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唑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氮唑类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普遍开展和HIV感染人群的不断扩大,造成了低免疫力人群的增多,加以侵入性诊疗设备的使用,导致了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在全球蔓延。与日趋严重的真菌感染相比,抗真菌新药的研发速度远不及真菌产生耐药的速度,而日益严重的真菌耐药性也是导致免疫缺陷病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可用于临床的品种主要包括多烯类、氮唑类以及棘白菌素类。而三氮唑类药物是一类最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药物,先后有伊曲康唑(1989)、氟康唑(1990)、伏立康唑(2001)、泊沙康唑(2006)、艾沙康唑(2015)等药物上市,已成为临床抗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但是,由于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长期治疗和重复给药过程真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使临床治疗失败。因此,开发新一代抗真菌尤其是抗耐药真菌的药物仍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氮唑类抗真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唑类抗真菌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通式(I)或(II),所述通式(I)或(II)化合物含有三唑或四唑及二氟苯基的结构,其中,X选自C原子或N原子;Y选自甲基或H原子;Z选自
‑
NH
‑
或O原子;R选自3,4
‑
(亚甲二氧基)苯乙基、3,4
‑
(亚甲二氧基)苯甲基、3,4
‑
(亚甲二氧基)苯基、3
‑
[3,4
‑
(亚甲二氧基)苯基]丙烯酰基、3
‑
[3,4
‑
(亚甲二氧基)苯基]丙酰基、3
‑
(2,2
‑
二氟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烷
‑5‑
基)丙烯酰基、1,4
‑
苯并二噁烷
‑6‑
丙烯酰基、3,4
‑
(亚甲二氧基)苯乙酰基、3
‑
胡椒酰基、2
‑
胡椒酰基、2,3
‑
二氢苯并呋喃
‑5‑
乙酰基、1
‑
(2,2
‑
二氟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
‑5‑
基)环丙烷甲酰基、(2,3
‑
二氢
‑
苯并[1,4]二氧
‑
6)
‑
乙酰基、2,3
‑
二氢
‑
1,4
‑
苯并二噁烷
‑6‑
酰基、2,3
‑
二氢
‑
1,4
‑
苯并二噁烷
‑5‑
酰基、3
‑
(2,3
‑
二氢苯并呋喃
‑5‑
基)丙烯酰基、3,4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