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牙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98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攻牙工装,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转盘、移动限位板、直线驱动机构、螺牙加工轴、攻牙驱动电机、升降驱动机构、内孔检测杆、警报系统。旋转驱动机构与转盘驱动连接。转盘开设有多个容置槽。转盘的外围套接有弧面限位板。移动限位板具有弧形面。螺牙加工轴位于转盘的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攻牙驱动电机与螺牙加工轴驱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驱使螺牙加工轴靠近被弧形面夹紧的小轴。内孔检测杆设于螺牙加工轴的水平侧并与螺牙加工轴同步联动升降,内孔检测杆用于检测小轴是否已经开设有内孔,警报系统与内孔检测杆信号连接。其能够防止螺牙加工轴抵接未加工出内孔的小轴,从而保护螺牙加工轴。护螺牙加工轴。护螺牙加工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攻牙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纹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攻牙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工具例如冲击钻、电批、小电钻、割草机等都需要用小轴作为主要传动零件,而小轴在攻牙之前如图1所示,其一端具有内孔,需要在内孔加工出内螺牙。
[0003]然而,基于生产都是批量化作业,使得有部分小轴可能还没加工出内孔,如果直接被攻牙工装的螺牙加工轴强制攻打,容易损耗螺牙加工轴甚至会导致螺牙加工轴崩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攻牙工装,其能够防止螺牙加工轴抵接未加工出内孔的小轴,从而保护螺牙加工轴。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攻牙工装,用于电动设备小轴内孔,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转盘、移动限位板、直线驱动机构、螺牙加工轴、攻牙驱动电机、升降驱动机构、内孔检测杆、警报系统;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转盘驱动连接;所述转盘开设有多个容置槽,多个所述容置槽环绕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地分布,所述容置槽自所述转盘的边缘处起沿所述转盘的径向由外向内地凹陷而形成;所述转盘的外围套接有弧面限位板,所述弧面限位板用于将小轴限制在对应的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移动限位板具有弧形面,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能够驱使所述移动限位板靠近所述容置槽,以使所述弧形面位于所述弧面限位板的正上方,并与所述弧面限位板共同限制容置槽内的小轴;所述螺牙加工轴位于所述转盘的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所述攻牙驱动电机与所述螺牙加工轴驱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驱使所述螺牙加工轴靠近被所述弧形面夹紧的小轴;所述内孔检测杆设于所述螺牙加工轴的水平侧并与所述螺牙加工轴同步联动升降,所述内孔检测杆与所述螺牙加工轴平行且间隔地设置,所述内孔检测杆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置槽的正上方,所述内孔检测杆用于检测小轴是否已经开设有内孔,所述警报系统与所述内孔检测杆信号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攻牙工装还包括倾斜下料导向板,所述倾斜下料导向板衔接于所述弧面限位板的末端的正下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攻牙工装还包括导轨、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移动限位板与所述滑块可拆卸地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导向限位侧板,所述滑块位于两块所述导向限位侧板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设有水平嵌置槽,所述移动限位板嵌合在所述水平嵌置槽内,并通过螺丝与所述滑块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顶部向下凹陷而形成T型槽,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嵌合在所述T型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伸缩气缸。
[001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通过在转盘开设多个容置槽并加设弧面限位板对转盘进行包裹,从而使得转盘能够同时容置多个小轴,以使得小轴在加工之前能够被内孔检测杆提前检测是否已经具备内孔,以避免螺牙加工轴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小轴(即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动设备小轴内孔的攻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图2的另一视角图;
[0021]图6为图5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7为图5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上料工装;11、振动盘;111、限高凸出杆;112、螺旋轨道;113、出口;12、引导结构;121、溜槽;122、到位检测机构;123、上方段;1231、第一导杆;1232、第一连接块;12321、腰型孔;1233、第二连接块;1234、螺栓组件;124、下方段;2、攻牙工装;21、转盘;211、容置槽;22、移动限位板;221、弧形面;23、直线驱动机构;24、螺牙加工轴;25、攻牙驱动电机;26、升降驱动机构;27、内孔检测杆;28、弧面限位板;3、倾斜下料导向板;4、导轨;5、滑块;51、水平嵌置槽;52、T型槽;6、导向限位侧板;7、T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代表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图2

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电动设备小轴内孔的攻牙设备,其包括上料工装1和攻牙工装2。
[0028]上料工装1包括振动盘11和具有溜槽121的引导结构12。振动盘11的顶部设有限高凸出杆111,限高凸出杆111位于振动盘11的螺旋轨道112的正上方,限高凸出杆111与螺旋轨道112之间的缝隙只能允许一个小轴进入振动盘11的出口113(出口113即螺旋轨道112末
端);溜槽121的上端口与出口113衔接,溜槽121倾斜地向下延伸。如此,当小轴的小端嵌入溜槽121时,小轴的大端位于溜槽121的上方并受引导结构12承托,并受后方的小轴的逐步顶推而顺着溜槽121往下滑动。也即是说,通过振动盘11将小轴尽可能地分散地往上输送,再通过限高凸出杆111对重叠的小轴进行拦截,从而使得每次仅有一根小轴沿出口113进入溜槽121,因而无需人工上料,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度。
[0029]攻牙工装2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转盘21、移动限位板22、直线驱动机构23、螺牙加工轴24、攻牙驱动电机25、升降驱动机构26、内孔检测杆27、警报系统。旋转驱动机构与转盘21驱动连接。转盘21开设有多个容置槽211,多个容置槽211环绕转盘21的周向间隔地分布,容置槽211自转盘21的边缘处起沿转盘21的径向由外向内地凹陷而形成;当小轴容置于容置槽211时,其小端位于容置槽211内,其轴肩被转盘21承托以使其大端位于转盘21上方。转盘21的外围套接有弧面限位板28,弧面限位板28用于将小轴限制在对应的容置槽211内,以使得转盘21上受弧面限位板28包裹的这部分容置槽211均能够同时容置小轴。移动限位板22具有弧形面221,直线驱动机构23能够驱使移动限位板22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攻牙工装(2),用于电动设备小轴内孔,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转盘(21)、移动限位板(22)、直线驱动机构(23)、螺牙加工轴(24)、攻牙驱动电机(25)、升降驱动机构(26)、内孔检测杆(27)、警报系统;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转盘(21)驱动连接;所述转盘(21)开设有多个容置槽(211),多个所述容置槽(211)环绕所述转盘(21)的周向间隔地分布,所述容置槽(211)自所述转盘(21)的边缘处起沿所述转盘(21)的径向由外向内地凹陷而形成;所述转盘(21)的外围套接有弧面限位板(28),所述弧面限位板(28)用于将小轴限制在对应的所述容置槽(211)内;所述移动限位板(22)具有弧形面(221),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3)能够驱使所述移动限位板(22)靠近所述容置槽(211),以使所述弧形面(221)位于所述弧面限位板(28)的正上方,并与所述弧面限位板(28)共同限制容置槽(211)内的小轴;所述螺牙加工轴(24)位于所述转盘(21)的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所述攻牙驱动电机(25)与所述螺牙加工轴(24)驱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6)能够驱使所述螺牙加工轴(24)靠近被所述弧形面(221)夹紧的小轴;所述内孔检测杆(27)设于所述螺牙加工轴(24)的水平侧并与所述螺牙加工轴(24)同步联动升降,所述内孔检测杆(27)与所述螺牙加工轴(24)平行且间隔地设置,所述内孔检测杆(27)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泰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