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47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火炬包括火炬外壳、氧气燃料罐、液氨燃料罐、输气装置和燃烧器装置;氧气燃料罐、液氨燃料罐和燃烧器装置自下而上安装在火炬外壳的内部,输气装置安装在火炬外壳的内部,输气装置将燃烧器装置分别连通氧气燃料罐和液氨燃料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火炬的结构克服了氨气稳定燃烧难度较大,燃料气化吸收大量热导致使用不安全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问题。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问题。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


[0001]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燃烧式火炬,具体涉及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

技术介绍

[0002]火炬作为中大型体育赛事都会应用的手持式燃烧器具,通常多以烷烃类气体物质作为燃料,该类燃料均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环境气候造成不利的影响。
[0003]氨气是一种热值较高,燃烧过程无碳排放的气体燃料,同时它的储存条件要求不高和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氨气燃烧稳定性差,同时在空气中点燃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在目前的手持式火炬的结构中实现氨气稳定燃烧仍有难度,氨气燃烧产生大量氨氧化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同时液氨气化过程吸收大量热量,不利于使用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故目前缺乏一种安全稳定的手持式火炬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本技术火炬的结构克服了氨气稳定燃烧难度较大以及燃料气化吸收大量热导致的不安全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包括火炬外壳、氧气燃料罐、液氨燃料罐、输气装置和燃烧器装置;氧气燃料罐、液氨燃料罐和燃烧器装置自下而上安装在火炬外壳的内部,输气装置安装在火炬外壳的内部,输气装置将燃烧器装置分别连通氧气燃料罐和液氨燃料罐。
[0007]所述的输气装置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第一输气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燃烧器装置的下端进气口和液氨燃料罐的上端出气口;第一输气管上设有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输气管通过靠近燃烧器装置的第一三通阀连通燃烧器装置的底端,第一输气管通过靠近液氨燃料罐的第二三通阀连通第二输气管的上端,第三输气管的下端连通氧气燃料罐的上端出气口。所述的氧气燃料罐中置有氧气,液氨燃料罐中置有氨气燃料。
[0008]所述的输气装置的第一输气管包括自上而下的三段管道,第一输气管的第一段管道的上端连通燃烧器装置的下端进气口,第一输气管的第一段管道的下端连通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气口,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气口连通燃烧器装置的下端进气口;第一三通阀的进气口连通第一输气管的第二段管道的上端,第一输气管的第二段管道的下端连通第二三通阀的出气口,第二三通阀的一个进气口连通第一输气管的第三段管道的上端,第一输气管的第三段管道的下端连通液氨燃料罐的上端出气口;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进气口连通第二输气管的上端。第一输气管的第二段管道作为预混腔,混合氧气燃料罐输送的氧气以及液氨燃料罐输送的氨气。
[0009]所述的燃烧器装置包括主燃烧器、稳焰燃烧器和支撑板,主燃烧器通过支撑板安
装在稳焰燃烧器的外侧面,主燃烧器和稳焰燃烧器不相接触;主燃烧器为管状的燃烧器,主燃烧器的下部竖直布置,主燃烧器的上部在水平面弯曲形成环形管结构,环形管结构的顶面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出火孔,主燃烧器的上部的环形管结构的端口封闭;主燃烧器下部的底端进气口连通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气口;稳焰燃烧器的顶端设有稳焰板,稳焰燃烧器的底端进气口连通喷嘴,稳焰燃烧器的底端进气口通过喷嘴连通输气装置的第一输气管的上端,即连通第一输气管的第一段管道的上端。
[0010]所述的稳焰燃烧器的顶面为圆形的开口,稳焰板水平安装在稳焰燃烧器的顶面开口处,稳焰板位于主燃烧器的上部的环形管结构的正下方并同轴布置,稳焰板的直径等于稳焰燃烧器的顶面圆形开口的内径;稳焰燃烧器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稳焰孔。稳焰燃烧器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引风口,稳焰燃烧器的内部形成稳焰气室。
[0011]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还包括挡风挡雨板,挡风稳焰板为圆板状,挡风挡雨板通过挡风支架安装在燃烧器装置的支撑板上,挡风挡雨板位于主燃烧器的上部的环形管结构的正上方并同轴布置;挡风挡雨板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出火口。挡风挡雨板可通过挡风支架上下调节位置,以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以及火焰需求。
[0012]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还包括回热件,回热件通过支撑板安装在稳焰燃烧器的外侧面,回热件和稳焰燃烧器不相接触;回热件的下部竖直布置并向下延伸至液氨燃料罐的底面所在的平面,回热件的下部的底端位于液氨燃料罐和火炬外壳内侧面之间并不相接触;回热件的上部弯曲形成螺纹管状结构,螺纹管状结构位于挡风挡雨板和主燃烧器的环形管结构之间,回热件的螺纹管状结构与挡风挡雨板和主燃烧器的环形管结构不相接触。
[0013]所述的主燃烧器采用自然引风式的燃烧器;稳焰燃烧器采用低压引射式的燃烧器。
[0014]所述的氧气燃料罐的出气口和输气装置的第二输气管的下端之间还设有氧气稳压阀;液氨燃料罐的出气口和第一输气管的下端之间还设有氨气稳压阀。
[0015]所述的火炬外壳包括下外壳、中段手持外壳和上外壳,下外壳的上端螺纹连接中段手持外壳的下端,下外壳和中段手持外壳之间通过隔断板相隔断,输气装置的第二输气管穿过隔断板上开设的通孔后向上连通;中段手持外壳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上外壳的下端,上外壳的上端为圆形出火口,上外壳的上端的内径等于挡风挡雨板的直径;上外壳底端环状收口内径略小于支撑板的直径,即可将支撑板上方的所有结构固定在上外壳的内部;下外壳和中段手持外壳的侧面均开设有一个开关通孔,下外壳和中段手持外壳的开关通孔分别正对氧气稳压阀和氨气稳压阀的开关调节器,可供使用者更为方便的控制稳压阀的气压以及开关。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手持式火炬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结构上实现了氨气的稳定燃烧。
[0018]2、本技术采用导热件,将上端火焰燃烧放出的热量导回到燃料罐区域进行余热利用,保证手持区域的温度,防止冻伤,解决了燃料气化吸收大量热导致的不安全的问题。
[0019]3、本技术采用双燃烧器系统,主燃烧器采用自然引风式,稳焰燃烧器(副燃烧器)采用低压引射式。副燃烧器对主燃烧器进行辅助稳焰,使其不会脱火回火。
[0020]4、本技术可通过调整稳焰板的高度,从而调整火焰的高低。可在适当条件下,
依据环境和具体观赏与燃烧的性能需求自由调整,使得火炬更具有灵活性,可以在多种场合进行使用。
[0021]5、本技术同时采用液氨燃料罐和氧气燃料罐的双燃料罐形式,使得氧气燃料罐中的氧气可以主动与液氨燃料罐中气化产生的氨气混合燃烧,保证燃烧充分,克服了氨气稳定燃烧难度较大的问题,并且可以分别控制氨气和氧气的流量,可以得到不同的燃烧效果,实现最低程度的氮氧化物排放,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主燃烧器装置的具体结构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稳焰燃烧器的具体结构图;
[0026]图中:1、下外壳,2、中段手持外壳,3、氧气燃料罐,4、氧气稳压阀,5、液氨燃料罐,6、氨气稳压阀,7、输气装置,8、燃烧器装置,8

