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雪芳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005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以水泥熟料的生态原燃材料、煅烧剂和煤炭原料为原料,通过科学配比后粉碎投入反应炉中在800~850℃进行燃煅烧,使得生态的原燃材料在锅炉内实现燃烧物与反应物亲合燃煅烧,促成物理化学交叉融合迅速反应同时进行;反应过程中分解与化合、吸热与放热同时进行;实现传质、传热、动量传递最佳,反应速度最快;污染废弃物来不及形成,刚分解的新生态氧化物活性最高,动量最强之时,已转化为优质、高产、低消耗、无污染的水泥熟料产品,实现传统工业供热发电、水泥熟料生产转型为生态原燃材料燃煤供热、发电、水泥熟料及纳米产品等新材料低碳生态文明生产。料低碳生态文明生产。料低碳生态文明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跨行业交叉学科燃煅烧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保的话题和工业历史相伴相生,而工业和环境两者并不是零和博弈,特别是生态工业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工业的认知,它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污染废弃物作为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工业文明开始走进人们视野,走入了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0003]300多年前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改变,大家耳闻目睹并且深刻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富足,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一直持续,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不断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更是暴露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和问题,工业生产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伴生出大量污染废弃物,资源和环境面临承载上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衰落中的世界经济,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传统工业已经无能为力,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0004]对于煤炭供热发电的工艺过程中,燃煤是固定碳和可燃挥发物,燃烧发光发热只有300

400℃以上的温度,如再加入煤温度还可以升高,但实践证明固定碳和可燃挥发物仍然不能燃尽而残留下来,成为生态环境的污染废弃物。
[0005]在燃烧过程中,煤和原燃材料分别入窑,由于物料在窑内滚动前进,火焰从窑头中心的火嘴喷入窑内,物料与火焰接触不充分,导致热效率低,热损失大,更重要的是这样接触不充分的缓慢燃烧,实现不了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最佳,热效率低,热损失大。
[0006]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到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原料准备:将水泥熟料的生态原燃材料、煅烧剂和煤炭原料按照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配比;
[0011]S2,粉碎研磨:将配比好的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按照所需要的粒度要求进行粉碎;
[0012]S3,燃煅烧:将粉碎研磨后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送入反应燃烧炉中,调节反应燃烧炉内的燃煅烧温度为800~850℃,使得反应物原料在反应燃烧炉内快速实现亲合燃煅烧,从而完成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最佳;
[0013]S4,反应产物处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用于实现火力发电,产生的固体产物作为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熟料或纳米产品输出。
[0014]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配比按照硅酸盐贝利特水泥熟料的三个率值KH、SM、IM进行配比,保证碳酸钙合格率90%以上。
[0015]优选的,所述KH的取值范围为0.7~0.8,SM的取值范围是2.4~2.6,IM的取值范围是1.1~1.3。
[0016]优选的,所述水泥熟料原燃材料包括石灰石、粘土和铁粉,所述煅烧剂包括以钙质为主的工业废渣,与水泥熟料所用原燃材料化学成份相同,所述煤炭原料包括但不限于任意劣质煤。
[0017]优选的,所述粉碎研磨后的原料必须达到95%以上的粉碎颗粒为190~200目。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使得生态的原燃材料在锅炉内实现燃烧物与反应物亲合燃煅烧,促成物理化学交叉融合迅速反应同时进行;反应过程中分解与化合、吸热与放热同时进行;实现传质、传热、动量传递最佳,反应速度最快;污染废弃物来不及形成,刚分解的新生态氧化物活性最高,动量最强之时,已转化为优质、高产、低消耗、无污染的水泥熟料产品,实现传统工业供热发电、水泥熟料生产转型为生态原燃材料燃煤供热、发电、水泥熟料及纳米产品等新材料低碳生态文明生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反应示意图;
[0021]图2是现有技术中未加煅烧剂煤燃烧特性曲线;
[0022]图3是本申请中添加煅烧剂的生态原燃材料燃煅烧特性;
[0023]图4是现有技术中未加煅烧剂煤焦燃烬速率曲线;
[0024]图5是本申请中添加煅烧剂的生态原燃材料煤焦燃烬速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原料准备:将水泥熟料的生态原燃材料、煅烧剂和煤炭原料按照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配比;
[0029]S2,粉碎研磨:将配比好的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按照所需要的粒度要求进行粉碎;
[0030]S3,燃煅烧:将粉碎研磨后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送入反应燃烧炉中,调节反应燃烧炉内的燃煅烧温度为800~850℃,使得反应物原料在反应燃烧炉内快速实现亲合燃煅烧,从而完成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最佳;
[0031]S4,反应产物处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用于实现火力发电,产生的固体产
物作为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熟料或纳米产品输出。
[0032]步骤S1中所述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配比按照硅酸盐贝利特水泥熟料的三个率值KH、SM、IM进行配比,保证碳酸钙合格率90%以上。
[0033]所述KH的取值范围为0.7~0.8,SM的取值范围是2.4~2.6,IM的取值范围是1.1~1.3。
[0034]所述水泥熟料的原燃材料包括石灰石、粘土和铁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煅烧剂包括以钙质为主的工业废渣,与水泥熟料所用原燃材料化学成份相同,所述煤炭原料包括但不限于任意劣质煤。
[0035]所述粉碎研磨后的原料必须达到95%以上的粉碎颗粒为190~200目。
[0036]经过实践和理论研究,本申请中将添加了煅烧剂生态原燃材料和未添加煅烧剂的普通原燃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分别进行了放热峰测试过程和煤焦燃烬率的测试过程,同时对生成的产物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如图2

5所示,具体的结论如下:
[0037]1.生态原燃材料亲合燃煅烧有三个放热峰(图3),与不加煅烧剂的煤相比(图2),主峰能量更大,且多了两个放热峰,这三个放热峰的产生分别是:
[0038]①
主热峰(300—400℃):碳和可燃挥发物燃烧放热峰
[0039]②
第二热峰(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将水泥熟料的生态原燃材料、煅烧剂和煤炭原料按照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配比;S2,粉碎研磨:将配比好的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按照所需要的粒度要求进行粉碎;S3,燃煅烧:将粉碎研磨后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送入反应燃烧炉中,调节反应燃烧炉内的燃煅烧温度为800~850℃,使得反应物原料在反应燃烧炉内快速实现亲合燃煅烧,从而完成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最佳;S4,反应产物处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用于实现火力发电,产生的固体产物作为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熟料或纳米产品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跨行业交叉学科亲合燃煅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配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朱雪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