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87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包括污水区、沉淀区、悬浮区与清水区。第一封闭板与靠近所述第一封闭板的水箱壁构成污水区,第二封闭板与靠近所述第二封闭板的水箱壁构成清水区,过滤结构上方为沉淀区,沉淀区处设有一孔板与多根滤管,孔板正上方为悬浮区,污水进口与淤泥出口位于靠近污水区的一侧与水箱连通,两清水出口位于靠近清水区的一侧与水箱连通,污水进口、淤泥出口与清水出口处均连接有电控碟阀,清水出口经电控碟阀与一水泵连接。采用分散设置,多级针对性过滤解决了现有循环水系统构筑物及设备重复建设,占地多,投资高等缺点,提高矿井循环水利用效率。提高矿井循环水利用效率。提高矿井循环水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矿井井下钻孔施工主要采用供水管道静压冲水,将循环水作为冲渣液,带走钻机切削下的煤屑、岩屑等颗粒物。由于矿山水资源短缺,使用过的冲渣液一般会循环再利用,专利号CN202121316903.2公开的一种钻孔施工循环水利用装置,该文件公开了循环水如何循环利用。在循环水进入现有的沉淀池中,由于淤煤较多,容易造成水箱内滤网堵塞,增加水箱的清淤周期。专利号 CN201320293642.6公开了锥形过滤器的具体细节,由于矿井下面积狭小,空间有限,所以污水处理工艺不易复杂,过滤装置不易庞大。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在现有的水箱内部增设结构,可对循环水中的煤屑颗粒物进行截留,将水与煤屑进行分离,以防止滤网堵塞,一方面提高了循环水的利用效率降低取水成本,另一方面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可将冲渣液中的水循环利用,过滤循环水中的大量煤屑颗粒物,减轻后期处理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包括底板、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部设有第一封闭板与第二封闭板,且第一封闭板与第二封闭板之间存在距离,过滤结构安装在第一封闭板与第二封闭板底部,其中,
[0007]经所述第一封闭板、第二封闭板与过滤结构将水箱内部分为污水区、沉淀区、悬浮区与清水区,第一封闭板与靠近所述第一封闭板的水箱壁构成污水区,第二封闭板与靠近所述第二封闭板的水箱壁构成清水区,过滤结构上方为沉淀区,沉淀区处设有一孔板与多根滤管,滤管内部设有活性炭,孔板正上方为悬浮区,
[0008]所述第二封闭板上具有三个斜面,其中,第一斜面位于第二封闭板的底部,处于污水区,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封闭板中部,处于沉淀区,第三斜面位于第二斜面上方,处于悬浮区,所述第一斜面处设有排淤结构,所述第三斜面处设有沉淀结构。
[0009]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第一封闭板上具有第四斜面,其中,第四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
[0010]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第二封闭板上方开有孔洞,清水滤嘴安装在该孔洞处,进入悬浮区的循环水经清水滤嘴过滤过进入清水区。
[0011]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还包括污水进口、淤泥出口与清水出口,所述污水进口与淤泥出口位于靠近污水区的一侧与水箱连通,
两清水出口位于靠近清水区的一侧与水箱连通,污水进口、淤泥出口与清水出口处均连接有电控碟阀,清水出口经电控碟阀与一水泵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上还具有缓冲隔板,该缓冲隔板呈对角分布在水箱壁与第一封闭板的两侧。
[0013]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过滤结构主要由框架、滤网组成,该框架固定在第一封闭板与第二封闭板之间,滤网固定在框架上。
[0014]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滤管与滤网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为所述沉淀区的容量。
[0015]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沉淀结构主要由第一叶轮、推板、复位弹簧、缺齿轮与齿条组成,所述第一叶轮与缺齿轮固定,推板经复位弹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斜面处,齿条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其中,缺齿轮会与所述齿条间歇性啮合。
[0016]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排淤结构主要由第二叶轮、转轴与履带组成,第二叶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封闭板上,第二叶轮经转轴带动履带运动。
[0017]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推板上还具有一滑杆,经该滑杆将所述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斜面处,其中,推板在运动过程中,所述滑杆始终与第三斜面连接。
[0018]在本专利技术这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中,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交错安装,两第一叶轮间正下方处安装有第二叶轮。
[0019]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循环水复用水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循环水复用水箱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中的设计,将循环废水中的大颗粒煤屑首先由过滤结构取出,再由多根滤管过滤小颗粒煤屑,最后由清水滤嘴滤过流出。采用分散设置,多级针对性过滤解决了现有循环水系统构筑物及设备重复建设,占地多,投资高等缺点,提高矿井循环水利用效率。该循环水复用水箱上还具有排淤结构,以防止杂质堆积、粘附造成堵塞。循环水复用水箱上的沉淀结构,可防止微小悬浮物长期在水箱内停留,形成水垢。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这种循环水复用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这种循环水复用水箱的部分剖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这种循环水复用水箱的污水流动方向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这种循环水复用水箱的淤泥流动方向示意图;
[0024]图5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这种循环水复用水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过滤结构;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这种循环水复用水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的部分剖视图;
[0028]图9为图8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沉淀结构;
[0029]图10为图8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排淤结构。
[0030]附图标记表示为:1

底板,2

水箱,21

污水进口,22

淤泥出口,23

清水出口,3

电控蝶阀,4

第一封闭板,5

第二封闭板,6

污水区,7

缓冲隔板,8

清水滤嘴,9

清水区,10

悬浮区,11

过滤结构,111

框架,112

滤网,12

沉淀区,121

滤管,122

孔板,13

沉淀结构,
131

第一叶轮,132

沉头轴,133

缺齿轮,134

推板,135

复位弹簧,136

齿条,14

排淤结构,141

第二叶轮,142

第一转轴,143

履带,144

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包括底板、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部设有第一封闭板与第二封闭板,且第一封闭板与第二封闭板之间存在距离,过滤结构安装在第一封闭板与第二封闭板底部,其中,经所述第一封闭板、第二封闭板与过滤结构将水箱内部分为污水区、沉淀区、悬浮区与清水区,第一封闭板与靠近所述第一封闭板的水箱壁构成污水区,第二封闭板与靠近所述第二封闭板的水箱壁构成清水区,过滤结构上方为沉淀区,沉淀区处设有一孔板与多根滤管,孔板正上方为悬浮区,所述第二封闭板上具有三个斜面,其中,第一斜面位于第二封闭板的底部,处于污水区,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封闭板中部,处于沉淀区,第三斜面位于第二斜面上方,处于悬浮区,所述第一斜面处设有排淤结构,所述第三斜面处设有沉淀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其特征在于,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还包括污水进口、淤泥出口与清水出口,所述污水进口与淤泥出口位于靠近污水区的一侧与水箱连通,两清水出口位于靠近清水区的一侧与水箱连通,污水进口、淤泥出口与清水出口处均连接有电控碟阀,清水出口经电控碟阀与一水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其特征在于,高位钻孔循环水复用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猛白岳松陈晋龙王化田高晓云王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