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25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通过将压板利用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且在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会顶住压板,使其沿第一转轴转动并抵进检测单元的压槽内,完成对检测单元进行定位,还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固定有第二转轴,导板通过轴筒与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且导板一端固定在压板上,如此,在将导板远离压板的一端上提时,导板便会带带动压板沿第一转轴转动并脱出压槽,从而解除对检测单元的限位,检测单元便可取下;安装时也是上提导板,翘起压板后,将检测单元放置到车体上,弹簧再带动压板对检测单元进行固定,极大的提高了检测单元拆装的便利性,操作起来方便快捷。作起来方便快捷。作起来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铁轨进行检测,避免铁轨出现损坏或有异物遮挡,在对铁路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轨道检测车,检测车的上面设置有若干检测单元,以检测轨道的参数。
[0003]由于轨道检测车是依靠铁轨行走轮进行移动,在将其从轨道上取下时无法自主移动,因此需要使用运输工具对其进行输送,为了避免检测车上的检测单元因运输振动等因素损坏,因此需要提前将检测单元从轨道检测车上取下,但是现有的检测单元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上,拆装起来不够便利,因此需要一种检测单元快速拆卸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包括车架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设置在车架的上部,检测单元的侧部开设有压槽;
[0006]还包括第一支架、弹簧、压板、第一转轴、第二支架、第二转轴、导板、轴筒和把手,其中,
[0007]第一支架固定在车架上,且第一支架位于检测单元的一侧;
[0008]弹簧固定在车架上,且弹簧位于第一支架的一侧;
[0009]压板与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且压板远离检测单元的一端抵持在弹簧上,压板朝向检测单元的一端选择性抵持在压槽内;
[0010]第二支架固定在车架上,且第二支架位于检测单元的一侧;
[0011]第二转轴固定在第二支架上;
[0012]导板通过轴筒与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且导板朝向检测单元的一端固定在压板上;
[0013]把手固定在导板远离检测单元的一端上;第一支架、弹簧、压板、第一转轴和导板在检测单元的左右两侧均有设置。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设置在车架和检测单元之间,车架和检测单元对第一垫板夹持固定。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固定在压板抵持压槽的一面上。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在车架上并贯穿检测单元,导向杆的顶端设置有斜倒角。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板为不锈钢弹簧板。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其中,
[0019]第一定位筒固定在车架上,弹簧的下端插入第一定位筒内;
[0020]第二定位筒固定在压板的底面上,弹簧的上端插入第二定位筒内。
[00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横杆和提杆,其中,横杆与两个导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提杆固定在横杆上。
[0022]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通过在检测单元的侧部设置有压槽,并在车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压板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架可转动连接,弹簧用于抵持压板,以使压板能够压在检测单元侧部的压槽内,第二转轴固定在第二支架上,导板通过轴筒与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导板的一端连接在压板上,如此,在将导板上拉时,便会带动压板依靠第一转轴转动,压板的端部便会从压槽中脱出,能够快速解除对检测单元内的限位,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单元拆装的便利性,操作起来十分便捷,方便检测车的拆卸输送。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的检测单元拆卸结构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的侧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的A点结构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的B点结构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的压板解除限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包括车架1、检测单元2、第一支架3、弹簧4、压板5、第一转轴6、第二支架7、第二转轴8、导板9、轴筒10、把手11、第一垫板12、第二垫板13和导向杆14。
[0033]其中,车体1为常规的轨道检测车,检测单元2通过本技术的快拆结构安装在车体1上,检测单元2的侧部开设有压槽201,第一支架3固定在车架1上,且第一支架3位于检测单元2的一侧;弹簧4固定在车架1上,且弹簧4位于第一支架3的一侧;压板5与第一支架3通过第一转轴6可转动连接,且压板5远离检测单元2的一端抵持在弹簧4上,压板5朝向检测单元2的一端选择性抵持在压槽201内;第二支架7固定在车架1上,且第二支架7位于检测单元2的一侧;第二转轴8固定在第二支架7上;导板9通过轴筒10与第二转轴8可转动连接,且导板9朝向检测单元2的一端固定在压板5上;把手11固定在导板9远离检测单元2的一端上;
第一支架3、弹簧4、压板5、第一转轴6和导板9在检测单元2的左右两侧均有设置;上述结构用于对检测单元2进行压装固定,当需要拆卸检测单元2时,仅需将导板9向上抬起,便可将压板5的端部翘起从而脱出压槽201,解除对检测单元2限位,之后握住检测单元2上提取下即可,拆装均十分便利。
[0034]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垫板12设置在车架1和检测单元2之间,车架1和检测单元2对第一垫板12夹持固定;其用于缓冲吸震使用,避免检测单元2安装产生振动导致失准。
[0035]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垫板13固定在压板5抵持压槽201的一面上,用于缓冲使用,避免压板5在对检测单元2夹持时产生冲击。
[003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杆14固定在车架1上并贯穿检测单元2,导向杆14的顶端设置有斜倒角1401,其用于检测单元2的安装定位,以使检测单元2上的压槽201方便对准压板5,斜倒角1401的设置,方便导向杆14穿过检测单元2。
[0037]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板9为不锈钢弹簧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避免提起力度过大造成导板9弯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其包括车架(1)和检测单元(2),检测单元(2)设置在车架(1)的上部,检测单元(2)的侧部开设有压槽(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3)、弹簧(4)、压板(5)、第一转轴(6)、第二支架(7)、第二转轴(8)、导板(9)、轴筒(10)和把手(11),其中,第一支架(3)固定在车架(1)上,且第一支架(3)位于检测单元(2)的一侧;弹簧(4)固定在车架(1)上,且弹簧(4)位于第一支架(3)的一侧;压板(5)与第一支架(3)通过第一转轴(6)可转动连接,且压板(5)远离检测单元(2)的一端抵持在弹簧(4)上,压板(5)朝向检测单元(2)的一端选择性抵持在压槽(201)内;第二支架(7)固定在车架(1)上,且第二支架(7)位于检测单元(2)的一侧;第二转轴(8)固定在第二支架(7)上;导板(9)通过轴筒(10)与第二转轴(8)可转动连接,且导板(9)朝向检测单元(2)的一端固定在压板(5)上;把手(11)固定在导板(9)远离检测单元(2)的一端上;第一支架(3)、弹簧(4)、压板(5)、第一转轴(6)和导板(9)在检测单元(2)的左右两侧均有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车单元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罗成宋卫亮张双慧王春蚕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进铁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