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02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装置具有:液体喷出头,其具有设置有喷嘴的多个单独流道、向多个单独流道供给液体的共用供给流道、使液体从多个单独流道排出的共用排出流道、和迂回过多个单独流道并使共用供给流道与共用排出流道连通的旁通流道;循环机构,其以使从共用供给流道供给的液体经过多个单独流道或旁通流道而从共用排出流道排出的方式来使液体循环;控制部,其控制循环机构的动作,控制部在进行使液体从液体喷出头喷出的喷出动作时,将通过循环机构而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第一流量,且在进行恢复液体喷出头的状态的恢复动作时,将通过循环机构而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多于第一流量的第二流量。第一流量的第二流量。第一流量的第二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以喷墨方式的打印机为代表的液体喷出装置中,例如像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存在具有使喷出油墨等液体的液体喷出头内的液体循环的结构的情况。
[0003]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具有与喷嘴开口连通的多个压力产生室、与多个压力产生室连通的第一歧管以及第二歧管、和利用压力产生室以外的系统来对这些歧管间进行连接的旁通流道。在此,在第一歧管中,通过泵的驱动力而从墨盒被供给有油墨。该油墨在从第一歧管经由压力产生室或旁通流道而流入第二歧管中之后返回至墨盒的路径中进行循环。在专利文献1中,当将旁通流道的流道阻力设为R、将包括压力产生室在内而对两个歧管间进行连接的流道的流道阻力设为r、并将喷嘴开口的数量设为N时,满足R<r/N。
[0004]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头具有与喷嘴连通的多个压力室、对经过液体供给通道而供给至压力室的液体进行贮留的供给侧共用流道、对经过液体循环通道而从压力室回收到的液体进行贮留的循环侧共用流道、和使液体从供给侧共用流道流向循环侧共用流道的旁通用流道。在此,当将旁通用流道的流道阻力设为R、将压力室的数量设为N、并将从液体供给通道经由压力室而到液体循环通道为止的流道阻力设为r时,满足r/N<R<r的关系。
[0005]在前文所述的这种使液体循环的结构中,即使以较少的流量来使液体循环,也能够抑制液体的粘度上升。然而,为了去除流道内的气泡,需要使所循环的液体的流量与上述情况相比而增多。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所循环的液体的流量是固定的,因此如果欲去除流道内的气泡,则会招致泵的大容量化。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在实现低成本化的同时减少油墨的增粘或者去除气泡这样的课题。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18437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2148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具有:液体喷出头,其具有设置有喷嘴的多个单独流道、向所述多个单独流道供给液体的共用供给流道、使液体从所述多个单独流道排出的共用排出流道、和迂回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并使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连通的旁通流道;循环机构,其以使从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供给的液体经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或所述旁通流道而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排出的方式来使液体进行循环;控制部,其对所述循环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进行使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的喷出动作时,将通过所述循环机构而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第一流量,并且在进行恢复所述液体喷出头的状态的恢复动作时,将通过所述循环机构而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与所述第一流量相比而较多的第二流量。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另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具有:液体喷出头,其具有设置有喷嘴的多个单独流道、向所述多个单独流道分别供给液体的共用供给流道、使分别来自所述多个单独流道的液体排出的共用排出流道、和迂回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并使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连通的旁通流道;循环机构,其以使从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供给的液体经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或所述旁通流道而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排出的方式来使液体进行循环;控制部,其对所述循环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进行使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的喷出动作时,将通过所述循环机构而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第一流量,并且在进行向所述液体喷出头填充液体的填充动作时,将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的液体的每单位期间的流量设为与所述第一流量相比而较多的第三流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0011]图2为具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液体喷出模块的立体图。
[0012]图3为图2所示的液体喷出头的分解立体图。
[0013]图4为示意性地表示液体喷出头所具有的头主体的流道的俯视图。
[0014]图5为液体喷出头所具有的头主体的剖视图。
[0015]图6为支架的俯视图。
[0016]图7为表示被设置在支架上的流道和头主体的立体图。
[0017]图8为图6中的A

A线剖视图。
[0018]图9为流道结构体的俯视图。
[0019]图10为图9中的B

B线剖视图。
[0020]图11为被设置在液体喷出头上的流道的等效电路图。
[0021]图12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各部分的尺寸及比例尺与实际情况适当地不同,并且还具有为了易于理解而示意性地示出的部分。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的记载,则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方式。
[0023]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的说明适当使用相互交叉的X轴、Y轴以及Z轴来进行。此外,沿着X轴的一个方向为X1方向,且与X1方向相反的方向为X2方向。X1方向或X2方向为“第二方向”的一个示例。同样地,沿着Y轴而彼此相反的方向为Y1方向以及Y2方向。Y1方向或Y2方向为“第三方向”的一个示例。此外,沿着Z轴而彼此相反的方向为Z1方向以及Z2方向。Z1方向或Z2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一个示例。
[0024]在此,典型而言,Z轴为铅直的轴,Z2方向相当于铅直方向上的下方向。但是,Z轴也可以不为铅直的轴,其也可以相对于铅直的轴而倾斜。此外,虽然X轴、Y轴以及Z轴典型而言为相互正交,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需以80
°
以上且100
°
以下的范围内的角度而交叉即可。另外,“第二方向”只需为与Z轴正交的方向即可,例如也可以为Y1方向或Y2方向。“第三方向”只需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双方正交即可,例如在“第二方向”为Y1方向或
Y2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方向”为X1方向或X2方向。
[0025]1.实施方式
[0026]1‑
1.液体喷出装置100
[0027]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结构例的概要图。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将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作为液滴而向介质M喷出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跨及介质M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个范围而分布的、所谓的行式的印刷装置。介质M典型而言为印刷纸张。另外,介质M并不限定于印刷纸张,例如也可以为树脂薄膜或布帛等任意材质的印刷对象。
[0028]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00具有液体容器110、作为“控制部”的一个示例的控制单元120、输送机构130、液体喷出模块140和循环机构150。
[0029]液体容器110为对油墨进行贮留的容器。作为液体容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喷出头,其具有设置有喷嘴的多个单独流道、向所述多个单独流道供给液体的共用供给流道、使液体从所述多个单独流道排出的共用排出流道、和迂回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并使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连通的旁通流道;循环机构,其以使从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供给的液体经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或所述旁通流道而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排出的方式来使液体进行循环;控制部,其对所述循环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进行使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的喷出动作时,将通过所述循环机构而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第一流量,并且在进行恢复所述液体喷出头的状态的恢复动作时,将通过所述循环机构而进行循环的液体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与所述第一流量相比而较多的第二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进行向所述液体喷出头填充液体的填充动作时,将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的液体的每单位期间的流量设为与所述第一流量相比而较多的第三流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量为所述第二流量以上。4.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喷出头,其具有设置有喷嘴的多个单独流道、向所述多个单独流道分别供给液体的共用供给流道、使分别来自所述多个单独流道的液体排出的共用排出流道、和迂回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并使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连通的旁通流道;循环机构,其以使从所述共用供给流道供给的液体经过所述多个单独流道或所述旁通流道而从所述共用排出流道排出的方式来使液体进行循环;控制部,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英一郎奥井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