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26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装配于油杯的一端并与油杯形成储液腔的底部组件,底部组件包括安装于油杯的底座以及竖直或倾斜装配于底座的至少两发热组件,底部组件形成有位于发热组件的一侧的雾化气道,底座的外侧壁和油杯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液通道,底座的外侧壁设有连通进液通道的进液孔,进液孔的宽度朝底座的底端逐渐缩小,进液孔通过进液通道将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提供给发热组件。本方案中由于发热组件竖直或倾斜设置,并且进液孔的宽度朝底座的底端逐渐缩小,使得进液孔上端供油量大,下端供油量逐渐减小,雾化液渗透到发热组件内的速度更为均匀,且能保证导液流畅,提升雾化效果,口感更好。口感更好。口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设备是一种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的装置,在相关技术中,电子雾化设备中的雾化器通常包括油杯、发热组件和支架,油杯和支架共同围合形成储液腔,发热组件装配于支架内,支架设置下油孔将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导向发热组件。
[0003]然而在相关技术中,下油孔通常竖直开设在支架内部,雾化液从顶部导入到发热组件,技术人研究发现这种设置方式的下油孔若应用于发热组件竖直放置的雾化器中,不能顺畅而均匀地向发热组件供应雾化液,容易导致发热组件一些部位发生干烧、糊味、发黑等不良情况,而另一些部位容易因导油过快而漏液,发生炸油、或雾化液雾化不充分而抽吸到嘴里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装配于所述油杯的一端并与所述油杯形成储液腔的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油杯的底座以及竖直或倾斜装配于所述底座的至少两发热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形成有位于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的雾化气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和所述油杯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液通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的宽度朝所述底座的底端逐渐缩小,所述进液孔通过所述进液通道将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发热组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具有相对设置且均朝所述底座的底端延伸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朝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孔壁朝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延伸面之间的夹角在0

90
°

[0007]所述第一孔壁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第二孔壁为平面或者曲面;当所述第一孔壁和/或所述第二孔壁为曲面时,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上任意位置处朝所述底座的延伸面之间的夹角在0

90
°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的底端之间的第一间距尺寸最小,所述第一间距尺寸范围为1

4mm,所述进液孔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的高度至少为1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的顶端之间的第二间距尺寸最大,所述第二间距尺寸和所述第一间距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2

5。
[0010]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发热组件通过一进液孔接收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所述第一间距尺寸范围为2

4mm,所述第二间距尺寸和所述第一间距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25

2.5;或者,每一所述发热组件通过两所述进液孔接收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所述第一间距尺寸范围为1

3mm,所述第二间距尺寸和所述第一间距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2

4。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的底端之间的底壁,所述底壁朝所述底座的底端凹陷。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在所述底座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尺寸和所述第一间距尺寸的比值大于1。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液通道的宽度朝所述底座的底端逐渐缩小。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置有进液凹槽,所述进液孔在其法线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进液凹槽内,所述进液凹槽和所述油杯的内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进液通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油杯的内壁设置有进液凹槽,所述进液孔和所述进液凹槽位置对应,所述进液凹槽和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进液通道。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装配于所述油杯的座体和装配于所述座体的支架,所述发热组件由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架夹持固定,所述进液孔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进液通道由所述支架的外侧和所述油杯的内侧共同围合形成。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架夹持固定于所述进液孔的一侧的导油体以及贴设于所述导油体的背离所述进液孔的一侧的发热体,所述导油体覆盖所述进液孔。
[0018]进一步地,所述油杯设置有与各所述发热组件一一对应且相互独立的储液仓,并且,所述储液腔和对应的所述发热组件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进液通道。
[0019]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方案通过底座的外侧壁和油杯内壁之间形成的进液通道将储液腔内的雾化液导向进液孔,然后雾化液经进液孔提供给发热组件,由于发热组件竖直或倾斜设置,并且进液孔的宽度朝底座的底端逐渐缩小,使得进液孔上端供油量大,下端供油量逐渐减小,雾化液渗透到发热组件内的速度更为均匀,且能保证导液流畅,提升雾化效果,口感更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在正视方向上用户观看的效果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器在第一方向上的剖面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器在第二方向上的剖面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器的油杯在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回气气路示意图。
[0028]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00、储液腔;200、雾化气道;10、油杯;20、底部组件;101、导气管;102、骨位;103、密封件;1、底座;2、发热组件;3、气道件;4、电极;5、密封圈;11、座体;12、支架;111、进气口;115、让位空腔;116、回气槽;121、进液凹槽;122、进液孔;1221、第一孔壁;1222、第二孔壁;1223、底壁;21、导油体;22、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以及装配于所述油杯的一端并与所述油杯形成储液腔的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油杯的底座以及竖直或倾斜装配于所述底座的至少两发热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形成有位于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的雾化气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和所述油杯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液通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的宽度朝所述底座的底端逐渐缩小,所述进液孔通过所述进液通道将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发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具有相对设置且均朝所述底座的底端延伸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朝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孔壁朝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延伸面之间的夹角在0

90
°
;所述第一孔壁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第二孔壁为平面或者曲面;当所述第一孔壁和/或所述第二孔壁为曲面时,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上任意位置处朝所述底座的延伸面之间的夹角在0

9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的底端之间的第一间距尺寸最小,所述第一间距尺寸范围为1

4mm,所述进液孔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的高度至少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壁和所述第二孔壁的顶端之间的第二间距尺寸最大,所述第二间距尺寸和所述第一间距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2

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发热组件通过一进液孔接收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所述第一间距尺寸范围为2

4mm,所述第二间距尺寸和所述第一间距尺寸的比值范围为1.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翟公高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