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281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和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与灰水蒸氨塔连通,灰水蒸氨塔设有稀氨水输送管,灰水蒸氨塔通过第一净化水输送管与闪蒸、灰水沉淀系统连通;变换系统入口与粗煤气输送管连通,顶部通过工艺气输送管和洗氨水输送管与低温甲醇洗系统连通,侧壁连接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和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与碳洗塔连通;蒸氨系统一入口与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稀氨水输送管及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连通,出口与粗氨气输送管一连接;蒸氨系统二入口通过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与变换系统连通,出口连接有粗氨气输送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低温甲醇洗碳铵结晶的问题。醇洗碳铵结晶的问题。醇洗碳铵结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制甲醇工艺中8.7MPa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是气流床,氧气和水煤浆通过德士古烧嘴混合后喷射时立即雾化进入1300℃高温气化炉内,在0.1秒内煤浆中水被气化,煤粒子被气体隔开,各煤粒独立的进行反应,气化炉在煤灰熔点以上温度发生反应,固体在气化炉内停留3

5秒钟,反应生成的粗合成气,因反应复杂生成H2S、HCOOH、HCN、COS、NH3等副产物。然而这些副产物在低温甲醇中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原料气各组分中最能溶于甲醇的是NH3。在水煤浆加压气化中,有4.0MPa、6.5MPa、8.7MPa三个压力等级的工艺设计,因系统压力等级不同水煤浆在反应中所产生的NH3总量也不相同,在生产实践中得出压力越高,系统中产生的NH3越多,在低温甲醇洗系统(林德低温甲醇洗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过减压闪蒸、汽提区域是无法将其与甲醇进行有效分离的,只能在甲醇热再生塔区域进行不完全解析;随着低温甲醇洗系统的甲醇循环利用,然而甲醇中NH3会逐渐进行累积和浓缩,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在现有的温度和压力下,由CO2及H2S为主要组分的酸性气管线中会形成碳氨结晶现象。当低温甲醇洗系统酸性气管线出现碳氨结晶现象后,为了从低温甲醇洗系统甲醇中NH3最高的地方排出高浓度含NH3甲醇,现有技术中最长使用的方案是从罐区对低温甲醇洗系统补充新鲜的精甲醇(不含NH3),以对低温甲醇洗系统甲醇中的NH3含量进行稀释,避免酸性气系统出现碳氨结晶现象,此方法在大量浪费精甲醇同时,对排出的含NH3甲醇目前暂无相关工业应用的处理工艺,造成置换排出的含NH3甲醇存储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低温甲醇洗碳铵结晶问题,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供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包括气化炉、碳洗塔、闪蒸、灰水沉淀系统,所述气化炉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与煤浆、氧气和氮气物料输送装置连通,且气化炉通过第二输送管和激冷水送管与碳洗塔连通,碳洗塔的顶部连接粗煤气输送管,碳洗塔的底部和气化炉的底部分别通过含氨洗涤液输送管与闪蒸、灰水沉淀系统连通,闪蒸、灰水沉淀系统的顶部通过高压灰水洗涤液输送管与碳洗塔连通;包括:所述闪蒸、灰水沉淀系统上还连接有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和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所述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与灰水蒸氨塔连通,所述灰水蒸氨塔的顶部设有稀氨水输送管,灰水蒸氨塔通过第一净化水输送管与闪蒸、灰水沉淀系统连通;变换系统,入口与粗煤气输送管连通,顶部分别通过工艺气输送管和洗氨水输送管与低温甲醇洗系统连通,侧壁连接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和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与碳洗塔连通;蒸氨系统一,入口分别与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稀氨水输送管及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连通,出口与粗氨气输送管一连接,所述变换系统与蒸氨系统一通过加压泵和第二净化水输送管连通;蒸氨系统二,入口通过第二氨氮
凝液输送管与变换系统连通,出口连接有粗氨气输送管二。
[0005]较佳地,所述粗氨气输送管一和粗氨气输送管二均与粗氨气输送总管连通,所述粗氨气输送总管与氨气精制系统连通,所述氨气精制系统连通通过输出管与氨水存储装置连通。
[0006]较佳地,所述蒸氨系统一的入口还与富氢火炬凝液输送系统以及酸性气凝液输送系统连通。
[0007]较佳地,所述闪蒸、灰水沉淀系统的底部通过灰水排放管与灰水除硅除硬工段连通,所述灰水除硅除硬工段通过排放管与污水处理系统连通。
[0008]较佳地,所述低温甲醇洗系统通过第三输送管与硫回收装置连通。
