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条件动态数据排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893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排序装置,依据多个事件将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数据排序装置包含一存储模块、一关联模块、一计算模块以及一排序模块。存储模块用以储存多个联络数据及与每一个联络数据相关的多个事件,其中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一预设权值。关联模块连接于存储模块,并依据一组关联条件将多个联络数据中每一联络数据动态地对应至多个事件中一实时数据群组。计算模块连接于存储模块与关联模块,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实时数据群组与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的预设权值,产生一排序权值。排序模块连接于计算模块,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排序权值以一第一预定方式,将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排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重条件动态数据排序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移动电话的电话簿数据可分为两种排列方式,一种为固定依照数据的字母或拼音进行数据的顺序排列,使用者仅能依照字母或拼音的顺序来搜寻电话簿内的数据。另一种为依据已拨出电话、已接听电话或未接听来电等各种事件,依照时间发生顺序来进移动态的时间排序,此种方法虽然可以帮助使用者找出最接近现在所发生事件相关的电话簿数据,但同一笔电话有可能会重复出现在不同的事件中,会占用电话簿内存的空间,而且只考虑到时间一种条件,不能表示出每组数据的差异性及重要性,因此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美国专利第6,606,381号揭露一种电话簿数据排序方法,其为一种依照累积通话次数动态排列电话簿数据的方法;将累积通话次数最多者排在前面,累积通话次数较少者排在后面。此种排序方法可以动态根据通话次数调整相对应电话簿数据排序,反应使用者在这段时间内的使用习惯。但缺点是无法立刻反映所发生的各种不同状况,以及无法将所发生的不同状况的差异性及重要性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只有考虑到时间和通话次数的关系,却没有考虑其它的因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排序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排序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个别的需求,动态改变排序条件,以协助使用者获得最符合需求的排序数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排序装置,依据多个事件将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数据排序装置包含一存储模块、一关联模块、一计算模块以及一排序模块。存储模块用以储存多个联络数据与多个事件,其中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一预设权值。关联模块连接于存储模块,并依据一组关联条件将多个联络数据中每一联络数据动态地对应至多个事件中一实时数据群组。计算模块连接于存储模块与关联模块,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实时数据群组与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的预设权值,产生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一排序权值。排序模块连接于计算模块,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排序权值以及一第一预定方式,将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数据排序方法,依据多个事件将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数据排序方法先储存多个联络数据与多个事件,其中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一预设权值,接着依据一组关联条件将多个联络数据中每一联络数据动态地对应至多个事件中一实时数据群组,再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实时数据群组与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的预设权值,产生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一排序权值,最后则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排序权值以及一第一预定方式,将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及方法中,所储存的每笔联络数据皆依照各种不同事件给予不同权值,根据每笔联络数据所获得的总权值进行排序,总权值最高的联络数据即代表使用者最有可能想要使用的联络数据,所以,将总权值最高的联络数据放在第一位置。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电话簿时,可让使用者能轻易便利的得到该笔联络数据。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的系统方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预设权值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数据排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数据排序方法的该组关联条件的步骤流程图。附图符号说明10数据排序装置11联络数据12存储模块13事件14关联模块16计算模块 18排序模块30通话号码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10的系统方块图。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10是依据多个事件13将多个联络数据11进行排序。数据排序装置10包含有一存储模块12、一关联模块14、一计算模块16以及一排序模块18。存储模块12是用以储存多个联络数据11与多个事件13。多个事件13中每一事件13是对应一预设权值。关联模块14连接于存储模块12,并依据一组关联条件将多个联络数据11中每一联络数据11动态地对应至多个事件13中一实时数据群组。在一实施例中,该组关联条件包含一组通联信息,而数据排序装置10更包含一移动通信模块(图1未显示),用以无线接收该组通联信息。计算模块16连接于存储模块12与关联模块14,并依据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实时数据群组与多个事件13中每一事件13对应的预设权值,产生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一排序权值。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排序权值是依据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实时数据群组中每一事件13的预设权值进行加总运算。因为每一联络数据可能对应到多个事件,因此把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将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多个事件全部搜集成实时数据群组后,再将实时数据群组中所包含的所有的每一事件的预设权值进行运算,因此可得到每一联络数据的排序权值。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排序权值是依据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实时数据群组中每一事件13的预设权值进行加权运算。排序模块18连接于计算模块16,并依据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排序权值以及一第一预定方式,将多个联络数据11进行排序。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方式是将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排序权值,以一升幂方式将多个联络数据11进行排序。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方式是将每一联络数据11所对应的排序权值,以一降序方式将多个联络数据11进行排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10更可包含连接于排序模块18的一显示模块(图1未显示),利用该显示模块显示经过排序的多个联络数据11。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10的预设权值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排序装置10是应用于一移动电话内,将移动电话内电话簿的数据进行排序。在此实施例中,联络数据11即为通话号码30,而多个事件13即为通话号码30的多个不同状态32,24小时内发生五次以上的未接来电、24小时内发生五次以下的未接来电、48小时内发生五次以上的未接来电、72小时内发生三次以上的已接来电、、、、等状态。使用者并可以依据每一个不同的通话号码状态给予一预设权值36。如图2所示,一般移动电话的功能可将通话号码30分为多个群组34,例如未接来电、已接来电、已拨电话、、、等群组34。而每一个通话号码30的状态又可分别依附在一个群组34之下,例如前述的24小时内发生五次以上的未接来电即可依附在未接来电群组内,而72小时内发生三次以上的已接来电则可依附在已接来电群组内,因此每一个通话号码30的状态皆可分别依附在一个群组34之下。使用者可依据个人不同的需求给予每一个通话号码30的状态32对应一预设权值36,例如+5、+3、+1、+2、、、等,有可能使用者比较在意未接来电群组,则使用者可以将依附在未接来电群组内通话号码30的状态32给予较高的权值36,如此就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数据排列,因为相同的通话号码30有可能会对应到不同的状态32,如同一个通话号码30有可能同时符合24小时内发生五次以上的未接来电以及72小时内发生三次以上的已接来电的状态32,因此必须将每个通话号码30所对应的状态32全部搜集成为实时数据群组,接着将每个通话号码30所对应的实时数据群组的全部权值,进行一加权运算,再进行排序,如此即可得到完整并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数据排序。专利技术的一种数据排序装置,可以将移动电话内所储存的电话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排序装置,该数据排序装置依据多个事件将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该装置包含:一存储模块,用以储存该多个联络数据与该多个事件,其中,该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一预设权值;一关联模块,连接于该存储模块,并依据一组关联条件将该多 个联络数据中每一联络数据动态地对应至该多个事件中一实时数据群组;一计算模块,连接于该存储模块与该关联模块,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该实时数据群组与该多个事件中每一事件对应的该预设权值,产生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一排序权值;以及 一排序模块,连接该计算模块,依据每一联络数据所对应的该排序权值以及一第一预定方式,将该多个联络数据进行排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明谕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