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及用于制备铝塑膜的压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78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的铝塑膜,包括内层热封层、中间铝箔层、外层粘结层和外层保护层;所述内层热封层的一面与中间铝箔层直接复合或通过内层粘结层作为过渡实现与中间铝箔层的间接复合,所述内层热封层的远离中间铝箔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厚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在铝塑膜内层热封层上设置至少一处加厚凸起,加厚凸起可以满足真空终封时在同一位置进行二次重复热压的特殊封装工艺要求,避免常规铝塑膜在进行二次重复热压后出现的内层热封层厚度过薄、铝箔层与电解液接触等问题,以及避免常规铝塑膜经过二次重复热压后可能造成的热封区域绝缘性降低、铝塑膜的电化学腐蚀加剧等问题。剧等问题。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及用于制备铝塑膜的压延机


[0001]本技术属于软包电池铝塑膜
,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及用于制备铝塑膜的压延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软包锂电池、软包钠电池大多采用铝塑膜作为外壳,电池进行软包封装时,采用铝塑膜进行包装、密封。软包电池所用的铝塑膜主要由外层保护层、中间层铝箔、和内层热封层组成,在电芯封装过程中,铝塑膜的内层热封层面对面地贴在一起,通过加热、加压使热封层的材料熔融并粘结在一起,达到密封的效果。软包电池封装过程中,一般先将铝塑膜进行对折并将裸电芯装入铝塑膜,然后进行三条封边,分别为顶封边、侧封边和真空封边。封装顺序一般是先进行顶封和侧封,注液和静止完成后,再依次进行真空预封、化成和真空终封。然而软包电池化成后,电解液很容易残留到铝塑膜的内层热封层表面,在真空终封的过程中,面对面贴在一起的热封层中间残留的电解液会影响封边效果,导致热封的剥离强度下降、电池存在漏液的风险。为了克服真空终封过程中电解液残留对热封效果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真空终封过程中可以采用在同一位置进行二次重复热压的特殊封装工艺替代常规的单次热压封装工艺,其中第二次热压可以使内层热封层在熔融状态下进一步互融,削弱残留电解液的影响,显著提升热封强度。但是采用这种工艺又会导致二次重复热压处的铝塑膜厚度过薄,甚至导致中间铝箔层的部分区域失去内层热封层的保护、直接裸露出来与电解液接触,从而造成热封区域铝塑膜绝缘性能下降、铝塑膜电化学腐蚀加剧等问题。
[0003]因此,如何找到一种适宜的方式,解决上述工艺所存在的问题,使得铝塑膜在真空终封后能够兼顾良好的热封强度和绝缘性能,已成一线产品开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及用于制备铝塑膜的压延机。本技术提供的铝塑膜在热封层上设置加厚凸起,在加厚凸起处进行二次重复热压时可使热封区域铝塑膜的内层热封层保持一定厚度,避免因二次重复热压后热封层厚度过薄造成的绝缘性能下降、铝塑膜电化学腐蚀加剧等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的铝塑膜,包括内层热封层、中间铝箔层、外层粘结层和外层保护层;所述内层热封层的一面与中间铝箔层直接复合或通过内层粘结层作为过渡实现与中间铝箔层的间接复合,所述内层热封层的远离中间铝箔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厚凸起。
[0006]优选的,所述加厚凸起为带状加厚凸起,所述带状加厚凸起包括高度突变的台阶状凸起和/或高度渐变的凸起。
[0007]优选的,所述外层保护层包括至少一层聚合物保护层;
[0008]所述外层保护层的厚度为5~100μm;
[0009]所述外层粘结层的厚度为1~10μm。
[0010]优选的,所述中间铝箔层的厚度为10~100μm;
[0011]所述中间铝箔层的铝箔包括光滑表面的铝箔和/或粗糙表面的铝箔;
[0012]所述内层热封层包括聚丙烯流延膜、聚丙烯拉伸膜、聚乙烯膜、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膜、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膜、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物膜、聚1

