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12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油装置,包括隔油槽和中转组件,所述隔油槽的右壁开设有隔油槽排口,所述中转组件设置于隔油槽的下端,且中转组件包括中转储罐和高压泵,所述中转储罐的上端安装有高压泵,且高压泵的右端连接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高压喷灌、压力表和高压喷头,且高压喷灌的内部上壁安装有压力表,所述高压喷灌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压力表。该除油装置,与现有的除油装置相比,通过隔板增加溶液的流通路径,进而增加溶液的流通率,提高除油效率,通过独有的高压喷灌进行容易喷洒释放,再采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以此便于油与水分离,通过气囊对堵头进行更加紧密的封堵,避免在高压的情况下挤出封堵塞造成漏液。在高压的情况下挤出封堵塞造成漏液。在高压的情况下挤出封堵塞造成漏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油
,具体为一种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矿企业在浊循环系统中,水里含有较多的油及杂质等,为了保证水质,需要对浮于水面上的油进行去除,所以在去除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种除油装置对溶液中的油性分子进行吸附去除。
[0003]现有公开号CN205603260U,名为“除油装置”的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使用高压吸附油污的作用,导致油去除不够干净,影响后续溶液的使用,针对上述情况,现在提供一种除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油装置,包括隔油槽和中转组件,所述隔油槽的右壁开设有隔油槽排口,所述中转组件设置于隔油槽的下端,且中转组件包括中转储罐和高压泵,所述中转储罐的上端安装有高压泵,且高压泵的右端连接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高压喷灌、压力表和高压喷头,且高压喷灌的内部上壁安装有压力表,所述高压喷灌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压力表。
[0006]进一步的,所述隔油槽的左壁开设有过载排口,且隔油槽的内部上下两壁均设置有隔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油槽的前壁开设有第一排污口,且隔油槽的后壁开设有浮油排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喷灌的右端上侧连接有过滤组件,且过滤组件包括压滤箱和压滤板,所述压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压滤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滤箱的下端设置有储油组件,且储油组件包括除油后储槽和导流管,所述除油后储槽的上壁贯穿有导流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喷灌的右壁下端设置有高压管排污组件,且高压管排污组件包括封堵塞和第二排污口,所述封堵塞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管排污组件还包括堵头和气囊,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内部设置有堵头,且堵头的左端连接有气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隔板增加流通率,提高除油效率,通过独有的高压喷灌进行释放,便于油与水分离,通过气囊对堵头进行更加紧密的封堵,避免造成漏液;
[0013]1.本技术通过隔油槽、过载排口、浮油排口和隔板的设置,将待分解的溶液通入隔油槽中,在隔油槽内通过交错设置的隔板,让溶液可以增加流通路径,通过浮油排口对漂浮的油液进行排出,并设置了过载排口,避免溶液过多导致除油效率低,通过此设置,可
以增加油液的流通距离,进一步提高沉淀时间,增加除油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隔油槽排口、中转储罐、高压泵、高压喷灌、高压喷头、压滤箱和压滤板的设置,油液通过隔油槽排口排出后进入中转储罐再通过高压泵被输送到高压喷灌中,再通过高压喷头进行喷淋,将油液在高压状态下突然进行释放,可促使部分溶液油和乳化油与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通过压滤箱,被内部装置有活性炭的压滤板进行吸附,通过此设置可以在高压下采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可增加吸附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封堵塞、排污口、堵头、气囊和高压喷灌的设置,在高压喷灌的下端通过封堵塞对排污口进行封堵,在封堵塞的后端设置堵头,通过封堵塞挤压堵头再将空气挤压进气囊中,可以让气囊进行膨胀,使得封堵的效果更好,避免高压喷灌内部的压力过大,将封堵塞挤出排污口,进而影响喷淋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除油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除油装置隔油槽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除油装置高压管排污组件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隔油槽;2、过载排口;3、浮油排口;4、隔板;5、第一排污口;6、隔油槽排口;7、高压管排污组件;701、封堵塞;702、第二排污口; 