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两个天线元件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92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具有通过铰链机构相连的上机体和下机体的移动无线电终端。第一天线元件设置在下机体的内部下端附近。第二天线元件设置在下机体内的电池单元和铰链机构之间。第二天线元件具有导电三维结构。无线电终端将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的接收电平进行比较,并且总是选择具有更高接收电平的一个天线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天线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两个可开关天线的移动无线电终端。
技术介绍
通常,作为诸如移动电话等小型移动无线电终端的天线,可以采用机内天线。在这种情况下,机内天线具有能够容纳一定程度的容量的尺寸,从而保持通信性能。当采用机内天线时,天线元件可以设置在移动无线电终端的机内或壳体的内部下端。在这种情况下,在持有该机体的手的某些位置处,手掌可能会覆盖天线元件。结果,可能会降低接收灵敏度。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上和下机体的移动无线电终端,该终端是已知的(诸如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11-177485,此后将其称为文献1),其中,所述上和下机体通过铰链机构相连。上和下机体各包括天线元件。即使当一个天线元件的接收灵敏度下降时,选择另一天线元件,从而可以防止移动无线电终端的接收灵敏度的降低。这里,针对待机模式和对话模式,对移动无线电终端中的两个天线元件进行切换。换句话说,一个天线元件仅在对话期间使用,而另一天线元件用于非对话、待机模式。WO 02/0545332A1(此后称之为文献2)公开了如下所述的移动无线电终端。该移动无线电终端具有上和下机体,并且该上和下机体通过铰链机构相连。上和下机体的每一个均包括天线元件。然而,两个天线元件均用作分集天线。此外,一个天线元件设置在下机体的铰链机构附近。因此,下机体具有突起部分,用于容纳在上部的一个天线元件。还有,在文献1和2中所公开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包括分离地包含在上和下机体中的两个天线元件。可以按照需要选择两个天线元件之一。因此,在铰链机构中,针对天线元件之一,需要天线连接线。在文献2中所公开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必须具有特殊的突起部分,用于容纳在下机体上侧的天线元件。由于突起部分的存在,下机体的长度远大于普通移动无线电终端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无线电终端,能够包括两个天线元件,而不会增加其机体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无线电终端,包括对其上和下机体进行连接的铰链机构,而无需通过其铰链机构的天线连接线。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具有通过铰链机构连接的上和下机体的移动无线电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移动无线电终端包括设置在下机体的内部下端邻近的第一天线元件;以及设置在下机体内的电池单元和铰链机构之间的第二天线元件。第二天线元件具有导电三维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无线电移动终端还包括开关电路,用于比较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的接收电平,并选择具有更高接收电平的一个天线元件。优选地,将第二天线元件设置在下机体的内部后表面上。优选地,将绝缘肋板设置在第二天线元件和电池单元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粗略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电终端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其下机体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以及图2是粗略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电终端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其下机体的内部机构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考图1和2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在图1和2中,移动无线电终端具有带有显示部分的上机体1和下机体2。上机体1和下机体2通过铰链机构4,相互可开启且可闭合地相连。这种移动无线电终端被称为可折叠移动无线电终端。下机体2包括电路衬底(未示出)、电池单元3和无线电电路7。具体地,电池单元3设置在下机体2的后表面21上。第一天线元件5设置在下机体2的内部下端20附近的电路衬底上。第一天线元件5具有L形的图案。第二天线元件6设置在下机体2的内部上端附近,即,设置在电池单元3和铰链机构4之间。第二天线元件6具有三维机构的金属片,诸如U形或L形的金属片。第一天线元件5和第二天线元件6分别通过馈电点8和9与无线电电路7相连。无线电电路7具有开关电路(未示出)。开关电路将第一天线元件5和第二天线元件6的接收电平进行比较,并选择具有更高接收电平的一个天线。然后,将所选择的天线元件用于发射和接收。根据第三实施例,将无线电电路7设置在下机体2的内部下端附近,即,设置在第一天线元件5和电池单元3之间。然而,可以将无线电电路7设置在下机体2的内部上端附近。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将电路衬底设置在电池单元3的上方,并且在电路衬底上实现无线电电路7。除了针对第一和第二天线元件5和6的开关电路之外,无线电电路7具有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两者均未示出),以便充当移动无线电终端。除了无线电电路7之外,在电路衬底上实现了控制电路(未示出)。如上所述,无线电电路7与下机体2中的第一天线元件5和第二天线元件6相连。第二天线元件6具有三维结构的金属片,并且通过利用电池单元3和铰链机构4之间的空间,固定到下机体2的后表面21上。在无线电电路7中所包括的开关电路在预定条件下对第一天线元件5和第二天线元件6进行切换。换句话说,开关电路周期性地将第一天线元件5和第二天线元件6的接收电平进行比较,并且总是选择由具有更高接收电平的一个天线元件所接收到的接收电平。例如,当由手掌覆盖的第一天线元件5使第一天线元件5的接收灵敏度发生恶化时,选择由第二天线元件6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另一方面,当处于某些原因,第二天线元件6的接收灵敏度发生恶化时,则选择由第一天线元件5所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按照这种方式来防止接收灵敏度的恶化可以改善通信特性。由此,第二天线元件6包括根据该实施例的导电三维结构的金属片。第二天线元件6还通过利用空间,即电池单元3和铰链机构4之间的间隙,固定到下机体2的内部后表面21上。因此,第二天线元件6不会妨碍电池单元3和电路衬底的实现。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实例,可以将图1中由虚线所示的绝缘肋板11设置在第二天线元件6和电池单元3之间,从而防止彼此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绝缘肋板11从后表面21端面向前表面端面延伸。已经针对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可以通过接收铰链机构4来连接上机体1和下机体2,可开启且可闭合地折叠。然而,可以使用可旋转的铰链机构来替代铰链机构4。在这种情况下,上机体和下机体通过可旋转的铰链机构可开启且可闭合地连接,并且在该移动无线电终端中,上机体可以与下机体的表面平行地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无线电终端适合于需要尺寸减小的移动电话。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可以应用于通常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通过铰链机构相连的上和下机体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无线电终端中,将第一天线元件设置在下机体的内部下端附近。第二天线元件具有导电三维机构,并且设置在下机体的电池单元和铰链机构之间。换句话说,可以将第二天线元件设置在较小空间中。结果,第二天线元件不会妨碍电池单元和电路衬底的实现。此外,该移动无线电终端可以包括两个天线元件,而不会增加下机体的长度和/或影响移动无线电终端的外观。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通过铰链机构相连的设置有显示部分的上机体和下机体的移动无线电终端,所述移动无线电终端包括设置在下机体的内部下端邻近的第一天线元件;以及设置在下机体内的电池单元和铰链机构之间的第二天线元件,其中,第二天线元件具有导电三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移动终端还包括开关电路,用于比较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的接收电平,并选择具有更高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通过铰链机构相连的设置有显示部分的上机体和下机体的移动无线电终端,所述移动无线电终端包括:设置在下机体的内部下端邻近的第一天线元件;以及设置在下机体内的电池单元和铰链机构之间的第二天线元件,其中,第二天线元件 具有导电三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出好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