丁烯膜、聚4

甲基
‑1‑
戊烯膜和环烯烃聚合物膜中的至少一种;
[0013]所述内层热封层的厚度为10~100μm;
[0014]所述内层粘结层的厚度为1~10μm。
[0015]优选的,所述加厚凸起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
[0016]所述多个加厚凸起包括连续设置的多个加厚凸起和/或间隔设置的多个加厚凸起;
[0017]所述加厚凸起的平均高度为5~100μm。
[0018]优选的,所述铝塑膜的宽幅为10~250cm;
[0019]所述带状加厚凸起的宽度为0.1~2cm;
[0020]所述带状加厚凸起的长度为2~150cm。
[0021]优选的,所述中间铝箔层与所述内层热封层之间还设置有耐腐蚀层、静电屏蔽层和用于控温的相变材料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所述中间铝箔层与所述外层保护层之间还设置有耐腐蚀层、静电屏蔽层和用于控温的相变材料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铝塑膜的压延机,所述压延机包括压延机滚筒;
[0024]所述压延机滚筒包括辊体以及与所述辊体同轴的转轴;
[0025]所述辊体上设置有与辊体同轴的环形凹槽。
[0026]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个数为1~15个;
[0027]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1~3cm;
[0028]所述凹槽的深度为5~100μm。
[0029]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个数为多个时,所述多个凹槽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4cm;
[0030]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与所述铝塑膜加厚凸起的形状相适配。
[0031]本技术提供的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针对现有铝塑膜在真空终封工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改进,现有铝塑膜在真空终封的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在同一位置进行二次重复热压的特殊封装工艺削弱残留电解液的影响,显著提升热封强度,但也会造成热封处铝塑膜绝缘性降低、铝塑膜电化学腐蚀加剧等问题。本技术研究认为,尽管在同一位置进行二次重复热压可以克服电解液残留带来的影响,但是常规的铝塑膜内层热封层厚度有限,在真空侧封过程中无法匹配上述热压工艺;在同一位置进行二次重复热压时容易造成内层热封层厚度过薄,严重时可能导致热封区域铝塑膜的内层热封层破损,失去热封层保护的中间铝箔层暴露在电解液中并与电池的负极发生电化学反应。这些问题会导致热封区域铝塑膜的绝缘性能下降,一旦铝塑膜的中间铝箔层与电解液直接接触,铝箔与电池负极即可通过电解液形成离子短路,增大铝塑膜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概率。
现有技术中的铝塑膜在二次重复热压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热封层厚度过薄,对贴合在一起的铝塑膜进行第一次热压之后,铝塑膜内层的热封层厚度会明显变薄;当对该位置的铝塑膜进行第二次重复热压时,已经粘结在一起的热封层厚度会进一步减小,当温度、时间控制不好时极易导致热封层厚度过薄、甚至会导致热封层出现破损的情况,从而导致热封区域铝塑膜的绝缘性能下降、铝塑膜腐蚀加剧等问题。常规铝塑膜的外层保护层、中间层铝箔和内层热封层均为固定厚度,提升热封层的厚度固然可以有效改善二次热封后热封层厚度过薄的问题;但热封层太厚一方面会降低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铝塑膜的散热和冲坑效果。
[0032]基于此,本技术特别在铝塑膜内层热封层上设置至少一处加厚凸起,加厚凸起可以满足真空终封时在同一位置进行二次重复热压的工艺要求避免常规铝塑膜在进行二次重复热压后可能出现的内层热封层厚度过薄、铝箔层与电解液接触等问题,避免常规铝塑膜经过二次重复热压后可能造成的热封区域绝缘性降低、铝塑膜的电化学腐蚀加剧等问题。
[0033]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芯真空终封时,采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的铝塑膜,包括内层热封层、中间铝箔层、外层粘结层和外层保护层;所述内层热封层的一面与中间铝箔层直接复合或通过内层粘结层作为过渡实现与中间铝箔层的间接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热封层的远离中间铝箔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厚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凸起为带状加厚凸起,所述带状加厚凸起包括高度突变的台阶状凸起和/或高度渐变的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保护层包括至少一层聚合物保护层;所述外层保护层的厚度为5~100μm;所述外层粘结层的厚度为1~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铝箔层的厚度为10~100μm;所述中间铝箔层的铝箔包括光滑表面的铝箔和/或粗糙表面的铝箔;所述内层热封层的厚度为10~100μm;所述内层粘结层的厚度为1~1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凸起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多个加厚凸起包括连续设置的多个加厚凸起和/或间隔设置的多个加厚凸起;所述加厚凸起的平均高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徐航宇姬迎亮俞会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