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40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桶体和盖板,桶体内设置有顶部敞口的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清洗部一,盖板能相对桶体的收纳腔纵向开合,收纳腔内还设置有能相对筒体枢转的主轴,主轴上还设置有定位架;盖板的上侧设置有电机,盖板的下侧设置有清洁套筒,电机的电机轴活动穿设过盖板后延伸至清洁套筒内,且电机轴与主轴采用可拆装对接式结构,且清洁套筒外部设置有清洗部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具有拆装简便、清洗便捷全面、操作安全的功能。操作安全的功能。操作安全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卷扬式启闭机,每年在维修养护时,需对启闭机钢丝绳进行清洗及润滑保养。钢丝绳经过长时间运行后,特别是涉及水下运行的钢丝绳,涂抹在其表面的润滑油脂吸附大量的灰尘、颗粒、水藻、贝壳等杂物,其清洗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开展起来十分困难。当前普遍采用的启闭机钢丝绳清洗方式有两种。其一,借助升降装置在空中进行清洗,该方法无法用柴油对钢丝绳进行浸泡,存在高空作业工况,且在清洗的同时需不断调整闸门,不仅费时费力、存在高空作业风险,而且清洗效果一般;其二,是将钢丝绳从卷筒上拆卸下来,将空中作业转为地面作业,在装有柴油的容器中,采用清洗毛刷对钢丝绳进行逐段人工清洗,该方法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且由于钢丝绳的自重较大,在清洗和安装过程中,极易产生二次污染,返工频繁,若防护措施不到位,有可能污染闸区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具有拆装简便、清洗便捷全面、操作安全的功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桶体和盖板,桶体的收纳腔内设置有清洗部一,盖板能相对桶体的收纳腔纵向开合,收纳腔内还设置有能相对筒体枢转的主轴,主轴上还设置有定位架;盖板的上侧设置有电机,盖板的下侧设置有清洁套筒,电机的电机轴活动穿设过盖板后延伸至清洁套筒内,且电机轴与主轴采用可拆装对接式结构,且清洁套筒外部设置有清洗部二。
[000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可拆装对接式结构采用的是榫卯对接限位结构;清洁套筒下端为对接盲孔结构,清洁套筒能套设在主轴外部,且不与主轴直接接触。
[000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清洗部一敷设在收纳腔的内壁上,清洗部二敷设在清洁套筒的外表面;清洗部一和清洗部二采用的是清洗毛刷结构。
[000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盖板和桶体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于组装连接的卡扣组件。
[000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定位架包括位于主轴下部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箍筋,箍筋上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固定设置在箍筋上的立筋。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收纳腔内设置有轴承部件,主轴的下端部与轴承部件纵向对接。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桶体的下部通过转轴与车架对接,且车架包括用于承载的结构底梁,结构底梁与桶体通过转轴对接;车架和桶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卡扣组件。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结构底梁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扶手,结构底梁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行走轮。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盖板上或/和桶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收纳腔对应的注油孔,桶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收纳腔对应的出油孔。
[0013]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可用于替代现有人工逐段清洗的方法,经济高效,方便快捷,大幅节省人力的同时,避免了对闸区环境的污染,消除了人工作业时的安全隐患,且柴油的全覆盖浸泡和内外侧清洗毛刷的同步刷洗,大大提高了钢丝绳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内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0022]其中,1

电机,2

螺栓,3

注油孔,4

盖板,5

卡扣组件,6

盖板扶手,7

圆桶扶手,8

桶体,9

出油孔,10

导向轮,11

万向轮,12

结构底梁,13

推拉扶手,14

转轴,15

箍筋,16

立筋,17

清洗毛刷,18

轴承部件,19

底板,20

主轴,21

清洁套筒,22

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桶体8以及能与桶体8相对开合的盖板4。盖板4和桶体8上设置有多组用于组装连接的卡扣组件5。卡扣组件5采用快拆卡扣结构。盖板4与桶体8组成盛放启闭机钢丝绳的密封结构。桶体8上设置有带有顶部敞口的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清洗部一,清洗部一敷设在收纳腔的内壁上,清洗部一采用的是清洗毛刷17结构。收纳腔内设置有轴承部件18,收纳腔内的轴承部件18能与主轴20组合连接。主轴20的下端部嵌设入轴承部件18实现纵向对接,即主轴20嵌入轴承部件18后能相对桶体8的中线轴线枢转。主轴20通过轴承部件18与桶体8的底部相连。轴承18与桶体8内底面刚性连接。主轴20底部插入轴承部件18,主轴20的底面与桶体8内底面不直接接触,是通过主轴20底部插入轴承部件18与桶体8活动衔接。主轴20带动收纳启闭机钢丝绳的结构绕主轴20中心线相对桶体8做旋转运动。主轴20上还设置有定位架;定位架包括位于主轴20下部的底板19,和设置在底板19上的箍筋15,以及若干个纵向固定设置在箍筋15上的立筋16。本实施例中,箍筋15为圆形结构,且箍筋15位于主轴20外围的同心圆上,立筋16采用的数量是四根,且四根立筋16均布间隔纵向设置在箍筋15上,且立筋16位于主轴20的外围同心圆轨迹
上。主轴20与底板19、立筋16、箍筋15焊接一体,组成收纳启闭机钢丝绳的可旋转结构。
[0025]盖板4能相对桶体8的收纳腔纵向开合,盖板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电机1,盖板4上还设置有盖板扶手6,盖板4的下侧固定设置有清洁套筒20,清洁套筒20焊接于盖板4下侧即内侧。清洁套筒20下端为对接盲孔结构,清洁套筒20外部设置有清洗部二,清洗部二敷设在清洁套筒20的外表面,清洗部二采用的是清洗毛刷17结构。清洁套筒20能套设在主轴20外部,且不与主轴20直接接触。电机1的电机轴22活动穿设过盖板4后延伸至清洁套筒20内,且电机轴22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桶体和盖板,所述桶体的收纳腔内设置有清洗部一,所述盖板能相对桶体的收纳腔纵向开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内还设置有能相对所述桶体枢转的主轴,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定位架;所述盖板的上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盖板的下侧设置有清洁套筒,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活动穿设过所述盖板后延伸至所述清洁套筒内,且所述电机轴与所述主轴采用可拆装对接式结构,且所述清洁套筒外部设置有清洗部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装对接式结构采用的是榫卯对接限位结构;清洁套筒下端为对接盲孔结构,清洁套筒能套设在所述主轴外部,且不与主轴直接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部一敷设在所述收纳腔的内壁上,所述清洗部二敷设在所述清洁套筒的外表面;所述清洗部一和清洗部二采用的是清洗毛刷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闭机钢丝绳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桶体上设置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林贤蔡辉毛程阳钟惠钰戚伟志史益鲜孙嘉良丁磊吴茜郭宏瑞于永华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湖流域管理局苏州管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