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冷却系统、车辆及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08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冷却系统、车辆及储能装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包括液冷板,以及形成在液冷板中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连接在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N个分流道单元;各分流道单元分别对应电芯模组中的不同区域,且各分流道单元还分别通过子出液管与出液口相连,并于各子出液管上均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一阀体。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能够在主冷却回路的基础上,形成多个互不冲突的子冷却回路,并能够分别控制各子冷却回路内工作液的流速,进而实现液冷板不同区域温度调节,间接实现对电池包局部电芯的温度控制,提升整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电池包的冷却系统的车辆,以及一种设有该电池包的冷却系统的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池包是新能源车(纯电动车辆、混动车辆等)及储能装置的主要动力载体,其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其中,电池包中配置的电池系统热管理,不仅关乎电池包性能好坏,还是影响新能源车(纯电动车辆、混动车辆等)及储能装置安全的关键。

2、通过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池包内电芯温度的控制,使各电芯处在合理的工作温度环境中,以提升各电芯品控,延长电芯服役期。目前,液冷板作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要执行部件,用于对电芯进行冷却降温和加热升温,进而将电池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环境。

3、液冷板通常由上下板构成,上板大都为平板,用于承载及放置电芯、电气件等零部件,同时,下板通常是开设流道的平板,上下板形成的流道腔为工作液流经路径,流道腔的设置目的主要是实现冷却和加热电芯。

4、但是,现有的液冷板大都仅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液冷板仅一个闭合回路,当局部电芯或模组温度急剧变化后,单回路的液冷板不能快速有效的实现对局部温度的把控,局部电芯在异常温度下工作会严重影响电化学性能,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的冷却系统,以可实现对液冷板不同区域的温度调节。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包括液冷板,以及形成在所述液冷板中的冷却流道;

4、所述冷却流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的n个分流道单元;

5、各所述分流道单元分别对应电芯模组中的不同区域,且各所述分流道单元还分别通过子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相连,并于各所述子出液管上均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一阀体。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采用单向阀。

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与所述进液口相连的进液管,以及与所述出液口相连的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上串联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第二阀体,和/或,各所述子出液管通过管件接头与所述出液管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上设有多个温度检测单元,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各所述分流道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与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相连的控制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阀体、各所述第一阀体均相连;所述控制组件能够响应于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温度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阀体或各所述第一阀体的启闭。

10、进一步的,所述n个所述分流道单元成m行设置,m≤n,当同一行的所述分流道单元多于一个时,同一行的各所述分流单元的子出液管并联成一路。

11、进一步的,所述管件接头采用m+1通接头,或所述管件接头采用由所述控制组件控制的m+1通阀体。

12、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分流道单元并联、混联或依次串联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4、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通过设置多个分流道单元,以及在各分流道单元设置与出液口相连的子出液管,能够在进液口—各分流道单元——出液口的主冷却回路的基础上,形成多个互不冲突的进液口—各分流道单元—子出液管的子冷却回路,并结合各第一阀体的使用,能够控制各子冷却回路内工作液的流量,进而实现液冷板不同区域温度调节,间接实现对电池包局部电芯的温度控制,以解决电池包内局部电芯高温的问题,提升整包安全性。

15、此外,多个分流道单元依次串联在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或者多个分流道单元并联在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结构布置合理,利于实现液冷板不同区域的温度调节。第二阀体的设置,利于调节输入冷却流道的工作液的流速,也能够与各第一阀体配合,进而利于实现各分流道单元内的工作液流量及流速的调节。多个温度检测单元与各分流道单元一一对应设置,能够检测各分流道单元处的温度,利于后续各分流道单元处温度的调节。控制组件的设置利于实现各分流道单元处温度的调节的自动化及智能化设计。

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

17、同时,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中也设有如上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

18、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储能装置和上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相较于传统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灵童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