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83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报警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和固定座,所述机器人头部包括头部壳体,所述固定座包括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和竖向摆动驱动壳体;所述头部壳体内设置有单片机、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GSM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车主离开车后,通过红外传感器多次检测车内有无人员,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车内有人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温度及氧气浓度,当车内温度及氧气浓度有一项的值达到设定值时,GSM模块触发,向预设置移动终端即手机发送报警短信,提醒车主保护车内儿童安全,解决儿童等弱势群体在车内窒息身亡的问题。等弱势群体在车内窒息身亡的问题。等弱势群体在车内窒息身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报警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人们在车内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儿童也会经常乘坐汽车,由于车主的疏忽可能会将儿童遗忘在汽车内,而造成生命损失,这样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
[0003]公告号为CN2102122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检测报警装置,其包括外壳、控制板、点烟器、显示屏、按键、人体检测器、温度探头、蜂鸣器、闪烁灯和储电池;所述外壳为一个腔体;所述控制板、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储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点烟器的一端与车载电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键和所述人体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正面;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闪烁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背面;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点烟器、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键、所述人体检测器、所述温度探头、所述蜂鸣器、所述闪烁灯、所述储电池电气连接。
[0004]上述车载检测报警装置不能对车内氧气浓度进行检测,并且当上述车载检测报警装置安装在车辆内之后,人体检测器就会一直朝向同一方向,使得检测容易出现死角,从而降低精确度。
[0005]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和固定座,所述机器人头部包括头部壳体,所述固定座包括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和竖向摆动驱动壳体;
[0008]所述头部壳体内设置有单片机、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GSM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0009]所述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内上下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伸出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外部,所述第一转轴外侧且位于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内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内通过两组轴承座转动设置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0]所述竖向摆动驱动壳体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上端,所述竖向摆动驱动壳体包括主壳体和位于主壳体上端左右两侧的侧壳体,所述侧壳体与主壳体相连通,两组所述侧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头部壳体固定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右侧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竖向摆动驱动壳体内下端固
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0011]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于头部壳体前侧。通过红外传感器多次检测车内有无人员,当红外传感器5检测到车内有人时,红外传感器触发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
[0012]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头部壳体左右两侧。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温度及氧气浓度。
[0013]所述单片机通过GSM模块与移动终端电性连接。移动终端可为用户手机,当车内温度及氧气浓度有一项的值达到设定值时,GSM模块触发,向预设置手机发送报警短信,提醒车主保护车内儿童安全。
[0014]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开关。
[0015]所述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底部粘接有3m双面胶层。通过3m双面胶层粘接于汽车内,从而可将该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进行固定。
[0016]所述竖向摆动驱动壳体内左侧设置有配重块。通过配重块的设置,保持竖向摆动驱动壳体的左右平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3m双面胶层将该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固定在车辆内;
[0019]2、本技术当车主离开车后,通过红外传感器多次检测车内有无人员,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车内有人时,红外传感器触发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温度及氧气浓度,当车内温度及氧气浓度有一项的值达到设定值时,GSM模块触发,向预设置移动终端即手机发送报警短信,提醒车主保护车内儿童安全,解决儿童等弱势群体在车内窒息身亡的问题;
[0020]3、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工作,驱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相啮合,使得蜗轮和第一转轴转动,驱动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和头部壳体横向转动,通过第二电机正反转,驱动主动齿轮正反转动,由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二转轴向前转动或向后转动,从而使得头部壳体竖向摆动,进而使得头部壳体前侧的红外传感器能够对车辆内进行全方位检测,避免出现检测死角,提高检测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横向转动驱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头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头部壳体;2、横向转动驱动壳体;3、竖向摆动驱动壳体;4、单片机;5、红外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氧气浓度传感器;8、GSM模块;9、第一转轴;10、蜗轮;11、蜗杆;12、第一电机;13、第二转轴;14、从动齿轮;15、第二电机;16、主动齿轮;17、3m双面胶层;18、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和固定座,所述机器人头部包括头部壳体1,所述固定座包括横向转动驱动壳体2和竖向摆动驱动壳体3。
[0028]所述头部壳体1内设置有单片机4、红外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氧气浓度传感器7和GSM模块8,所述红外传感器5设置于头部壳体1前侧,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氧气浓度传感器7分别设置于头部壳体1左右两侧,所述红外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和氧气浓度传感器7均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4通过GSM模块8与移动终端电性连接,移动终端可为用户手机。车主离开车后,通过红外传感器5多次检测车内有无人员,当红外传感器5检测到车内有人时,红外传感器5触发温度传感器6和氧气浓度传感器7,通过温度传感器6和氧气浓度传感器7检测周围环境温度及氧气浓度,当车内温度及氧气浓度有一项的值达到设定值时,GSM模块8触发,向预设置手机发送报警短信,提醒车主保护车内儿童安全,解决儿童等弱势群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可调固定座的车载报警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和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头部包括头部壳体(1),所述固定座包括横向转动驱动壳体(2)和竖向摆动驱动壳体(3);所述头部壳体(1)内设置有单片机(4)、红外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氧气浓度传感器(7)和GSM模块(8),所述红外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和氧气浓度传感器(7)均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所述横向转动驱动壳体(2)内上下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上端伸出横向转动驱动壳体(2)外部,所述第一转轴(9)外侧且位于横向转动驱动壳体(2)内固定设置有蜗轮(10),所述横向转动驱动壳体(2)内通过两组轴承座转动设置有与蜗轮(10)相啮合的蜗杆(11),所述蜗杆(11)与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摆动驱动壳体(3)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9)上端,所述竖向摆动驱动壳体(3)包括主壳体和位于主壳体上端左右两侧的侧壳体,所述侧壳体与主壳体相连通,两组所述侧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13),所述头部壳体(1)固定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二转轴(13)之间,右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山欧廷琨丁嘉豪陈一豪赵硕张楷奇陈薪羽刘心怡陈诗雨劳月晔华培培卢燕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