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87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包括机壳和机台,机壳分为送料区和激光切割区,送料区和激光切割区之间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按压机构,送料区包括送料辊,第一按压机构与送料辊之间设置有抵压张紧机构,激光切割区上方设置有激光切割机构,机壳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机壳一端的两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按压机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输料带,第一按压机构对应出料口一侧设置有集尘槽,集尘槽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移料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重压制,提高切割的准确率和降低生产线的废品率;双重保障,提高送料的稳定性;集尘槽收集粉尘方便集中清理;全程无需人力操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滤光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滤光片是液晶显示器(LCD)由灰阶变为彩色的关键零组件,借由LCD内部的背光模组提供光源,再搭配驱动IC与液晶控制形成灰阶显示,将光源穿过彩色滤光片的光阻彩色层形成彩色显示画面。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用于滤光片切割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滤光片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将大尺寸的滤光片切割加工成小尺寸的滤光片,因此在进行滤光片切割加工时需要用到夹持限位装置,通过夹持限位装置能够降低滤光片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0004]然而现有的切割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的夹持限位装置对滤光片的固定效果较差,降低了滤光片在切割加工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滤光片的切割精度;
[0006]2.现有的夹持限位装置在进行滤光片固定时,不便于起到一定的夹持缓冲作用,从而容易因夹持力度过大造成滤光片出现损坏;
[0007]3.切割产生的粉尘停留于机台,清理麻烦,不清理易影响滤光片品质。
[0008]4.切割完成的滤光片仍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打磨等步骤,因此需人工移动收料然后放置于下一步骤的装置上,较为繁琐、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包括机壳和机台,所述机壳分为送料区和激光切割区,所述送料区和激光切割区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与所述机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按压机构,所述送料区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送料辊,所述第一按压机构与所述送料辊之间设置有抵压张紧机构,所述激光切割区上方设置有激光切割机构,所述机壳对应所述激光切割区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机壳内侧对应所述出料口的一端的两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按压机构,所述出料口位置设置有输料带,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对应出料口一侧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将激光切割区的切割完成的滤光片片料移至于输料带上的移料机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本技术方案采用一边两点按压,第一按压机构和第二按压机构的配合,保证切割时,滤光片处于平整状态的同时减轻非切割端的二次受压,双重压制,避免因发生偏移等造成切割不精确,提高切割的准确率和降低生产线的废品率;在所述切割区和送料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按压机构和抵压张紧机构,避免切割
段的滤光片因切割产生偏移,保证送料区的滤光片处于平整状态,双重保障,提高送料的稳定性;采用抵压张紧机构,一端压紧,一端张紧,起到一定的夹持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因夹持力度过大造成滤光片出现损坏;设置集尘槽,激光切割机构横向切割于集尘槽上方,使切割的粉末落于集尘槽内,而非机台上,降低粉尘对滤光片的影响,同时集尘槽收集粉尘方便集中清理;设置移料机构配合输送带,实现完成切割的滤光片自动出料,全程无需人力操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固定板两侧的第一按压组件和设置于中间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按压组件包括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气缸两侧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一按压件,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部下方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第一按压件对应两侧第一滑动块的位置皆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块设置有与第一滑动杆相适配的第一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第一按压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沿所述第一滑动通道上下滑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按压使得施力更加均匀分散,同时双气缸配合,使得按压力度强,但第一按压部下方设置缓冲层,当第一按压件盘对滤光片进行固定时,通过缓冲层能够起到一定的夹持缓冲作用,避免因夹持力度过大对滤光片造成损伤,通过第一滑动通道的设置,使上下移动的第一按压件在第一气缸驱动下移动平稳、精准,同时按压力度更均衡、更稳定。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两侧的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通道,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的定位件和第二气缸,所述定位件对应第二滑动通道设置有第二滑动杆,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部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驱动杆带动定位部压制或松开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二滑动杆沿所述第二滑动通道上下滑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于第一按压组件直接对滤光片材料进行按压,第二气缸通过定位件同时对两侧的第一按压部进行按压固定,使第一按压部的按压更加稳定,保证第一按压部在切割时不移位,使切割更精确,四重保障,提高生产线的精确度,降低废品率,同时优化空间结构,减小设备体积。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抵压张紧机构包括活动压辊,所述活动压辊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压辊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通孔相适配的螺纹连接部,所述活动压辊通过所述螺纹连接部和螺母配合与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中部设置有钩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钩部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活动压辊上设置有弹性压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活动压辊,活动压辊的受重力影响与机台相接触,而活动辊两端通过连接件与固定杆连接,连接件又通过弹性连接件与固定环连接,可根据滤光片材料厚度上下调整,同时使滤光片材料在传送过程中不易偏移,效果更好,切割更稳定。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台对应激光切割区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对应所述集尘槽的一端与所述机壳铰连接,所述操作板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机台内对应所述操作板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操作板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柱与
所述操作板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切割机构可根据需求进行纵向切割的间距调整,纵向切割产生的粉尘易残留在机台上,当台面需要清理时,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座和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向上推动操作板,使操作部转动至斜向下设置,粉尘向集尘槽方向下落,无需人工清理,省时省力,操作简单,设置锁定机构锁定定位柱与操作板,保证激光切割机构进行切割时,操作板的水平设置,提高切割稳定性。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壳对应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高度高于操作板转动高度,所述送风机构斜向下送风。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激光切割机构进行纵向切割时,送风机构向集尘槽方向送风,避免粉尘停留于滤光片表面,当机台表面清理时,(由于避免粉尘向送料区飘移,送风机构的风力较小,因此切割处的粉尘可能会些许残留于操作板表面),操作板转动向集尘槽方向向下倾斜,送风机构斜向下送风,使仍停留于操作板表面的粉尘向集尘槽方向进行清理。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机台,所述机壳分为送料区和激光切割区,所述送料区和激光切割区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与所述机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按压机构,所述送料区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送料辊,所述第一按压机构与所述送料辊之间设置有抵压张紧机构,所述激光切割区上方设置有激光切割机构,所述机壳对应所述激光切割区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置设置有输料带,所述机壳内侧对应所述出料口的一端的两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按压机构,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对应出料口一侧设置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将激光切割区的切割完成的滤光片片料移至于输料带上的移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固定板两侧的第一按压组件和设置于中间的定位组件,所述第一按压组件包括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气缸两侧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一按压件,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部下方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第一按压件对应两侧第一滑动块的位置皆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块设置有与第一滑动杆相适配的第一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第一按压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沿所述第一滑动通道上下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光片生产线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两侧的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通道,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按压部上方的定位件和第二气缸,所述定位件对应第二滑动通道设置有第二滑动杆,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部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驱动杆带动定位部压制或松开第一按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宁吴英豪吴险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通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