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1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涉及钢筋残余变形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横梁本体,所述第一横梁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第一横梁本体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支撑测杆,两个所述支撑测杆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本体,所述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安装孔,其中四个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横梁架上均设置三个固定钢筋螺栓,使得可以将钢筋进行定位,从而达到稳定,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在对钢筋固定时对钢筋的定位不准确,导致钢筋出现偏移,影响最终测量结果,并且在记录时不能同步记录,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


[0001]本技术涉及钢筋残余变形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残余变形,又称不可恢复变形,是指已经进入塑性阶段的材料在卸载至初始状态后,其变形不能回到初始状态,而存在的一部分无法恢复的变形。在低碳钢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当试验加载到d点后卸载至d'点时,正截面上的应力变为0而应变不为0,此时od'即为加载试验后低碳钢的残余应变,进而可求得低碳钢的残余变形。
[0003]但是目前在对钢筋进行残余变形量的测试时,现有的测试装置在对钢筋固定时对钢筋的定位不准确,导致钢筋出现偏移,影响最终测量结果,并且在记录时不能同步记录,影响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两个横梁架上均设置三个固定钢筋螺栓,使得可以将钢筋进行定位,从而达到稳定,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在对钢筋固定时对钢筋的定位不准确,导致钢筋出现偏移,影响最终测量结果,并且在记录时不能同步记录,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包括第一横梁本体,所述第一横梁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第一横梁本体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支撑测杆,两个所述支撑测杆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本体,所述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安装孔,其中四个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前侧,其中两个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后侧,六个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钢筋螺栓。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六个所述安装孔均对应贯穿至两个圆孔的内部,所述第二横梁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口。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测杆的前侧均开设有刻度槽,六个所述固定钢筋螺栓的一端均对应延伸至两个圆孔的内部,两个支撑测杆均对应位于两个限位口的内部。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均套合有卡套,两个所述卡套的顶部均固定有千分表,两个所述千分表的顶部均固定有调节旋钮。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千分表的前侧靠近顶部边缘处均固定有显示屏,两个所述千分表的后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数据线接口,两个所述立柱的相对一侧均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有变形传动杆。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变形传动杆的另一端均对应固定在两个支撑测杆的外表面上,
两个所述变形传动杆的底部均与两个侧板的顶部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在使用本装置对钢筋进行检测时,首先调整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之间的相对距离,然后将钢筋放置在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内部之间,通过旋转固定钢筋螺栓将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内部之间的钢筋进行固定,从而使钢筋居中,达到稳定。
[0014]2、本技术中,在测量时通过;两个千分表进行记录,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支撑测杆的前侧开设刻度槽,便于人们对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的位置距离调节,通过将支撑测杆滑动连接在第二横梁本体上的两个限位口的内部,使得可以对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进行限位,保证第一横梁本体和第二横梁本体始终平行,在两个千分表后侧设置数据线接口,便于传输测量的结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18]图例说明:1、第一横梁本体;2、侧板;3、卡槽;4、立柱;5、安装槽;
[0019]6、第二横梁本体;7、限位口;8、支撑测杆;9、刻度槽;10、固定钢筋螺栓;
[0020]11、安装孔;12、千分表;13、调节旋钮;14、数据线接口;15、卡套;16、显示屏;17、变形传动杆;18、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横梁本体1,第一横梁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2,第一横梁本体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支撑测杆8,两个支撑测杆8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本体6,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安装孔11,其中四个安装孔11分别位于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前侧,其中两个安装孔11分别位于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后侧,六个安装孔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钢筋螺栓10。
[0024]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对钢筋进行检测时,首先调整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之间的相对距离,然后将钢筋放置在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内部之间,通过旋转固定钢筋螺栓10将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内部之间
的钢筋进行固定,从而使钢筋居中,达到稳定,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装置在对钢筋固定时对钢筋的定位不准确,导致钢筋出现偏移,影响最终测量结果,并且在记录时不能同步记录,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
[0025]实施例2,如图1-3所示,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18,六个安装孔11均对应贯穿至两个圆孔18的内部,第二横梁本体6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口7,两个支撑测杆8的前侧均开设有刻度槽9,六个固定钢筋螺栓10的一端均对应延伸至两个圆孔18的内部,两个支撑测杆8均对应位于两个限位口7的内部,两个侧板2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3,两个卡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立柱4,两个立柱4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5,两个立柱4的顶部均套合有卡套15,两个卡套15的顶部均固定有千分表12,两个千分表12的顶部均固定有调节旋钮13,两个千分表12的前侧靠近顶部边缘处均固定有显示屏16,两个千分表12的后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数据线接口14,两个立柱4的相对一侧均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有变形传动杆17,两个变形传动杆17的另一端均对应固定在两个支撑测杆8的外表面上,两个变形传动杆17的底部均与两个侧板2的顶部相贴合。
[0026]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测量时通过;两个千分表12进行记录,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支撑测杆8的前侧开设刻度槽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包括第一横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2),所述第一横梁本体(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支撑测杆(8),两个所述支撑测杆(8)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本体(6),所述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安装孔(11),其中四个所述安装孔(11)分别位于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前侧,其中两个所述安装孔(11)分别位于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后侧,六个所述安装孔(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钢筋螺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本体(1)和第二横梁本体(6)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18),六个所述安装孔(11)均对应贯穿至两个圆孔(18)的内部,所述第二横梁本体(6)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口(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千分表钢筋残余变形测量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测杆(8)的前侧均开设有刻度槽(9),六个所述固定钢筋螺栓(10)的一端均对应延伸至两个圆孔(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林潇陈海生张海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时空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