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572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井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包括在路体上凿除旧井盖,同时形成位于井体上方的施工槽,井体的井口形成在施工槽的底部,在井口上放置调节环,在调节环上放置限位环,限位环将施工槽分割为安装区和填充区,往填充区填充实体沥青,并将填充区中的实体沥青夯实,而后将限位环从安装区中撤出,防沉降井盖安装在安装区中,再采用压路机振压填充体以及防沉降井盖,这样,更换的防沉降井盖的下部与沥青混凝土结合部位抗挤压强度大为增强,减小了挤压变形,使得沥青路面更加平顺,同时预制好的水泥块圈的调节环,大大减短了养护时间,即可通行,提高了效率且保障了通行安全,降低噪音,提高行车舒适度。舒适度。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盖的
,具体而言,涉及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得以快速推进,其中城市基础的建设就尤为重要。我国城市道路下埋设有管道系统,电力系统或通讯系统,为了方便管理人员下去检修,在城市的道路上设有检查井,为了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利用可开启的井盖封口检查井。
[0003]在路体上的旧井盖可能由于井框壁薄,铰链外置,当车快速通过的时候,不仅对窨井有垂直向下的压力,还有横向的冲击力,在不断的冲击力作用下,井框位置移动,造成周围沥青层龟裂,并且井盖框接触面不平整,井盖框没有镶嵌胶条或胶条镶嵌不当引起脱落,导致过车时井盖框响声,同时交通荷载,井框与窨井座连接不够稳固,结合部位的混凝土砂浆破损流失等原因都需要更换井盖。
[0004]现有技术中,在沥青路面井盖往往都会由于井框壁薄,铰链外置,接触面不平整,井盖框没有镶嵌胶条等原因导致井盖存在破损、沉降、龟裂、通车时跳车等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传统更换井盖的施工方法,调平井座需要现浇混凝土,有两天半的养护周期才能正常通行,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旧井盖更换的施工方法,效率低下且更换的井盖使行车不舒适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7]1)、在路体上凿除旧井盖,将所述旧井盖撤离井体的上方,所述路体中形成位于井体上方的施工槽,所述施工槽的底部与井体连通,所述井体的井口形成在施工槽的底部;
[0008]2)、在所述井口上放置调节环,所述调节环沿着井口的周向环绕布置;在所述调节环上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沿着调节环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调节环以及限位环将施工槽分割为与井口连通的安装区以及环绕在安装区外周的填充区;
[0009]3)、往整个所述填充区中填充实体沥青,并将填充区中的实体沥青夯实,填充在填充区中的实体沥青形成填充体;将所述限位环从安装区中撤出,所述填充体环绕在安装区的外周;
[0010]4)、将防沉降井盖安装在安装区中;所述防沉降井盖包括呈环形布置的井框以及盖板,所述井框包围形成有中空腔,所述盖板封盖在中空腔中;所述井框的外周朝外延伸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沿着井框的外周环绕布置;
[0011]将所述井框插设在安装区中,所述上压板自上而下抵压在填充体上,采用压路机自上而下振压填充体以及防沉降井盖,直至填充体以及防沉降井盖与地面平齐,且将所述
上压板与填充体结合为一体。
[0012]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调节环的顶部低于地面,所述限位环的顶部高于地面。
[0013]可选的,所述限位环的下部插入在调节环的包围区域内,且抵接在限位环的内环侧壁上,所述限位环的上部朝上延伸布置;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朝内倾斜布置。
[0014]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填充区的侧壁以及调节环的外表面淋洒乳化沥青后,再往所述填充区内填充实体沥青。
[0015]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3)中,自下而上依序往所述填充区中分层填充实体沥青,每填充一层实体沥青后,利用强夯机反复夯实实体沥青,直至填充体的顶部高于地面。
[0016]可选的,所述盖板的外周与中空腔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盖板的外周与中空腔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铰链,所述盖板以铰链为摆动中心上下摆动;
[0017]当所述盖板自下而上摆动后,所述盖板脱离中空腔,将中空腔打开;当所述盖板自上而下摆动后,所述盖板置于中空腔中,封闭中空腔。
[0018]可选的,所述中空腔的中部形成有朝上布置的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沿着中空腔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盖板中具有呈环绕布置的环槽,所述环槽贯穿盖板的底部,在盖板的底部形成底部开口;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环槽的宽度逐渐缩小;
[0019]所述环槽中嵌入有胶圈,所述胶圈沿着环槽的周向环绕;所述胶圈的顶部嵌入在环槽中,且与环槽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胶圈的底部延伸环槽的底部开口,显露在环槽的外部;当所述盖板置于中空腔中后,所述胶圈的底部抵接在环形台阶面上。
[0020]可选的,所述井框的下部具有呈纵向布置的插入环,所述环形台阶面形成在插入环的上方,且偏离插入环朝外偏置;
[0021]所述施工步骤4)中,当所述井框插设在安装区中后,所述插入环插入在调节环中,且抵接在调节环的内侧壁;
