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透水混凝土制备的公交场站地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71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泥混凝土基层,和铺设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上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透水混凝土制备的公交场站地面


[0001]本申请总体涉及一种由透水混凝土制备的公交场站地面,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无机增强剂的透水混凝土及由其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地面。

技术介绍

[0002]公交场站的地面不仅要承受数量众多的公交车停放压力,还要承受众多公交车出入站碾压路面的应力,尤其是公交车启动、制动时轮胎与路面产生的巨大剪切力对路面的抗压、抗折、抗滑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作为公交场站的地面,但其无法满足公交场站高荷载和高应力环境的使用需求,极易造成路面疲劳损伤,产生深浅不一的波纹凹凸,严重影响了使用,在雨季也容易产生积水,积水进一步加速了路面的老化。因此,需要一种透水、强度高、抗滑性好、经久耐用的公交场站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透水混凝土制备的公交场站地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方式克服了以上所述的一种或多种缺陷,其包含如下实施方式:
[0004]实施方式1.一种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泥混凝土基层,和铺设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上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水泥,80

84重量份的碎石料,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无机增强剂,和任选的颜料。
[0005]实施方式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制备材料的水灰比为0.30至0.31。
[0006]实施方式3.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增强剂含有:13~18wt%的硼酸,3~9wt%的氟硅酸钠,3~9wt%的氯化镁,2~8wt%的六偏磷酸钠,2~4wt%的氮化硅粉,18~20wt%的氯化钾,0.1~0.2wt%的螯合分散剂,0.05~0.09wt%的葡萄糖酸钠,和余量的水。
[0007]实施方式4.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制备材料中所述无机增强剂的含量为0.4至1wt%,例如0.4至0.7wt%。
[0008]实施方式5.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0mm至400mm,例如180至350mm,例如200至300mm。
[0009]实施方式6.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包括透水混凝土底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水泥,80

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碎石料,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碎石料包括:粒径为10mm至20mm的辉绿岩、青石和/或玄武岩,和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和无机增强剂;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水泥,80

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包括:粒径为3mm至10mm的辉绿岩、青石和/或玄武岩,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无机增强剂,和任选的颜
料。
[0010]实施方式7.根据实施方式6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包括以下两种石料的组合:60wt%至80wt%的粒径为大于等于5mm至小于10mm的石料,和20wt%至40wt%的粒径为大于等于3mm至小于5mm的石料。
[0011]实施方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和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设置有水泥浆层,用于粘结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和所述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水泥浆层的制备材料包括所述无机增强剂。
[0012]实施方式9.根据实施方式8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层由如下原料制备:30

35wt%的浆层水泥,0.4至1.5wt%的所述无机增强剂,和余量的水。
[0013]实施方式10.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表面喷涂有色浆。
[0014]实施方式11.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包括氧化铁颜料。
[0015]实施方式12.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原料制备:16

20重量份的水泥,80

84重量份的碎石料,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无机增强剂,和任选的颜料。
[0016]实施方式13.根据实施方式1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水灰比为0.30至0.31。
[0017]实施方式14.根据实施方式1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增强剂含有:13~18wt%的硼酸,3~9wt%的氟硅酸钠,3~9wt%的氯化镁,2~8wt%的六偏磷酸钠,2~4wt%的氮化硅粉,18~20wt%的氯化钾,0.1~0.2wt%的螯合分散剂,0.05~0.09wt%的葡萄糖酸钠,和余量的水。
[0018]实施方式15.根据实施方式1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的原料中所述无机增强剂的含量为0.4至1wt%,例如0.4至0.7wt%。
[0019]实施方式16.根据实施方式1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包括氧化铁颜料。
[0020]实施方式17.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其表层包括由实施方式12至16任一项所述透水混凝土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0mm至400mm,例如180mm至350mm,例如200mm至300mm。
[0021]实施方式18.根据实施方式17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表面喷涂有色浆。
[0022]实施方式19.根据实施方式17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包括透水混凝土底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水泥,80

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碎石料,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碎石料包括:粒径为10mm至20mm的辉绿岩、青石和/或玄武岩,和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和无机增强剂;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水泥,80

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包括:粒径为3mm至10mm的辉绿岩、青石和/或玄武岩,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无机增强剂,和任选的颜料。
[0023]实施方式20.根据实施方式19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
土面层碎石料包括以下两种石料的组合:60wt%至80wt%的粒径为大于等于5mm至小于10mm的石料,和20wt%至40wt%的粒径为大于等于3mm至小于5mm的石料。
[0024]实施方式21.根据实施方式17至20中任一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泥混凝土基层,和铺设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上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水泥,80

84重量份的碎石料,使水灰比为0.30至0.31的水,无机增强剂,和任选的颜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增强剂含有:13~18wt%的硼酸,3~9wt%的氟硅酸钠,3~9wt%的氯化镁,2~8wt%的六偏磷酸钠,2~4wt%的氮化硅粉,18~20wt%的氯化钾,0.1~0.2wt%的螯合分散剂,0.05~0.09wt%的葡萄糖酸钠,和余量的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制备材料中所述无机增强剂的含量为0.4至1wt%,例如0.4至0.7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0mm至400mm,例如180至350mm,例如200至3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包括透水混凝土底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水泥,80

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碎石料,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碎石料包括:粒径为10mm至20mm的辉绿岩、青石和/或玄武岩,和使水灰比为0.30至0.31的水,和无机增强剂;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制备材料包括:16

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水泥,80

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包括:粒径为3mm至10mm的辉绿岩、青石和/或玄武岩,使水灰比为0.30至0.31的水,无机增强剂,和任选的颜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包括
以下两种石料的组合:60wt%至80wt%的粒径为大于等于5mm至小于10mm的石料,和20wt%至40wt%的粒径为大于等于3mm至小于5mm的石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和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设置有水泥浆层,用于粘结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和所述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水泥浆层的制备材料包括所述无机增强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层由如下原料制备:30

35wt%的浆层水泥,0.4至1.5wt%的所述无机增强剂,和余量的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表面喷涂有色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场站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包括氧化铁颜料。11.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原料制备: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伟明刘湛清文欣余硕伦马揭成陈敬军吴昊贺文廖承益任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国川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