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10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支架和换热室,换热室内部设有换热管,换热室顶部竖直设有第一风机,换热管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管和下管,上管和下管的截面为半环状结构,上管的凸面朝上,下管的凸面朝下,上管和下管的边缘部分互相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用截面为半环状的散热管,内部液体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具有更快的热交换速度,提升了换热效率;另外,上管和下管的边缘部分交错设置,使得向上移动的空气吹过下管的底面后,被上管的凹面反弹至下管的凹面,随后才经过上管的顶面并离开,这样延长了空气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使得空气可以充分与换热管接触并换热,提升了换热效果。提升了换热效果。提升了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空冷式换热器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的一种降温换热设备,其使用环境中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与内部流经的高温液体进行热交换,使得液体得到冷却。现有的空冷式换热器主要包括管束、管箱、风机和支撑架,其中支撑架将管箱支撑至控制,管束横向穿过管箱并沿竖直方向弯折后离开管箱,风机设置在管箱底部或顶部,提供从下至上的气流,从而竖直经过管束并与管束内的流体进行换热。
[0003]但是现有的空冷式换热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圆形管道内的液体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不够大,导致换热效率不高;另外,空气在向上移动过程中,与圆形管道侧面接触时间极短,导致热交换不够充分,进一步影响了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形管道与空气接触面不够大、接触时间短,导致换热效果不高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方的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室顶部竖直设有第一风机,所述换热管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管和下管,其中上管和下管位于同一侧的端头分别连接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管和下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上管和下管的截面为半环状结构,所述上管的凸面朝上,下管的凸面朝下,并使得上管的底端与下管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上管和下管的边缘部分互相交错设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采用截面为半环状的散热管,相比圆管而言,在相同的截面积下增大了表面积,因此内部液体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具有更快的热交换速度,提升了换热效率;另外,上管和下管的边缘部分交错设置,使得向上移动的空气吹过下管的底面后,被上管的凹面反弹至下管的凹面,随后才经过上管的顶面并离开,这样延长了空气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使得空气可以充分与换热管接触并换热,提升了换热效果。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管和下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主管和连接在主管其中一端的若干支管,所述支管对应每一根换热管设置,所述支管与换热管的端头之间还设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一端为对应换热管端面的环面,另一端为圆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室侧面还分别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分别对应上管和下管所在区域设置,第二风机水平设置,且出风方向分别与上管和下管中的液体流向相反。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上管之间或下管之间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转动设置在上管或下管的边缘,从而封闭或打开相邻上管或相邻下管之间的间隙。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中还设有水平的第二风机,从而产生与液体流向相反的轴向风力,此时关闭第一风机,通过第二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散热,因该方式下气流方向与液体流向完全相反,因此空气保持与液体同步的状态升温,使得空气始终与液体具有较大的温度差,进而具备更高的换热效果,本技术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以在需要不同换热强度的情况下进行切换,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
[0012]2、本技术还在水平相邻的换热管之间设有挡板,通过挡板转动可以封闭或打开相邻上管或相邻下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对应第一风机或第二风机的工作,避免出现内部风向混乱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管的轴向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热管和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
[0016]上述附图中:1、换热室;2、支撑杆;3、第一风机;4、换热管;5、挡板;6、第二风机;7、连接管;8、衔接管;11、进料口;12、出料口;41、上管;42、下管;71、主管;72、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方的换热室1,本实施例中换热室1为方形半封闭式结构,支架包括四根设置在换热室1底部四角的支撑杆2,换热室1底部设有栅格型开口,以便空气进入。
[001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室1内部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室1顶部竖直设有第一风机3,第一风机3为并列设置的两台轴流风机,其吹风方向朝上,从而对换热室1内部抽气,提供从下至上的换热气流。所述换热管4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管41和下管42,其中上管41和下管42位于同一侧的端头分别连接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上管41和下管42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使得液体物料从进料口11进入,流过上管41后再进入下管42,最终从出料口12流出。具体的方案中,所述上管41和下管42的截面为半环状结构,所述上管41的凸面朝上,下管42的凸面朝下,并使得上管41的底端与下管42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上管41和下管42的边缘部分互相交错设置,形成传统屋顶的瓦片式交错堆叠结构。
[002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上管41和下管42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包括主管71和连接在主管71其中一端的若干支管72,所述支管72对应每一根换热管4设置,所述支管72与换热管4的端头之间还设有衔接管8,所述衔接管8一端为对应换热管4端面的环面,另一端为圆面。位于两端的连接管7或是分别与进料口11、出料口12连接,或是将上管41和下管42连通。本实施例中衔接管8的两端之间采用弧形收缩,从而实现流线型的径向形状过度,减少内部的流体阻力。
[0021]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换热室1侧面还分别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第二风机6,所述第二风机6分别对应上管41和下管42所在区域设置,第二风机6水平设置,且出风方向分别与上管41和下管42中的液体流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机6均设置在原理进料口11
和出料口12的一端,对应上管41的第二风机6为吹风机,对应下管42的第二风机6为抽风机。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上管41之间或下管42之间还设有挡板5,所述挡板5转动设置在上管41或下管42的边缘,从而封闭或打开相邻上管41或相邻下管42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挡板5的截面形状配合所在换热管4的弧面形状,使其旋转后能紧贴换热管4,不带来额外的风阻。
[0022]当需要进行低强度换热时,启动第一风机3,关闭第二风机6,并通过挡板5打开间隙,此时空气从换热室1底部进入,并向上移动分别经过下管42和上管41,最后离开换热室1;当需要进行高强度换热降温时,关闭第一风机3,打开第二风机6,并通过挡板5封闭间隙,此时换热室1被分隔上下两个部分,仅通过两端连通,两台第二风机6产生相反的风力,从而驱动气流进行散热,因该方式下气流方向与液体流向完全相反,因此空气保持与液体同步的状态升温,使得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方的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室顶部竖直设有第一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管和下管,其中上管和下管位于同一侧的端头分别连接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管和下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上管和下管的截面为半环状结构,所述上管的凸面朝上,下管的凸面朝下,并使得上管的底端与下管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上管和下管的边缘部分互相交错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空冷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和下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主管和连接在主管其中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红玲罗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长实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