[0022]所述上压板的外周朝下凸出,形成下插环109,所述下插环109沿着上压板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上压板的顶部朝下凹陷,形成环形布置的微沉槽;
[0023]所述施工步骤4)中,当压路机自上而下振压填充体以及防沉降井盖后,所述下插环109自上而下嵌入在填充体中,将所述上压板与填充体结合为一体。
[0024]可选的,所述上压板的内部具有水平布置且扁状的变形腔,所述变形腔沿着上压板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变形腔内填充有内弹性层,所述内弹性层抵接着变形腔的内侧壁;所述上压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缓冲孔,所述缓冲孔连通至变形腔内部,且贯穿上压板的底部;
[0025]所述上压板的底部覆盖有外弹性层,所述外弹性层呈水平扁状布置;所述内弹性层穿过缓冲孔,与外弹性层结合为一体结构,所述内弹性层的弹性系数大于外弹性层的弹性系数;
[0026]所述施工步骤4)中,所述外弹性层自上而下抵接在填充体上,当所述上压板上承受自上而下的压力后,所述内弹性层以及外弹性层分别弹性压缩,缓冲所述上压板的压力,所述外弹性层的压缩变形程度大于内弹性层的压缩变形程度。
[0027]可选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呈纵向布置且具有弹性变形的弹性片,多个所述弹性片环绕盖板的中心间隔布置;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形成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
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形成空置布置的活动端;
[0028]所述活动端偏离固定端,朝向盖板的中心延伸布置,沿着固定端至活动端的延伸方向,所述弹性片呈弯曲布置,所述弹性片的中部背离盖板的中心外弯曲凸出,形成弯曲凸出段;所述盖板的外周朝外凸出有多个限位凸块,多个所述限位凸块沿着盖板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中空腔的内侧壁朝外凸出有抵压块;
[0029]当所述盖板置于中空腔后,所述限位凸块抵接在中空腔的内侧壁上,所述抵压块抵压在弯曲凸出段的外侧,驱动所述弯曲凸出段朝内增加弯曲度,所述活动端朝内摆动,所述弹性片反向施加弹性力抵压在抵压块上。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通过限位环将施工槽分割为与井口连通的安装区和填充区,再夯实填充区中的实体沥青,这样,安装区四周形成了严实的沥青层;同时在防沉降井盖上设有的上压板自上而下抵压在填充体上,并且通过压路机自上而下振压填充体以及防沉降井盖,使得防沉降井盖下部与沥青混凝土结合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在路体上凿除旧井盖,将所述旧井盖撤离井体的上方,所述路体中形成位于井体上方的施工槽,所述施工槽的底部与井体连通,所述井体的井口形成在施工槽的底部;2)、在所述井口上放置调节环,所述调节环沿着井口的周向环绕布置;在所述调节环上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沿着调节环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调节环以及限位环将施工槽分割为与井口连通的安装区以及环绕在安装区外周的填充区;3)、往整个所述填充区中填充实体沥青,并将填充区中的实体沥青夯实,填充在填充区中的实体沥青形成填充体;将所述限位环从安装区中撤出,所述填充体环绕在安装区的外周;4)、将防沉降井盖安装在安装区中;所述防沉降井盖包括呈环形布置的井框以及盖板,所述井框包围形成有中空腔,所述盖板封盖在中空腔中;所述井框的外周朝外延伸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沿着井框的外周环绕布置;将所述井框插设在安装区中,所述上压板自上而下抵压在填充体上,采用压路机自上而下振压填充体以及防沉降井盖,直至填充体以及防沉降井盖与地面平齐,且将所述上压板与填充体结合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调节环的顶部低于地面,所述限位环的顶部高于地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下部插入在调节环的包围区域内,且抵接在限位环的内环侧壁上,所述限位环的上部朝上延伸布置;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朝内倾斜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填充区的侧壁以及调节环的外表面淋洒乳化沥青后,再往所述填充区内填充实体沥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自下而上依序往所述填充区中分层填充实体沥青,每填充一层实体沥青后,利用强夯机反复夯实实体沥青,直至填充体的顶部高于地面。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外周与中空腔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盖板的外周与中空腔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铰链,所述盖板以铰链为摆动中心上下摆动;当所述盖板自下而上摆动后,所述盖板脱离中空腔,将中空腔打开;当所述盖板自上而下摆动后,所述盖板置于中空腔中,封闭中空腔。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旧井盖更换为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的中部形成有朝上布置的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沿着中空腔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盖板中具有呈环绕布置的环槽,所述环槽贯穿盖板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万春吴建军王东琦申江云戴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