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16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和海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易晃动被腐蚀的缺陷,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包括:登乘平台和伸缩舷梯,伸缩舷梯下方还铰接有俯仰装置,还包括:回转立柱、回转结构和定位装置,回转立柱底部转动连接回转结构,回转立柱包括支撑框架、连接框架和立柱主体,回转结构包括固定基座、回转齿轮和回转驱动,定位装置设在立柱主体侧面,定位装置包括侧承板、驱动件和活动轴,固定基座外还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定位装置对回转结构进行限位,减少风浪晃动,密封结构减少腐蚀损坏的情况。损坏的情况。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和海工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风电是未来清洁能源新方向,由于陆地上经济可开发的风资源越来越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风能资源的能量效益比陆地风电场高20%~40%,还具有不占地、风速高、沙尘少、电量大、运行稳定以及粉尘零排放等优势,同时能够减少机组的磨损,延长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适合大规模开发。
[0003]但是由于海上风电场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及其危险性,对风电场的运维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海上风电场维护的需求比陆上风电更大,人员及物资转运速度和效率极为重要。目前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通达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运维人员通过对接沿海风机爬梯登上风机基础平台的快速登靠方式,换乘安全风险高;

对接风机平台的舷梯登靠方式,多采用多自由度波浪运动补偿的舷梯系统,可以实现人员和少量货物的运输;

采用大型货物转运的起重设备,主要侧重于货物的运输;

