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声材料
,涉及一种吸声织物,具体地说是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噪声作为世界四大污染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除了使人心情烦躁外,噪声还会造成人体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听力损伤等生理危害。目前有多种方法被用于吸声降噪,其中,多孔材料是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降噪材料之一。多孔材料的内部具有大量相互连通并且通向材料表面的细孔,当声波传播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声波的机械能转换为构件内空气或构件本身的动能,再由空气与空气间的粘滞作用以及空气与材料间的摩擦作用进一步将动能转换为热能,最后通过热传递将热能耗散,实现多孔材料对声能的消耗。
[0003]纺织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吸声领域,但传统的吸声织物往往需要对材料进行复杂的二次加工或后整理,产品存在透气性差、不耐水洗等问题,且往往只在高频范围内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0004]为了进一步提高纺织材料的吸声性能,也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织物层、下织物层和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包括间隔纱线、固结纱线和在声波作用下振动的振动纱线,间隔纱线和上织物层、下织物层组成地组织单元;所述间隔纱线和固结纱线均通过穿织的方式将上织物层、下织物层连接在一起;所述振动纱线位于相邻两行间隔纱线之间,并被固结纱线固定,形成多个两端固定的简支梁振动弦结构,使地组织单元、固结纱线和振动纱线形成用于使材料接触分离起电的孔隙结构;所述地组织单元的纱线和振动纱线的静电序列不同;上织物层和振动纱线之间距离、下织物层和振动纱线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振动纱线的振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组织单元与振动纱线通过简支梁振动弦结构接触分离起电,产生电荷转移;所述简支梁振动弦结构,满足式中,f
jn
为振动纱线的第n阶共振频率,l
jm
为振动纱线的共振长度,δ
j
为振动纱线的线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纱线的共振长度l
jm
为1
‑
150mm,振动纱线的线密度δ
j
为4
‑
200tex。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有两种方式:当固结纱线的熔点低于地组织单元的纱线和振动纱线的熔点时,固结纱线通过熔融粘连固定振动纱线;当固结纱线的熔点大于或等于地组织单元的纱线和振动纱线的熔点时,则固结纱线的线密度大于间隔纱线的线密度,通过相邻两行固结纱线夹持固定振动纱线。5.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结纱线的线密度δ
g
为4
‑
250tex。6.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组织单元纱线的线密度为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陈檬迪,请求不公布姓名,文洪杰,张祥义,李强,苏长智,莫振恩,荣振银,
申请(专利权)人: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