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纱倒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48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2
一种新型纺纱倒角机,其包括底部设置的第一框架以及第一框架顶端安装的第二框架,还包括伺服电机、上盖板和倾斜内腔,所述第一框架一角的底部安装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链轮,第二框架顶端的中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底端安装有上盖碗,第一框架顶端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安装有圆盘,转轴的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圆盘的边缘处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若干个锥形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纺纱倒角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难度不大,易于工人操作,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纺纱倒角机倒角后,可以观察到纱锭的上下两边有了明显的倒角,并可以短时间内批量完成纱锭倒角,效率较高。效率较高。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纺纱倒角机


[0001]本技术涉及倒角机,具体为一种新型纺纱倒角机。

技术介绍

[0002]络筒机生产后纱线染色经常出现纱两端染色不匀,为此需要对纱锭进行倒角,经染色试验后发现经过倒角的纱锭两端的纱已经不会再出现染色不匀情况。
[0003]但现在没有很好的纺纱倒角机来对纱锭的两端进行倒角,部分倒角设备设备复杂,使用成本高,不利于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纺纱倒角机,有效的解决了现在没有很好的纺纱倒角机来对纱锭的两端进行倒角,部分倒角设备设备复杂,使用成本高,不利于进行生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部设置的第一框架以及第一框架顶端安装的第二框架,还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链轮、气缸、上盖碗、轴承、转轴、圆盘、从动链轮、传动链条、固定螺栓、锥形筒、定位柱、限位盘、螺栓孔、上盖板和倾斜内腔,所述第一框架一角的底部安装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链轮,第二框架顶端的中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底端安装有上盖碗,第一框架顶端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安装有圆盘,转轴的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圆盘的边缘处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若干个锥形筒,锥形筒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盘,上盖碗内侧的顶端设置有上盖板,上盖碗的内部设置有倾斜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对应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
[0008]优选的,所述锥形筒转动的圆周轨迹与上盖碗上下移动的轨迹重合。
[0009]优选的,所述锥形筒安装的数量为四个。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均由方形钢焊接而成。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倒角的纱锭套接在锥形筒内的定位柱上,纱锭的纱管底端的纱与锥形筒弧形面接触,纱锭的纱管底端不与限位盘接触,放置完成后,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转动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圆盘转动,使得圆盘上放置好纱锭的锥形筒转动至上盖碗的下方,此时,停止转动,气缸伸出,气缸伸出推动上盖碗向下移动,上盖碗向下移动时,上盖碗内的倾斜内腔与纱锭的纱管顶端的纱接触,在气缸向下伸出的过程中,纱管分别与限位盘和上盖板接触,而纱管两端的纱则形成与倾斜内腔和锥形筒相同倾斜角的倒角,即可完成纱锭倒角的加工。
[0012]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纺纱倒角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难度不大,易于工人操作,经本技术的纺纱倒角机倒角后,可以观察到纱锭的上下两边有了明显
的倒角,经染色试验后发现纱锭两端的纱已经不会再出现染色不匀情况,并可以短时间内批量完成纱锭倒角,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锥形筒剖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上盖碗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伺服电机;4、主动链轮;5、气缸;6、上盖碗;7、轴承;8、转轴;9、圆盘;10、从动链轮;11、传动链条;12、固定螺栓;13、锥形筒;14、定位柱;15、限位盘;16、螺栓孔;17、上盖板;18、倾斜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一,由图1

5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纺纱倒角机,包括底部设置的第一框架1以及第一框架1顶端安装的第二框架2,还包括伺服电机3、主动链轮4、气缸5、上盖碗6、轴承7、转轴8、圆盘9、从动链轮10、传动链条11、固定螺栓12、锥形筒13、定位柱14、限位盘15、螺栓孔16、上盖板17和倾斜内腔18,第一框架1一角的底部安装的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链轮4,第二框架2顶端的中部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底端安装有上盖碗6,第一框架1顶端的中部通过轴承7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顶端安装有圆盘9,转轴8的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10,圆盘9的边缘处通过固定螺栓12安装有若干个锥形筒13,锥形筒13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柱14,定位柱14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盘15,上盖碗6内侧的顶端设置有上盖板17,上盖碗6的内部设置有倾斜内腔18。
[0022]主动链轮4通过传动链条11与从动链轮10连接,便于主动链轮4动力的传递。
[0023]定位柱14对应固定螺栓12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16,便于固定螺栓12的旋接固定。
[0024]锥形筒13转动的圆周轨迹与上盖碗6上下移动的轨迹重合,便于锥形筒13与上盖碗6的配合使用。
[0025]锥形筒13安装的数量为四个,便于锥形筒13的使用。
[0026]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均由方形钢焊接而成,使得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具有较好的强度。
[0027]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倒角的纱锭套接在锥形筒13内的定位柱14上,纱锭的纱管底端的纱与锥形筒13弧形面接触,纱锭的纱管底端不与限位盘15接触,放置完成后,伺服电机3工作,伺服电机3工作带动主动链轮4转动,主动链轮4转动通过传动链条11带动从动链轮10转动,从动链轮10转动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转动带动圆盘9转动,使得圆盘9上放置好纱锭的锥形筒13转动至上盖碗6的下方,此时,停止转动,气缸5伸出,气缸5伸出推动上盖碗6向下移动,上盖碗6向下移动时,上盖碗6内的倾斜内腔18与纱锭的纱
管顶端的纱接触,在气缸5向下伸出的过程中,纱管分别与限位盘15和上盖板17接触,而纱管两端的纱则形成与倾斜内腔18和锥形筒13相同倾斜角的倒角,即可完成纱锭倒角的加工。
[0028]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纺纱倒角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难度不大,易于工人操作,经本技术的纺纱倒角机倒角后,可以观察到纱锭的上下两边有了明显的倒角,经染色试验后发现纱锭两端的纱已经不会再出现染色不匀情况,并可以短时间内批量完成纱锭倒角,效率较高。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纺纱倒角机,包括底部设置的第一框架(1)以及第一框架(1)顶端安装的第二框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3)、主动链轮(4)、气缸(5)、上盖碗(6)、轴承(7)、转轴(8)、圆盘(9)、从动链轮(10)、传动链条(11)、固定螺栓(12)、锥形筒(13)、定位柱(14)、限位盘(15)、螺栓孔(16)、上盖板(17)和倾斜内腔(18),所述第一框架(1)一角的底部安装的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链轮(4),第二框架(2)顶端的中部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底端安装有上盖碗(6),第一框架(1)顶端的中部通过轴承(7)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顶端安装有圆盘(9),转轴(8)的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10),圆盘(9)的边缘处通过固定螺栓(12)安装有若干个锥形筒(13),锥形筒(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波刘展孙增祥常景新郭华孙建波张新民石志军申亚琼林洪静
申请(专利权)人: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