片的边缘部分,改善隔膜或极片的表面质量,减少隔膜或极片的褶皱。减少隔膜或极片的褶皱。减少隔膜或极片的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及叠片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叠片电池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叠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高速叠片方形锂电池受到了各大锂电制造厂家的青睐,与传统的卷绕工艺相比,叠片工艺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首先叠片式机组更加贴合方形电池的矩形壳体,能够充分利用四角的空间,而卷绕式极组受限于卷绕工艺,在壳体的四角存在空间浪费的现象。
[0003]由于卷绕式机组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扭曲,两侧圆弧卷绕出断裂造成内部短路。在产品性能方面叠片式极组有着更好的结构适应性,电池变形和膨胀几率大幅度下降。同时因为结构简单,电池的安全性更高,可以说叠片电池是对电池生产工艺的革命性升级,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产品性能。
[0004]因叠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与成组装配等方面优势,产能占比不断提高,但叠片电池较大宽度的隔膜,叠片压刀向左右拉动,压刀尖端对隔膜造成的局部变形或“波纹状”褶皱蔓延。
[0005]并且,热压后使部分“褶皱”无法恢复,对离子导通造成影响,易产生析锂风险。对电芯寿命与安全造成影响,极组内隔膜褶皱无法进行无损检测,无法对风险电芯进行有效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以改善隔膜或极片的表面质量,减少隔膜或极片的褶皱。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用于压紧叠片台上的隔膜或极片,该压刀机构包括:安装基台,所述安装基台导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叠片台的一侧;顶板,可被驱使的竖直移动在所述安装基台上;压刀单元,包括可水平驱动的保持在所述顶板上的基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压刀,因所述基板的移动而使所述压刀探入至层叠的所述隔膜或极片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与第一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基板与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采用直线动力输出装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采用气缸。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垂直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刀具有与所述基板相连的固定段,以及沿所述固定段延伸且悬空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用于探入层叠的所述隔膜或极片内以压紧所述隔膜或极片。
[0014]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段沿所述基板的移动方向设置。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6]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顶板竖直移动在安装基台上,能够实现压刀单元的高度调整,而基板水平移动在顶板上,则能够使压刀更深的探入隔膜或极片内,压刀压紧隔膜或极片,并在压刀的压紧作用下来平整隔膜或极片的边缘部分,改善隔膜或极片的表面质量,减少隔膜或极片的褶皱,提高对隔膜或极片的压紧效果。
[0017]另外,压刀具有固定段和延长段,固定段用来与基板连接固定,延长段的长度可以适应性调整,并在基板移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探入隔膜或极片内,以避免压刀前端对隔膜或极片局部造成的较大压强,改善隔膜或极片出现褶皱的情况。
[001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片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两个所述压刀机构,两个所述压刀机构并排设置;叠片台,安装于两个所述压刀机构之间。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压刀机构沿所述叠片台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单元采用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因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以构成所述压刀机构的移动。
[0021]本技术所述的叠片设备,通过采用两个并排的如上所述的压刀机构,可提高叠片的品质和效率,并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压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安装基台;10、顶板;100、第一动力装置;11、基板;110、第二动力装置;12、压刀;120、固定段;1200、安装孔;121、延长段;122、平齐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
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2]实施例一
[003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用于压紧叠片台上的隔膜或极片。整体结构上,该压刀机构包括安装基台1,其中,安装基台1导向移动的设置在叠片台的一侧;顶板10可被驱使的竖直移动在安装基台1上;压刀单元包括可水平驱动的保持在顶板10上的基板11,以及固定在基板11上的压刀12,因基板11的移动而使压刀12探入至层叠的隔膜或极片内。
[0034]如上结构,顶板10竖直移动在安装基台1上,能够实现压刀单元的高度调整,而基板11水平移动在顶板10上,则能够使压刀12更深的探入隔膜或极片内,压刀12压紧隔膜或极片,并在压刀12的压紧作用下来平整隔膜或极片的边缘部分,改善隔膜或极片的表面质量,减少隔膜或极片的褶皱,提高对隔膜或极片的压紧效果。
[0035]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本实施例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基台1作为顶板10和基板11的安装基础,在安装基台1与顶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100。具体的,第一动力装置100竖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用于压紧叠片台上的隔膜或极片,其特征在于该压刀机构包括:安装基台(1),所述安装基台(1)导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叠片台的一侧;顶板(10),可被驱使的竖直移动在所述安装基台(1)上;压刀单元,包括可水平驱动的保持在所述顶板(10)上的基板(11),以及固定在所述基板(11)上的压刀(12),因所述基板(11)的移动而使所述压刀(12)探入至层叠的所述隔膜或极片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与第一动力装置(10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基板(11)与第二动力装置(11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00)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110)采用直线动力输出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00)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110)采用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叠片用压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