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66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照明装置,包括:光源、至少一个反射镜和光学透镜组;其中反射镜布置为能够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且使其进入光学透镜组;光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有的内透镜和外透镜;其中外透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内透镜均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弧线焦点;外透镜的焦距大于内透镜的焦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优化光学模组的整体性能。的整体性能。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透镜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和稳定,车灯造型越来越多样化。从市场趋势可以看出,光学模组不再是传统的半圆球型,外观越来越纤细,扁平化已是汽车车灯设计的主要趋势之一,对于扁平化的汽车车灯来说,对应的是上下照明角度小,左右照明角度大的照明特点。
[0003]市场对扁平化造型的车灯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对透镜出光面的尺寸进行限定,透镜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20mm,左右方向的尺寸为40mm~ 120mm。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透镜的出光面尺寸较大,若是直接将其透镜缩小或者结合光学元件的缩小,不能满足光形、光学性能和光学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0004]对此,公告号CN 215372307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照明模组、照明装置及车辆,其可以独立调节入光面和出光部两个光学面的面型,简化配光过程中的调光步骤,在保证相同光效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光学透镜的上下尺寸。但由于该照明模组的入光面仅对光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偏折,出光部则是对光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偏折,也就是说光线通过入光面后在竖直方向没有偏折,如此结构下,一方面存在光型边界锐利的缺陷;另一方面使得光学透镜的上下尺寸减小的同时光型在上下方向的宽度也同步减小。
[0005]此外,在光学模组扁平化的前提下,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单透镜来实现其光学性能,而为了达到同样的光学性能,采用单透镜相比采用多透镜组合的情况,从光轴方向的来说,单透镜对应的尺寸要大于多透镜组合后的尺寸,具体的,对于采用单透镜的光学模组来说,光源到透镜的出光面的距离L1;对于采用多透镜组合的光学模组来说:多透镜组合中的外透镜与内透镜之间具有间距,光源到多透镜组合中的外透镜的出光面的距离L2,则在L1=L2的前提下,单透镜的重量大于内透镜与外透镜的重量之和,如此多透镜组合就相当于在单透镜中对应多透镜组合中的内透镜与外透镜之间的间距部分去掉了。因此,采用单透镜的结构无形中增加整体光学模组的重量以及整体成本。
[0006]再者来说,从整体光学模组形成的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度来说,单透镜所能形成的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度相比多透镜组合的情况来说也相对欠缺。
[0007]故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光学模组的整体性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透镜光学模组,以解决优化光学模组的整体性能的技术问题。
[0009]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照明装置,以解决优化光学模组的整体性能的技术问题。
[0010]本技术的透镜光学模组是这样实现的:
[0011]一种透镜光学模组,包括:光源、至少一个反射镜和光学透镜组;其中
[0012]所述反射镜布置为能够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且使其进入所述光学透镜组;
[0013]所述光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有的内透镜和外透镜;其中
[0014]所述外透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所述内透镜均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弧线焦点;
[0015]所述外透镜的焦距大于所述内透镜的焦距。
[0016]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为自由曲面反射镜或抛物面反射镜。
[0017]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的焦距不大于3mm。
[0018]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透镜的入光面为平端面或曲面。
[0019]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透镜包括至少一个出光面;
[0020]所述内透镜的任意一个出光面均为由其在水平方向的截线沿竖直平面内的截线扫掠而成的曲面。
[0021]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的截线沿光轴方向为平凸曲线或凸平曲线;以及
[0022]所述内透镜在竖直方向上的截线沿光轴方向为平凸曲线或平凹曲线。
[0023]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透镜包括至少两个出光面;以及
[0024]至少两个所述出光面的弧线焦点不尽相同。
[0025]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透镜由其竖直方向上的截线沿水平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
[0026]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的截线沿光轴方向为平凸曲线或者凸凸曲线或凹凸曲线。
[0027]本技术的汽车照明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0028]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包括:所述透镜光学模组。
[002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透镜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照明装置,其中的光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有的内透镜和外透镜;其中外透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任一个所述内透镜均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弧线焦点。外透镜的焦距大于任一个所述内透镜的焦距;如此结构下,一方面,由于外透镜的焦距大于内透镜的焦距,使光源通过该光学透镜即可形成矩形的照明光型,不需要额外的透镜光学模组特别设计,使得车灯照明系统结构简单,例如允许光学透镜的出光部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20mm,从而满足扁平化造型的车灯的需求。
[0030]另一方面,通过内透镜的弧线焦点与外透镜的直线焦点的配合,来使得整体的光型边界的平滑过渡从而降低整体光型的锐利感。而且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在单独的光学透镜的入光面只存在单独的水平方向进行偏折的情况来说,本技术可以适当加宽其在上下方向的照射宽度。综上,对于本技术来说,还可以兼顾透镜光学模组的上下尺寸以及光型在上下方向的宽度问题。
[0031]此外,在光学模组扁平化的前提下,本技术采用了多透镜组合的情况,一方面,从光轴方向的来说,单透镜对应的尺寸要大于多透镜组合后的尺寸。因此,基于获得同等照度的光学效果,本技术采用多透镜组合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的单透镜结构来说可
以降低光学模组的重量以及整体成本。另一方面,多透镜组合的结构下可以在外透镜和内透镜一共四个光学面上进行优化,其整体对应的设计自由度和灵活性相比单透镜下的光学模组来说明显提高,因为单透镜只能在出光和入光面这两个光学面进行优化。
[0032]再者来说,从整体光学模组形成的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度来说,本技术采用多透镜组合的结构所能形成的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度明显高于现有技术的单透镜结构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的透镜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竖直单方向校直的透镜2

和传统平凸透镜2”的示意图;
[0035]图3为透镜2

在水平方向的截线a的示意图;
[0036]图4为透镜2”在竖直方向的截线b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的透镜光学模组的光线偏折图;
[0038]图6为现有技术采用单透镜的光学系统的光线偏折图;
[0039]图7为本技术的透镜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至少一个反射镜和光学透镜组;其中所述反射镜布置为能够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且使其进入所述光学透镜组;所述光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有的内透镜和外透镜;其中所述外透镜具有沿水平方向的直线焦点,所述内透镜均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弧线焦点;所述外透镜的焦距大于所述内透镜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为自由曲面反射镜或抛物面反射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的焦距不大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的入光面为平端面或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透镜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透镜包括至少一个出光面;所述内透镜的任意一个出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岩修何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