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3-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吲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72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N

取代(3

((6

(2,3

二氢苯并呋喃
‑5‑
基)

1H

吲唑
‑3‑
基)氨基)苯甲酰胺类结靶向FGFR 1小分子抑制剂及其制备和抗肿瘤活性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十几年来,靶向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靶向治疗中,酪氨酸激酶家族与肿瘤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激酶参与调节对细胞生长、增殖和生存至关重要的信号网络。在酪氨酸激酶家族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备受关注。第一代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治疗NSCLC患者一段时间后,不少患者都产生了对EGFR

TKI的耐药。
[0003]EGFR

TKI的耐药过程,触发了其他促增殖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如FGFR和ALK通路。
[0004]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s)介导的信号通路,不仅对于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发挥作用,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更是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FGFRs作为重要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0005]在FGFR的四种类型中,FGFR1与肺癌关系最密切。大量体外研究和独立实验表明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FGFR1的基因扩增和FGFR1的过表达。在一项对59个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定量RT

PCR实验中发现,肿瘤组织FGFR1的转录活性是癌旁组织的两倍多。吉非替尼耐药会激活FGFR通路(FGF2

FGFR1)。揭示FGF/FGFR的自分泌环的活化是促进阿法替尼耐药细胞存活和生长的补偿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抗肿瘤活性的应用,该N

取代(4

(4

乙基哌嗪
‑1‑
基)苯基)
‑6‑
苯基

1H

吲唑
‑3‑
胺类靶向FGFR 1抑制剂对FGFR 1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靶向FGFR1小分子抑制剂,化学结构如下:
[0009][0010]其中:R1基团可以选自下列任一取代基团
[0011][0012]R2可以选自H或Boc中的任意一种;以上R1、R2的取代基可以任意组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靶向DDR1小分子抑制剂为化合物DC1

DC13中的一种,DC1

DC13中的R2如表1

1所示:
[0014]表1

1化合物DC1

DC13结构与产率
[0015]化合物R2DC1N

(2

(diethylamino)ethyl)DC2N

(3

(4

methylpiperazin
‑1‑
yl)phenylDC3Furan
‑2‑
carboxamideDC44

(4

ethylpiperazin
‑1‑
yl)benzamideDC5N

(4

(4

ethylpiperazin
‑1‑
yl)benzyl)DC64

methylpiperidineDC74

ethylpiperazineDC82

formyl

1H

pyrrole
‑1‑
carboxamideDC9(4

fluorobenzyl)ureaDC101

phenylpiperidineDC114

methoxybenzenesulfonamideDC124

methylpiperazine
‑1‑
sulfonamideDC133

phenylpropanamide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DC4,化学结构如下:
[0017][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DC1,2,4合成步骤
[0020](1)中间体1的合成:步骤一:取一干净且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放入搅拌子。将2g(10.15mmol)6

溴吲唑溶于20mL的无水THF,在冰浴下多次少量加入2.28g(20.30mmol)KOtBu,活化10分钟后再加入3.9g(15.37mmol)碘单质。在冰浴下继续反应。步骤二:用TLC监测反应进程判断反应终点,反应时间一般为2h。反应结束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EtOAc萃取(3
×
40mL),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中间体1。直接用于下一步。
[0021](2)中间体2的合成:步骤一:取一干净且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放入搅拌子。将2g(6.21mmol)中间体1溶于20mL的无水THF,加入1.7mL(7.45mmol)二碳酸二叔丁酯和76mg(0.621mmol)DMAP。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步骤二:用TLC监测反应进程判断反应终点,反应时间一般为2h。反应结束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EtOAc萃取(3
×
40mL),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中间体2。
[0022](3)中间体3的合成:步骤一:取一干净且干燥的50mL双颈瓶,放入搅拌子。称取1.4g(3.32mmol)中间体2,680mg N

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通式:其中:R1基团可以选自下列任一取代基团R2可以选自H或Boc中的任意一种;以上R1、R2的取代基可以任意组合;波浪线表示取代位置;R3选自C1~C6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3选自甲基、乙基或者丙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化合物DC1~DC13中的一种,化合物DC1~DC13的具体结构式如下: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3

二氢苯并呋喃基取代的1H

吲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间体1的合成:步骤一:将6

溴吲唑溶于无水THF,在冰浴下多次少量加入KOtBu,活化5~15分钟后再加入碘单质,在冰浴下继续反应;步骤二:用TLC监测反应进程判断反应终点,反应结束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EtOAc萃取,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中间体1,直接用于下一步;(2)中间体2的合成:步骤一:将中间体1溶于无水THF,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和DMAP;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步骤二:用TLC监测反应进程判断反应终点,反应结束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EtOAc萃取,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中间体2;(3)中间体3的合成:步骤一:将中间体2,N

乙基哌嗪苯胺,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发青陈波杜宗轩屠思军杨小娇孙艳亭刘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