1、主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炬外壳、氧气燃料罐(3)、液氨燃料罐(5)、输气装置(7)和燃烧器装置(8);氧气燃料罐(3)、液氨燃料罐(5)和燃烧器装置(8)自下而上安装在火炬外壳的内部,输气装置(7)安装在火炬外壳的内部,输气装置(7)将燃烧器装置(8)分别连通氧气燃料罐(3)和液氨燃料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装置(7)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第一输气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燃烧器装置(8)的下端进气口和液氨燃料罐(5)的上端出气口;第一输气管上设有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输气管通过靠近燃烧器装置(8)的第一三通阀连通燃烧器装置(8)的底端,第一输气管通过靠近液氨燃料罐(5)的第二三通阀连通第二输气管的上端,第三输气管的下端连通氧气燃料罐(3)的上端出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装置(7)的第一输气管包括自上而下的三段管道,第一输气管的第一段管道的上端连通燃烧器装置(8)的下端进气口,第一输气管的第一段管道的下端连通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气口,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气口连通燃烧器装置(8)的下端进气口;第一三通阀的进气口连通第一输气管的第二段管道的上端,第一输气管的第二段管道的下端连通第二三通阀的出气口,第二三通阀的一个进气口连通第一输气管的第三段管道的上端,第一输气管的第三段管道的下端连通液氨燃料罐(5)的上端出气口;第二三通阀的另一个进气口连通第二输气管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气富氧燃烧式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装置(8)包括主燃烧器(8

1)、稳焰燃烧器(8

2)和支撑板(8

3),主燃烧器(8

1)通过支撑板(8

3)安装在稳焰燃烧器(8

2)的外侧面,主燃烧器(8

1)和稳焰燃烧器(8

2)不相接触;主燃烧器(8

1)为管状的燃烧器,主燃烧器(8

1)的下部竖直布置,主燃烧器(8

1)的上部在水平面弯曲形成环形管结构,环形管结构的顶面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出火孔;主燃烧器(8

1)下部的底端进气口连通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气口;稳焰燃烧器(8

2)的顶端设有稳焰板(8
‑2‑
1),稳焰燃烧器(8

2)的底端进气口连通喷嘴(8
‑2‑
3),稳焰燃烧器(8

2)的底端进气口通过喷嘴(8
‑2‑
3)连通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蒋恩晶沈天驰吴嘉豪杨亚勇张歆奕陈艺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