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746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一次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吸收塔和第一吸收塔风机,第一吸收塔风机输出端与第一吸收塔的底部连接;第一吸收塔一侧设有第一循环机构;再生机构包括再生塔、冷凝单元和加热装置,第一吸收塔底部与再生塔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吸收塔塔釜泵,再生塔上方通过管道与冷凝单元连接,加热装置一端与再生塔的底部管道连接,另一端与再生塔下部连接,再生塔底部管道上位于加热装置的后方设有釜底出料泵,釜底出料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吸收塔连接;二次处理机构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单元的废液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废气处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其对环境的污染。其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有机废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高,环保意识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节能减排更是每个生产型企业的重中之重。
[0003]水溶性有机物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可作为溶解、反应、清洗的溶剂,由于水溶性有机物极易挥发的特性,因此在生产的废气中会含有一定溶度的水溶性有机物。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将其排放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因而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对含有水溶性有机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对废气处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第一吸收塔对水溶性有机废气进行第一次处理,将大部分水溶性有机废气至吸收剂中,被吸收的水溶性有机物与吸收剂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吸收塔塔釜泵采出送往吸收剂再生机构内通过再沸器对水溶性有机物进行气化处理,并通过冷凝单元进行冷凝,冷凝液部分回流再生塔顶部做回流液,部分做废液处理,冷凝单元中的不凝气经过二次处理机构进行再次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有效提高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
[0006]一次处理机构,所述一次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吸收塔和第一吸收塔风机,所述第一吸收塔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吸收塔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吸收塔的一侧设有第一循环机构;
[0007]再生机构,所述再生机构包括再生塔、冷凝单元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再生塔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吸收塔塔釜泵,所述再生塔的上方通过管道与冷凝单元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一端与再生塔的底部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再生塔的下部连接,且所述再生塔的底部管道上位于加热装置的后方设有釜底出料泵,所述釜底出料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吸收塔连接;
[0008]二次处理机构,所述第一吸收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二次处理机构的进气端连接,所述二次处理机构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单元的气体输出端连接。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对废气处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第一吸收塔对水溶性有机废气进行第一次处理,将大部分水溶性有机废气至吸收剂中,被吸收的水溶性有机物与吸收剂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吸收塔塔釜泵采出送往吸收剂再生机构内通过再沸器对水溶性有机物进行气化处理,并通过冷凝单元进行冷凝,冷凝液部
分回流再生塔顶部做回流液,部分做废液处理,冷凝单元中的不凝气经过二次处理机构进行再次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有效提高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0010]其中,所述冷凝单元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和回流罐,所述一级冷凝器的进料口与再生塔的顶部连接,气相出料口通过管道与二级冷凝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二次处理机构的进料端连接,且管道上设有真空泵,所述回流罐和二级冷凝器的下部,且所述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的液相出料口均通过管道与回流罐连。进入再生机构的水溶性有机物经过再沸器加热后被气化,再通过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依次冷凝,冷凝液部分经回流泵返回至再生塔顶部作回流液,剩余部分液体通过再生塔塔顶采出泵采出,进一步提高其废气处理的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罐的输出端设有回流管道和废液输出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输出端与再生塔的顶部连接,所述废液输出管道与废液收集机构连接,且废液输出管道上设有再生塔塔顶采出泵。回流管道和回流泵的设置,让冷凝液部分能够返回至再生塔顶部作回流液,实现循环利用的效果。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二次处理机构包括第二吸收塔风机、第二吸收塔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吸收塔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二级冷凝器的气相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吸收塔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二吸收塔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吸收塔的下部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泵设于循环管上,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二吸收塔的顶部连接,且所述第二吸收塔的底部设有排废管,所述排废管的上设有第二吸收塔塔釜泵,所述第二吸收塔塔釜泵的输出端与废水排放管连接,所述第二吸收塔的顶部设有气体排放口。二次处理机构对经过二级冷凝器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再次处理,直至废气达标后方可排放,进一步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果。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吸收塔的底部连接,出料端通过循环管与第一吸收塔的顶部连接。水溶性有机废气经第一吸收塔风机增压后进入第一吸收塔下部,通过第一吸收塔循环泵将吸收剂送至第一吸收塔顶部,气

液两相在第一吸收塔顶填料机构内进行逆流吸收,将大部分水溶性有机废气至吸收剂中。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再沸器。再沸器的设置,在其加热作用下,水溶性有机物被气化,便于后续冷凝单元对气化的废气进行冷凝处理。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塔内设有第一填料机构。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收塔内设有第二填料机构。
[0017]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对废气处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第一吸收塔对水溶性有机废气进行第一次处理,将大部分水溶性有机废气至吸收剂中,被吸收的水溶性有机物与吸收剂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吸收塔塔釜泵采出送往吸收剂再生机构内通过再沸器对水溶性有机物进行气化处理,并通过冷凝单元进行冷凝,冷凝液部分回流再生塔顶部做回流液,部分做废液处理,冷凝单元中的不凝气经过二次处理机构进行再次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有效提高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再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一次处理机构1、第一吸收塔11、第一填料机构111、第一吸收塔风机12、第一循环机构13、第一吸收塔塔釜泵14,
[0022]再生机构2、再生塔21、冷凝单元22、加热装置23、釜底出料泵24、一级冷凝器221、二级冷凝器222、回流罐223、回流泵2231、再生塔塔顶采出泵2232,
[0023]二次处理机构3、第二吸收塔风机31、第二吸收塔32、第二循环泵33、第二吸收塔塔釜泵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处理机构(1),所述一次处理机构(1)包括第一吸收塔(11)和第一吸收塔风机(12),所述第一吸收塔风机(12)的输出端与第一吸收塔(1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吸收塔(11)的一侧设有第一循环机构(13);再生机构(2),所述再生机构(2)包括再生塔(21)、冷凝单元(22)和加热装置(23),所述第一吸收塔(1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再生塔(21)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吸收塔塔釜泵(14),所述再生塔(21)的上方通过管道与冷凝单元(22)连接,所述加热装置(23)一端与再生塔(21)的底部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再生塔(21)的下部连接,且所述再生塔(21)的底部管道上位于加热装置(23)的后方设有釜底出料泵(24),所述釜底出料泵(2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吸收塔(11)连接;二次处理机构(3),所述第一吸收塔(1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二次处理机构(3)的进气端连接,所述二次处理机构(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单元(22)的气体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22)包括一级冷凝器(221)、二级冷凝器(222)和回流罐(223),所述一级冷凝器(221)的进料口与再生塔(21)的顶部连接,气相出料口通过管道与二级冷凝器(22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222)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二次处理机构(3)的进料端连接,且管道上设有真空泵(224);所述回流罐(223)设于所述一级冷凝器(221)和二级冷凝器(222)的下部,且所述一级冷凝器(221)和二级冷凝器(222)的液相出料口均通过管道与回流罐(2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超樊振寿孔磊陈荣顾震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江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