通过直升机将运维人员绳降至风机平台,效率较高,但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安全风险和成本均较高。
[0004]随着国内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海上运维作业任务日益繁重,现有海上登乘装置工作环境困难,伸缩舷梯登录后回转机构缺少限位装置,可能随海上风浪晃动,影响对接效果;回转机构内部结构也易受海水影响,处于高盐雾、高湿度的工作环境,产生腐蚀损坏。
术内容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易晃动被腐蚀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包括:登乘平台和伸缩舷梯,所述伸缩舷梯设置在登乘平台的一侧,所述登乘平台和伸缩舷梯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舷梯下方还铰接有俯仰装置,还包括:
[0008]回转立柱,所述回转立柱设置在登乘平台底部,所述回转立柱与登乘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回转立柱底部设有回转结构,所述回转立柱与回转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立柱包括支撑框架、连接框架和立柱主体,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立柱主体顶部且与登乘平台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框架设置在立柱主体侧壁且与俯仰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立柱主体底部与回转结构转动连接;
[0009]回转结构,所述回转结构包括固定基座、回转齿轮和回转驱动,所述回转齿轮设置在固定基座上方,所述回转驱动驱动回转齿轮转动,所述回转齿轮包括外齿圈、多个输入齿轮和中心齿轮,所述外齿圈固定在立柱主体内壁,所述外齿圈与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入齿轮和中心齿轮均定位转动在固定基座上,所述输入齿轮圆周阵列设置在中心齿轮四周且与
中心齿轮啮合,所述外齿圈与中心齿轮同轴设置;
[0010]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且设置在立柱主体侧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侧承板、驱动件和活动轴,所述驱动件固定在侧承板上且驱动活动轴运动,所述固定基座上对应活动轴设置有活动卡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登乘装置在运维人员、物资转移过程中,可对船舶横摇和纵摇进行实时补偿,提高通达率和登乘效率,为海上风电运维船与海上风机平台及海洋工程船舶、与海上固定平台间作业人员换乘提供安全保障;回转结构控制回转立柱横摇,在回转结构转动到位后,定位装置对回转结构进行限位,从而减少因风浪产生的晃动,同时定位装置仅依靠摩擦和重力进行定位,在因风浪对船舶进行实时补偿时,不影响回转结构转动,其结构简单没操作方便,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对应输入齿轮设置有多个,所述回转驱动外侧还连接有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底部固定在固定基座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回转驱动驱动输入齿轮,控制外齿圈输出,实现立柱主体运动,设置的驱动支架不影响输入齿轮和中心齿轮运动,同时能够固定回转驱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三角加强板和多条牵拉绳,所述三角加强板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立柱主体顶部且侧边分别连接登乘平台底部和立柱主体侧面,所述牵拉绳呈交叉状设置在两块不同三角加强板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三角加强板增加立柱主体与登乘平台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因风浪过大而受损,三角加强板之间的牵拉绳将多个三角加强板构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联动性,也能够在风浪过大时通过牵拉绳缓解部分冲击力,实现支撑减震功能,保证了支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包括连接板、多块横向板、多块纵向板和连接座,所述连接板呈弧形且贴合立柱主体侧面设置,所述连接板和连接座之间通过两块上下平行的横向板连接,所述横向板之间通过多个阵列平行设置的纵向板连接且纵向板的两端还与连接板和连接座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多块横向板、多块纵向板和连接座构成结构稳定且承载力强的连接框架,使立柱主体和俯仰装置之间固定更加稳定牢固,提升抗冲击能力,能够避免海上风浪冲击造成结构断裂,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连接框架的两侧,所述驱动件驱动活动轴做竖直运动,所述活动轴包括轴体、轴头和卡接块,所述轴体呈圆柱状,所述轴头呈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的圆台状且固定在轴体上远离驱动件的一端,所述卡接块固定在轴头远离轴体的一端,所述卡接块呈半球体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转结构转动到位后,驱动件驱动活动轴竖直下移,控制轴头伸入活动卡槽中,卡接块与卡接环抵接,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立柱主体与固定基座间相对转动的情况,实现回转后的定位。
[00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上对应活动轴设置有环状的活动卡槽,所述活动卡槽的纵截面为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的等腰梯形,所述活动卡槽内底部还设有与卡接块配合的卡接环。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卡槽与轴头相匹配,保证回转结构在转至任意角度
时,定位装置均能固定,减少风浪对回转角度的影响,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002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外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纵截面呈L型的第一密封板和纵截面呈L型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环绕立柱主体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在第一密封板下方,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两端分别连接立柱主体侧壁和固定基座上端面,所述第二密封板一端插入立柱主体侧壁中。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在立柱主体与固定基座之间构成密封腔,有效避免海浪中高盐度高湿度水汽对回转结构内部零部件的腐蚀破坏,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安装简单,制造成本低,相较于整体维护,密封结构的维护成本低。
[002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上还开设有承积槽,所述承积槽顶部长度大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包括:登乘平台(1)和伸缩舷梯(2),所述伸缩舷梯(2)设置在登乘平台(1)的一侧,所述登乘平台(1)和伸缩舷梯(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舷梯(2)下方还铰接有俯仰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立柱(4),所述回转立柱(4)设置在登乘平台(1)底部,所述回转立柱(4)与登乘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回转立柱(4)底部设有回转结构(5),所述回转立柱(4)与回转结构(5)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立柱(4)包括支撑框架(41)、连接框架(42)和立柱主体(43),所述支撑框架(41)设置在立柱主体(43)顶部且与登乘平台(1)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框架(42)设置在立柱主体(43)侧壁且与俯仰装置(3)的一端铰接,所述立柱主体(43)底部与回转结构(5)转动连接;回转结构(5),所述回转结构(5)包括固定基座(51)、回转齿轮(52)和回转驱动(53),所述回转齿轮(52)设置在固定基座(51)上方,所述回转驱动(53)驱动回转齿轮(52)转动,所述回转齿轮(52)包括外齿圈(521)、多个输入齿轮(522)和中心齿轮(523),所述外齿圈(521)固定在立柱主体(43)内壁,所述外齿圈(521)与输入齿轮(522)啮合,所述输入齿轮(522)和中心齿轮(523)均定位转动在固定基座(51)上,所述输入齿轮(522)圆周阵列设置在中心齿轮(523)四周且与中心齿轮(523)啮合,所述外齿圈(521)与中心齿轮(523)同轴设置;定位装置(6),所述定位装置(6)设置有多个且设置在立柱主体(43)侧面,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侧承板(61)、驱动件(62)和活动轴(63),所述驱动件(62)固定在侧承板(61)上且驱动活动轴(63)运动,所述固定基座(51)上对应活动轴(63)设置有活动卡槽(5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驱动(53)对应输入齿轮(522)设置有多个,所述回转驱动(53)外侧还连接有驱动支架(531),所述驱动支架(531)底部固定在固定基座(5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1)包括多个三角加强板(411)和多条牵拉绳(412),所述三角加强板(411)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立柱主体(43)顶部且侧边分别连接登乘平台(1)底部和立柱主体(43)侧面,所述牵拉绳(412)呈交叉状设置在两块不同三角加强板(4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聪高胜利张卫伟曹沈华于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鹏瑞海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