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12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涉及桥梁梁体监测领域。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既有桥梁、飞石防护结构和变形监测组件。所述变形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驱动件、水准件、推动件、摆杆、站立踏板和水准标尺。改善水准件设置于隧道口既有桥梁上,因受既有桥梁自身变形影响,水准件随之变形移动,造成监测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提高准确性。维修人员通过站立踏板站立在既有桥梁侧部便可进行水准件的维修,不需要移动至既有桥梁梁体的中部,进而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护和安装。站立踏板的展开和收回利用水准件移动的驱动元件,减少驱动元件的使用。减少驱动元件的使用。减少驱动元件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梁体监测
,具体而言,涉及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位于隧道口既有跨河桥梁时常遭遇飞石侵袭,桥梁结构本体一旦受损,极易造成断道,短时间很难修复,影响局部路网的通行能力。那么如何减小飞石的威胁从而提高桥梁自身韧性呢?钢筋混凝土刚性棚洞,由于其纵向跨径较小,需在河道中设置较多的桩基,不能满足行洪要求。钢结构柔性棚洞,其自身防护能力较弱,需要附着在既有桥梁上,新增棚洞的重量和飞石冲击能量将由原桥承担,导致原桥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设置一种防护结构对隧道口既有桥梁予以保护,该结构下部的混凝土桥墩严格顺河道中水流方向布设,保证满足行洪要求,该结构上部的钢箱和钢混组合板利用自身变形耗散冲击能量,提高防护能力。
[0004]相关技术中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多设置于隧道口既有桥梁上,因受既有桥梁自身变形影响,造成监测数据误差较大,此外,传统的变形监测系统,多位于桥梁梁体内部或者梁体跨中,维护人员通过常规手段,很难到达此位置,不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而飞石防护结构独立于既有桥梁之外,不承受车辆通过带来的动载荷,自身几乎不产生变形,如何利用这一优点,在飞石防护结构上设置监测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的监测体系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所述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具有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便于监测仪器维修保养的效果。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既有桥梁、飞石防护结构和变形监测组件。
[0007]所述飞石防护结构罩住所述既有桥梁的梁体,所述变形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驱动件、水准件、推动件、摆杆、站立踏板和水准标尺,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飞石防护结构的桥墩上,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水准件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水准件一侧,所述站立踏板铰接于所述第二基座外侧,所述摆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站立踏板侧壁和所述推动件侧壁,所述摆杆一端能够沿所述推动件滑动,所述推动件可推动所述站立踏板,所述水准标尺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既有桥梁梁体的下表面,所述水准件和所述水准标尺对应设置。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动件包括推动板和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推动板侧壁,所述站立踏板包括板体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固
定连接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摆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杆和所述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能够沿所述摆杆滑动。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铰接杆固定套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能够挡住所述摆杆一侧。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飞石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结构桥墩、纵向钢主梁和顶棚,所述防护结构桥墩位于所述既有桥梁的桥墩两侧对应设置,所述纵向钢主梁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结构桥墩顶部,所述顶棚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钢主梁之上,所述顶棚罩住所述桥梁的梁体,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结构桥墩。
[00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固定套筒、第一固定块和安装架,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结构桥墩,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外壁的两侧,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外壁,所述驱动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安装架上。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二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套筒外壁的两侧,所述驱动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螺杆和滑动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传动螺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所述传动螺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传动螺杆螺纹贯穿于所述水准件,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水准件滑动套接于所述滑动部。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部包括滑杆和压紧螺母,所述滑杆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压紧螺母螺纹套接于所述滑杆两端,所述压紧螺母压紧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准件包括安装基座、第一安装板和水准仪,所述传动螺杆螺纹贯穿于所述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滑动套接于所述滑杆,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基座侧壁,所述水准仪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00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基座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监控摄像头。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固定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固定架和固定板,所述套筒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结构桥墩,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本体外壁,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侧壁,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架之间形成有滑槽,所述推动件穿过滑槽,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可调基座,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部,所述推动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两端,所述可调基座支撑住所述推动件下侧,所述电动伸缩部固定压紧于所述推动件上侧。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能够挡住所述站立踏板。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调基座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杆螺纹贯穿于所述固定架,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端部,所述支撑板能够支撑住所述推动件下侧。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伸缩部包括电动推杆和压板,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端部,所述压板压紧于所述推动件上侧。
[00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水准标尺随既有桥梁梁体的变形向下移动,水准件识别水准标尺,进而监测相邻桥墩跨度之间梁体的变形下挠数据,水准件设置在飞石防护结构上,水准标尺设置在既有桥梁上,飞石防护结构由于不承受车辆通过带来的动载荷,自身几乎不产生变形,而水准标尺位于既有桥梁上,随既有桥梁梁体变形而产生高度变化,进而改善水准件设置于隧道口既有桥梁上,因受既有桥梁自身变形影响,水准件随之变形移动,造成监测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提高准确性。
[0022]当需要进行水准件维修和安装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水准件向第二基座处移动,直到水准件移动至既有桥梁侧部,同时,推动件随水准件移动,水准件推动站立踏板翻转展开,摆杆随站立踏板移动,维修人员可站立于该站立踏板之上,注意当维修人员在站立踏板上工作时,需要通过安全绳保证安全,此时,维修人员通过站立踏板站立在既有桥梁侧部便可进行水准件的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桥梁(100);飞石防护结构(200),所述飞石防护结构(200)罩住所述既有桥梁(100)的梁体;变形监测组件(300),所述变形监测组件(300)包括第一基座(310)、第二基座(320)、驱动件(330)、水准件(340)、推动件(350)、摆杆(360)、站立踏板(370)和水准标尺(380),所述第一基座(310)和所述第二基座(320)固定连接于所述飞石防护结构(200)两侧,所述驱动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310)和所述第二基座(320)之间,所述驱动件(330)和所述水准件(340)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推动件(350)设置于所述水准件(340)一侧,所述站立踏板(370)铰接于所述第二基座(320)外侧,所述摆杆(360)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站立踏板(370)侧壁和所述推动件(350)侧壁,所述摆杆(360)一端能够沿所述推动件(350)滑动,所述推动件(350)可推动所述站立踏板(370),所述水准标尺(380)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既有桥梁(100)梁体的,所述水准件(340)和所述水准标尺(380)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50)包括推动板(351)和第一铰接杆(352),所述第一铰接杆(352)固定连接于所述推动板(351)侧壁,所述站立踏板(370)包括板体(371)和第二铰接杆(372),所述第二铰接杆(372)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371)上,所述摆杆(360)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杆(352)和所述第二铰接杆(372),所述第一铰接杆(352)能够沿所述摆杆(360)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杆(372)固定套接有限位套(373),所述限位套(373)能够挡住所述摆杆(360)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有桥梁梁体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石防护结构(200)包括防护结构桥墩(210)、纵向钢主梁(220)和顶棚(230),所述防护结构桥墩(210)位于所述既有桥梁(100)的桥墩两侧对应设置,所述纵向钢主梁(220)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结构桥墩(210)顶部,所述顶棚(230)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钢主梁(220)之上,所述顶棚(230)罩住所述桥梁(100)的梁体,所述第一基座(310)和所述第二基座(320)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结构桥墩(2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防护结构的隧道口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臻杨昌凤刘自强唐国汉何云勇徐鸿彪王义鑫马波陈沛钟烈向涛陈登春肖岗邹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