703、堵头;704、气囊;8、中转组件;801、中转储罐;802、高压泵;9、喷淋组件;901、高压喷灌;902、压力表;903、高压喷头;10、过滤组件; 1001、压滤箱;1002、压滤板;11、储油组件;1101、除油后储槽;1102、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除油装置,包括隔油槽1和中转组件8,隔油槽1的右壁开设有隔油槽排口6,中转组件8设置于隔油槽1的下端,且中转组件8 包括中转储罐801和高压泵802,中转储罐801的上端安装有高压泵802,且高压泵802的右端连接有喷淋组件9,喷淋组件9包括高压喷灌901、压力表 902和高压喷头903,且高压喷灌901的内部上壁安装有压力表902,高压喷灌901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压力表902,油液通过隔油槽排口6排出后进入中转储罐801再通过高压泵802被输送到高压喷灌901中,再通过高压喷头903 进行喷淋,将油液在高压状态下突然进行释放,可促使部分溶液油和乳化油与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通过压滤箱1001,被内部装置有活性炭的压滤板1002进行吸附,通过此设置可以在高压下采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可增加吸附效果,高压喷灌901的右端上侧连接有过滤组件10,且过滤组件10包括压滤箱1001和压滤板1002,压滤箱1001的内部设置有压滤板1002,压滤箱1001 的下端设置有储油组件11,且储油组件11包括除油后储槽1101和导流管1102,除油后储槽1101的上壁贯穿有导流管1102。
[0021]如图3所示,隔油槽1的左壁开设有过载排口2,且隔油槽1的内部上下两壁均设置有隔板 4,隔油槽1的前壁开设有第一排污口 5,且隔油槽1的后壁开设有浮油排口3,将待分解的溶液通入隔油槽1中,在隔油槽1内通过交错设置的隔板4,让溶液可以增加流通路径,通过浮油排口3对漂浮的油液进行排出,并设置了过载排口2,避免溶液过多导致除油效率低,通过此设置,可以增加油液的流通距离,进一步提高沉淀时间,增加除油效率,高压喷灌 901的右壁下端设置有高压管排污组件7,且高压管排污组件7包括封堵塞701 和第二排
污口702封堵塞7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702,高压管排污组件 7还包括堵头703和气囊704,第二排污口702的内部设置有堵头703,且堵头703的左端连接有气囊704,在高压喷灌901的下端通过封堵塞701对第二排污口702进行封堵,在封堵塞701的后端设置堵头703,通过封堵塞701挤压堵头703再将空气挤压进气囊704中,可以让气囊704进行膨胀,使得封堵的效果更好,避免高压喷灌901内部的压力过大,将封堵塞701挤出第二排污口702,进而影响喷淋效果。
[002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除油装置时,首先将待分解的溶液通入隔油槽1中,在隔油槽1内通过交错设置的隔板4,让溶液可以增加流通路径,通过浮油排口3对漂浮的油液进行排出,并设置了过载排口2,避免溶液过多导致除油效率低,将溶液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污泥通过第一排污口5排出,通过此设置增加油液的流通距离,进而增加除油效率,经过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油装置,包括隔油槽(1)和中转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槽(1)的右壁开设有隔油槽排口(6),所述中转组件(8)设置于隔油槽(1)的下端,且中转组件(8)包括中转储罐(801)和高压泵(802),所述中转储罐(801)的上端安装有高压泵(802),且高压泵(802)的右端连接有喷淋组件(9),所述喷淋组件(9)包括高压喷灌(901)、压力表(902)和高压喷头(903),且高压喷灌(901)的内部上壁安装有压力表(902),所述高压喷灌(901)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压力表(9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槽(1)的左壁开设有过载排口(2),且隔油槽(1)的内部上下两壁均设置有隔板(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槽(1)的前壁开设有第一排污口(5),且隔油槽(1)的后壁开设有浮油排口(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训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源新材料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