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内生真菌VEP-4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1009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槲寄生内生真菌(Coprinellus sp.)VEP‑4,属于生物技术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真菌纤维素酶产量低且酶活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及其发酵方法,该真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451,通过优化液体发酵条件,包括碳源羧甲基纤维素钠、氮源蛋白胨、接种量5%、初始pH5.0以及发酵温度28℃,使CMCase酶活提升至8.57 U/mL;主要用于生产纤维素酶以高效降解含纤维素物质,应用于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乙醇、中药材药渣环保降解或造纸工业纤维素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槲寄生内生真菌vep-4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内生真菌指定殖于宿主植物组织内部而不引专利技术显病症的真菌群落。该类真菌与宿主形成共生关系,分布于根、茎、叶等器官,对宿主生长多呈促进或中性影响。研究内生真菌对揭示生物互作机制及开发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自然界纤维素资源储量丰富,其高效降解依赖纤维素酶(β-1,4-葡聚糖水解酶)的作用。该酶属于糖苷水解酶类,通过外切葡聚糖酶(cbh)、内切葡聚糖酶(eg)和β-葡萄糖苷酶(bgl)的协同作用将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纤维素酶具有水解效率高、能耗低和环境友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生物燃料及医药领域。

3、目前工业纤维素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发酵,其生产需经菌种选育、工艺优化及分离提纯等复杂工序,导致成本高昂。现有产酶菌株存在显著局限:1)霉菌菌株(如里氏木霉、绿色木霉)需严格好氧环境,限制其在厌氧场景(如污物处理)的应用;2)放线菌产酶效率偏低;3)细菌所产纤维素酶多属胞内酶或结合于细胞壁,酶活性不足且提取困难。>

4、槲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槲寄生内生真菌(Coprinellussp.)VEP-4,其特征在于,该菌于2024年9月9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院,保藏编号即CGMCC NO.41451。

2.一种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寄生内生真菌VEP-4生产纤维素酶的具体方法为:将槲寄生内生真菌VEP-4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氮源为蛋白胨,接种量为4%至6%,调节发酵体系初始pH为4.5至5.5,在27℃至29℃条件下发酵培养,得到的发酵液中即包含有纤维素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槲寄生内生真菌(coprinellussp.)vep-4,其特征在于,该菌于2024年9月9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院,保藏编号即cgmcc no.41451。

2.一种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寄生内生真菌vep-4生产纤维素酶的具体方法为:将槲寄生内生真菌vep-4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氮源为蛋白胨,接种量为4%至6%,调节发酵体系初始ph为4.5至5.5,在27℃至29℃条件下发酵培养,得到的发酵液中即包含有纤维素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添加浓度为0.1-0.5 mol/l的海藻糖作为酶稳定剂;所述海藻糖在发酵中期24-48小时一次性加入发酵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海藻糖后0.5-1小时内,对发酵液施加频率为20-40 khz、功率密度为0.1-0.3 w/ml的超声波处理5-10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亚楠吴晶晶肖玉琴赵志远幸尚平柴桦陈圳隆朱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