[0009]较佳地,所述蒸氨系统二通过碳氨洗涤液输送管低温甲醇洗系统连通,所述蒸氨系统二通过硫回收废液输送管与硫回收装置连通。
[0010]较佳地,所述变换系统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新增蒸氨系统,降低气化系统、变换系统、净化系统氨平衡;结合低温甲醇洗系统中的洗氨塔优化提升洗涤效率;配合低温甲醇洗系统中的碳铵捕集器的后置处理(指碳氨捕集器产生的含氨洗涤液由蒸氨系统处理);解决净化装置含硫废甲醇问题(即酸性气管线碳铵结晶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变换系统汽提剩余凝液、剩余未利用闪蒸凝液,引入现有蒸氨装置,降低气化、变换系统氨平衡,扩大蒸氨装置产能,不仅提升氨回收率;同时实现氨水增产。
[0014]4.现有蒸氨装置新增氨气精制系统,对氨气进行脱硫脱炭,使得成品氨水硫含量降至10mg/L指标以下,正常在1mg/L以下,达到热力中心脱硫脱硝氨水或氨气使用指标;实现精制氨水、氨气代替热力中心全部液氨消耗,氨水提质增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气化炉,2.碳洗塔,3.闪蒸、灰水沉淀系统,5.第二输送管,6.激冷水送管,7.变换系统,8.低温甲醇洗系统,9.硫回收装置,10.蒸氨系统一,11.粗氨气输送管一,12.蒸氨系统二,13.粗氨气输送管二,14.灰水蒸氨塔,15.粗氨气输送总管,16.氨气精制系统,17.氨水存储装置,18.灰水除硅除硬工段,19.磨煤制浆机,20.污水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包括气化炉1、碳洗塔2、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所述气化炉1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与煤浆、氧气和氮气物料输送装置连通,且气化炉1通过第二输送管5和激冷水送管6与碳洗塔2连通,碳洗塔2的顶部连接粗煤气输送管,碳洗塔2的底部和气化炉1的底部分别通过含氨洗涤液输送管与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连通,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的顶部通过高压灰水洗涤液输送管与碳洗塔2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上还连接有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和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所述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与灰水蒸氨塔14连通,所述灰水蒸氨塔14的顶部设有稀氨水输送管,灰水蒸氨塔14通过第一净化水输送管与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连通;变换系统7,入口与粗煤气输送管连通,顶部分别通过工艺气输送管和洗氨水输送管与低温甲醇洗系统8连通,侧壁连接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和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与碳洗塔2连通;蒸氨系统一10,入口分别与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稀氨水输送管及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连通,出口与粗氨气输送管一11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制甲醇降氨氮系统,包括气化炉(1)、碳洗塔(2)、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所述气化炉(1)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与煤浆、氧气和氮气物料输送装置连通,且气化炉(1)通过第二输送管(5)和激冷水送管(6)与碳洗塔(2)连通,碳洗塔(2)的顶部连接粗煤气输送管,碳洗塔(2)的底部和气化炉(1)的底部分别通过含氨洗涤液输送管与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连通,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的顶部通过高压灰水洗涤液输送管与碳洗塔(2)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上还连接有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和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所述第二闪蒸凝液输送管与灰水蒸氨塔(14)连通,所述灰水蒸氨塔(14)的顶部设有稀氨水输送管,灰水蒸氨塔(14)通过第一净化水输送管与闪蒸、灰水沉淀系统(3)连通;变换系统(7),入口与粗煤气输送管连通,顶部分别通过工艺气输送管和洗氨水输送管与低温甲醇洗系统(8)连通,侧壁连接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和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第一氨氮凝液输送管与碳洗塔(2)连通;蒸氨系统一(10),入口分别与第一闪蒸凝液输送管、稀氨水输送管及第二氨氮凝液输送管连通,出口与粗氨气输送管一(11)连接,所述变换系统(7)与蒸氨系统一(10)通过加压泵和第二净化水输送管连通;蒸氨系统二(12),入口通过第二氨氮凝液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博涛封建利杨建国毛凯闫来州
申请(专利权)人: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