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32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包括高温炉炉体、与铰接在高温炉炉体外侧的炉盖,高温炉炉体内侧设置有保温部,保温部内侧设置有加热部,高温炉炉体与保温部之间连接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连通有蓄能组件;保温部包括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靠近炉盖的一端设置有保温封堵块,保温封堵块与炉盖内侧壁抵接,高温炉炉体、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分别依次设置有真空腔且与冷却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真空条件,进而能够达到:提升保温效果,保证冷却时减少热量散失,资源充分利用的效果,提升保温炉的整体密封性的效果。的整体密封性的效果。的整体密封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


[0001]本技术属于耐火材料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

技术介绍

[0002]高温炉是国家标准节能型周期作业电炉,主要供合金钢制品、各种金属机件正火、淬火、退火等热处理之用,或金刚石等切割刀片进行高温烧结用途;还可以用于制备碳化硅、氮化硅等非氧化物耐火材料制品。现有的高温炉在加热保温过程中,为了防止热量快速散失,通常设置多层隔热层,然后在隔热层之间设置真空条件,但是在降温时无法充分利用散掉的温度,造成资源浪费,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964441A中,公开了一种高温真空炉,在冷却过程中,通过不断将真空腔中的热量排出进行风冷降温,同时保持一定的真空度;以上现有技术中,对真空条件的应用比较单一,并且无法将热量有效利用,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真空条件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耐火材料用真空高温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充分利用真空条件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包括高温炉炉体、与铰接在所述高温炉炉体外侧的炉盖,所述高温炉炉体内侧设置有保温部,所述保温部内侧设置有加热部,所述高温炉炉体与所述保温部之间连接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连通有蓄能组件;
[0005]所述保温部包括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与所述第二保温层靠近所述炉盖的一端设置有保温封堵块,所述保温封堵块与所述炉盖内侧壁抵接,所述高温炉炉体、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之间分别依次设置有真空腔且与所述冷却组件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真空腔内的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螺旋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二冷却管螺旋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侧且与所述高温炉炉体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冷却管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的进口分别对应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通有给水箱,所述给水箱的外侧底部连通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出口连通在所述给水箱内侧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蓄能组件包括蓄能器、发电机与马达,所述蓄能器的进水端与所述给水箱内侧顶部通过水管连通,所述蓄能器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通有马达的进水端,所述马达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自来水管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给水箱内侧顶部通过水管还连通有溢流阀的进水端,所述溢流阀的出水端连通有冷凝器的进水端,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自来水管与所述给水箱内侧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封堵块与所述高温炉炉体靠近开口端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卡接组件连接;
[0010]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翻转连杆,所述翻转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高温炉炉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翻转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环,所述保温封堵块卡接在所述卡接环内。
[0011]优选的,所述卡接环内侧周向设置有若干卡接块,若干所述卡接块的离心端分别沿径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卡接环内,若干所述卡接块的向心端分别滑动抵接在所述保温封堵块的外侧壁上,所述保温封堵块靠近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接槽,所述环形卡接槽与若干所述卡接块的向心端相适配,所述若干所述卡接块的离心端与所述卡接环之间分别抵接有若干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部包括若干硅碳棒,若干所述硅碳棒分别等间距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侧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高温炉炉体与所述炉盖之间通过电磁组件吸合。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保温部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加热部增加的温度,减缓温度的散失;冷却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快速对高温炉炉体内侧进行降温,通过蓄能组件将带走的温度转化为能量储存起来,进行重复利用;具体的,真空腔在持续保持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加高温炉炉体整体的保温性能,在通过冷却组件降温时,保持真空度,尽可能将热量由冷却组件带走,能够有效减少热量辐射而不被流失掉,有效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也可以在降温过程中减少热量对高温炉炉体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由于保温封堵块通过炉盖抵接在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的开口端,在抽真空的条件下,炉盖能够与高温炉炉体紧密贴合,保温封堵块能够与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紧密贴合,有效增加了高温炉的整体密封性;整体上本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真空条件,一方面可以提升保温效果,一方面可以保证冷却时减少热量散失,资源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保温炉的整体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高温炉冷却组件、蓄能组件连接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高温炉主视方向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的A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卡接环与保温封堵块左视方向示意图;
[0020]其中,1、高温炉炉体;2、炉盖;3、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5、水泵;6、给水箱;7、自来水管;8、溢流阀;9、冷凝器;10、发电机;11、蓄能器;12、第一冷却管;13、第二冷却管;14、第一保温层;15、第二保温层;16、电磁组件;17、翻转连杆;18、卡接环;19、保温封堵块;20、卡接块;21、弹簧;22、环形卡接槽;23、硅碳棒;24、制冷器;25、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参照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包括高温炉炉体1、与铰接在高温炉炉体1外侧的炉盖2,高温炉炉体1内侧设置有保温部,保温部内侧设置有加热部,高温炉炉体1与保温部之间连接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连通有蓄能组件;
[0024]保温部包括第一保温层14与第二保温层15,第一保温层14与第二保温层15靠近炉盖2的一端设置有保温封堵块19,保温封堵块19与炉盖2内侧壁抵接,高温炉炉体1、第一保温层14和第二保温层15之间分别依次设置有真空腔且与冷却组件连接。
[0025]保温部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加热部增加的温度,减缓温度的散失;冷却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快速对高温炉炉体1内侧进行降温,通过蓄能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材料用高温炉,包括高温炉炉体(1)、与铰接在所述高温炉炉体(1)外侧的炉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炉炉体(1)内侧设置有保温部,所述保温部内侧设置有加热部,所述高温炉炉体(1)与所述保温部之间连接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连通有蓄能组件;所述保温部包括第一保温层(14)与第二保温层(15),所述第一保温层(14)与所述第二保温层(15)靠近所述炉盖(2)的一端设置有保温封堵块(19),所述保温封堵块(19)与所述炉盖(2)内侧壁抵接,所述高温炉炉体(1)、第一保温层(14)和所述第二保温层(15)之间分别依次设置有真空腔且与所述冷却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用高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真空腔内的第一冷却管(12)与第二冷却管(13),所述第一冷却管(12)螺旋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层(14)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保温层(1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二冷却管(13)螺旋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层(15)的外侧且与所述高温炉炉体(1)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冷却管(12)与所述第二冷却管(13)的进口分别对应通过第一进水管(3)与第二进水管(4)连通有给水箱(6),所述给水箱(6)的外侧底部连通有制冷器(24),所述制冷器(24)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3)与第二进水管(4)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12)与所述第二冷却管(13)的出口连通在所述给水箱(6)内侧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材料用高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组件包括蓄能器(11)、发电机(10)与马达(25),所述蓄能器(11)的进水端与所述给水箱(6)内侧顶部通过水管连通,所述蓄能器(11)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通有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胜利吴锋谷安琦曹钟月雷鑫冯雨刘京伟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