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113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包括与再生槽贫液出口连通的连接管(1),固定在连接管(1)上部的外筒(2),所述连接管(1)内设置有内筒(3),所述外筒(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内筒(3)与升降机构(4)固定,通过升降机构(4)控制内筒(3)的上端相对于连接管(1)上端的高度,所述连接管(1)的上端管口与再生槽等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调节出口高度从而调节再生槽内液位的高度,从而去除再生槽内的浮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升降机构各零件之间轴向运动同步防止内筒在连接管内发生跳动,能够定量的调节液位,不会发生上下浮动造成再生槽内液体流失。成再生槽内液体流失。成再生槽内液体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再生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的实施,国内大部分焦化厂的煤气净化脱硫系统采用了精脱硫工艺,其中的主流工艺是PDS法深度脱硫工艺,可以将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降低至50mg/Nm3以下,所采用的工艺设备主要包括脱硫塔、再生槽,来自上一工序的粗焦化煤气经煤气入口进入脱硫塔下部,脱硫塔顶部喷淋下来的脱硫贫液与焦化煤气接触并洗涤焦化煤气中的硫化氢脱出硫化氢的净焦化煤气从塔顶的煤气出口送往下一工序,而脱硫富液则送入再生槽上部的喷射器中,喷射器将脱硫富液射入再生槽槽底,脱硫富液与压缩空气接触混合后被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脱硫贫液从再生槽上部的脱硫贫液出口经液面调节器和外部连通管道自流返回脱硫塔中,再经过喷淋结构进行喷淋脱硫,完成一次脱硫循环,而再生槽中生成的硫泡沫漂浮在再生槽的液面上部,当达到一定厚度后从槽顶溢流出,浮选处的硫泡沫经过处理得到硫膏。
[0003]为了方便浮选出硫泡沫,需要调节再生槽内液体液位高度,常用方式为增加贫液的流量,此方法比较浪费原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连通器原理调节再生槽内液位的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0006]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包括与再生槽贫液出口连通的连接管,固定在连接管上部的外筒,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内筒与升降机构固定,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内筒的上端相对于连接管上端的高度,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管口与再生槽等高。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再生槽贫液出口连接在连接管的侧面,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下部侧面开设有排液口,所述外筒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筒的上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中间设置有螺纹套筒,在的两侧设置有光杆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和光杆套筒均穿过盖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距离连接管的上端管口高于内筒的高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上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吊耳,所述两个吊耳以内筒上端圆面的圆心为中心对称,所述吊耳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两个螺纹孔与两个光杆套筒位置相对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处
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滑杆的上端通过固定在同一个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的中间垂直穿过有一根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啮合在设置在盖板中间的螺纹套筒内,通过螺纹杆与与螺纹套筒的配合将内筒提升或下降。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与连接管的内侧壁之间存在30

100mm的间隙。
[0015]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刻有刻度。
[0016]技术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调节出口高度从而调节再生槽内液位的高度,从而去除再生槽内的浮沫,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调整内筒的高度,升降机构各零件之间轴向运动同步防止内筒在连接管内发生跳动,能够定量的调节液位,不会发生上下浮动造成再生槽内液体流失。
附图说明
[0017]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内筒截面示意图
[0020]图中:1

连接管、2

外筒、3

内筒、4

升降机构、5

再生槽贫液出口、101

放液口、201

排液口、202

盖板、203

螺纹套筒、204

光杆套筒、301

吊耳、302

螺纹孔、401

光杆、402

升降板、403

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包括与再生槽贫液出口5连通的连接管1,固定在连接管1上部卡在连接管1外侧的外筒2以及通过升降机构4滑动设置在连接管1内的空心圆柱状内筒3,所述连接管1的上端管口与再生槽等高,控制内筒3的上端相对于连接管1上端的高度,从而调节再生槽内液位的高度。
[0022]所述再生槽贫液出口5连接在连接管1的侧面。连接管1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口101,在设备停运后将管道内残留的液体排放出。
[0023]所述连接管1的上端管口伸入外筒2的内部,与外筒2的底壁形成高度差。
[0024]所述外筒2下部侧面开设有排液口201,将流入外筒2内的贫液排出,可回收再利用。
[0025]所述外筒2的上端设置有盖板202,所述盖板202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筒2的上端,后期方便检查维护调节装置。
[0026]所述盖板202的中间设置有螺纹套筒203,在的两侧设置有光杆套筒204,所述螺纹套筒203光杆套筒204均穿过盖板202。
[0027]所述盖板202距离连接管1的上端管口大于内筒3的高度。
[0028]所述内筒3的外侧壁与连接管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有30

100mm的间隙,套筒相对于内筒的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溶液容易从缝隙中流出,过小内筒易卡在套筒上,因此间距因保持在30

100mm。
[0029]所述内筒3上端的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吊耳301,所述两个吊耳301之间的虚拟连线穿过内筒3上端圆面的圆心。
[0030]所述吊耳301的几何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302,所述两个螺纹孔302的几何圆心之间的距离与光杆套筒204的几何圆心距一致。
[0031]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与螺纹孔302螺纹连接的两个滑杆401,所述滑杆401的下端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0032]所述两个滑杆401的上端通过固定在同一个升降板402上,所述升降板402的中间垂直穿过有一根调节杆403,所述调节杆403为螺纹杆,所述调节杆403的下端啮合在设置在盖板202中间的螺纹套筒203内,通过螺纹杆与与螺纹套筒203的配合将内筒提升或下降。
[0033]所述调节杆403穿过升降板402的位置处固定有轴承404,所述调节杆403穿过轴承404与轴承404同步转动。
[0034]所述轴承404由轴承端盖固定在升降板402上,调节杆403与升降板402下边交界处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卡在轴承404的内圈上,在所述调节杆403上处与升降板402上方的部位套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顶在轴承404的上端内圈上,所述套筒上端顶在调节杆403上端的手柄上。
[0035]所述滑杆401上刻有刻度,可根据需要定量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包括与再生槽贫液出口(5)连通的连接管(1),固定在连接管(1)上部的外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内设置有内筒(3),所述外筒(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内筒(3)与升降机构(4)固定,通过升降机构(4)控制内筒(3)的上端相对于连接管(1)上端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槽贫液出口(5)连接在连接管(1)的侧面,所述连接管(1)的上端管口与再生槽等高,连接管(1)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口(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下部侧面开设有排液口(201),所述外筒(2)的上端设置有盖板(202),所述盖板(202)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筒(2)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2)的中间设置有螺纹套筒(203),在螺纹套筒(203)的两侧设置有光杆套筒(204),所述螺纹套筒(203)和光杆套筒(204)均穿过盖板(20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槽液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2)距离连接管(1)的上端管口高于内筒(3)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槽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李圣君上官国青程彬伟苏醒车俊龙范武斌冯吉泽李继伟贾永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