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08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属于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透水混泥土面层,所述透水混泥土面层的底部铺设有透水混泥土基层,所述透水混泥土基层的底部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底部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内部安装有下水管,从而当路面上有水时,水流可经过透水混泥土面层和透水混泥土基层渗入碎石层内,碎石层内部的水流可通过通水管上的进水口流入通水管内,接着通水管可将水流通过连接管导流至下水管内,从而使得下水管将水流通入雨水井内进行收集,使得道路排水通畅,有效提高道路的排水性能,避免道路积水。避免道路积水。避免道路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道路建设中,我国采用得最广泛的是现场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这类混凝土路面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或角隅)外,不配置钢筋,亦称素混凝土路面,由于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在遇到大雨天气时会出现排水不及时,有积水的现象,从而影响交通,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具有使得道路排水通畅,有效提高道路的排水性能,避免道路积水的特点。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包括透水混泥土面层,所述透水混泥土面层的底部铺设有透水混泥土基层,所述透水混泥土基层的底部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底部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内部安装有下水管;
[0005]所述碎石层的内部底部安装有多个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防水层并延伸至土壤层的内部且与下水管连通。
[0006]为了使碎石层内的水进入通水管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优选的,所述通水管外侧壁的左右两端均贯穿开设有进水口。
[0007]为了对通水管进行防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优选的,所述通水管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远离通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网。
[0008]为了使雨水可汇集在通水管处,便于通水管将雨水进行疏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呈波浪状。
[0009]为了将雨水疏通并收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优选的,所述下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井。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该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当路面上有水时,水流可经过透水混泥土面层和透水混泥土基层渗入碎石层内,防水层可防止水流继续向地下渗入,因防水层呈波浪状,从而使得碎石层内的水流汇集在防水层的最低处,随着水流的聚集,碎石层内部的水流可通过通水管上的进水口流入通水管内,接着通水管可将水流通过连接管导流至下水管内,从而使得下水管将水流通入雨水井内进行收集,使得道路排水通畅,有效提高道路的排水性能,避免道路积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的剖面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防护网的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通水管的左视结构图。
[0015]图中,1、透水混泥土面层;2、透水混泥土基层;3、碎石层;4、通水管;401、进水口;5、防护网;501、支撑杆;6、防水层;7、土壤层;701、连接管;702、下水管;8、雨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请参阅图1

3,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包括透水混泥土面层1,透水混泥土面层1的底部铺设有透水混泥土基层2,透水混泥土基层2的底部铺设有碎石层3,碎石层3的底部铺设有防水层6,防水层6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7,土壤层7的内部安装有下水管702;
[0019]碎石层3的内部底部安装有多个通水管4,通水管4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701,连接管701的另一端贯穿防水层6并延伸至土壤层7的内部且与下水管702连通。
[0020]本实施例中:当路面上有水时,水流可经过透水混泥土面层1和透水混泥土基层2渗入碎石层3内,防水层6可防止水流继续向地下渗入,因防水层6呈波浪状,从而使得碎石层3内的水流汇集在防水层6的最低处,随着水流的聚集,碎石层3内部的水流可通过通水管4上的进水口401流入通水管4内,接着通水管4可将水流通过连接管701导流至下水管702内,从而使得下水管702将水流通入雨水井8内进行收集,使得道路排水通畅,有效提高道路的排水性能,避免道路积水。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水管4外侧壁的左右两端均贯穿开设有进水口401。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进水口401,使得碎石层3内的雨水通过进水口401流入通水管4的内部。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水管4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501,多个支撑杆501远离通水管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网5。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杆501,多个支撑杆501可起到支撑防护网5的作用,使得防护网5对通水管4进行防护,防止碎小的石子堵塞进水口401。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水层6呈波浪状。
[0026]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水层6呈波浪状,将通水管4安装在防水层6的最低处,使得雨水可汇集在通水管4处,便于通水管4将雨水进行疏通。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下水管702的另一端连通有雨水井8。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雨水井8,可将雨水进行收集。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当路面上有水时,水流可经过透水混泥土面层1渗入至透水混泥土基层2,接着水流通过透水混泥土基层2流入碎石层3内,由于碎石层3的底部有防水层6,可防止水流继续向地下渗入,且由于防水层6呈波浪状,使得碎石层3内的水流汇集在防水层6的最低处,随着水流的聚集,使得水流可通过通水管4上的进水口401流入通水管4内,防护网5可起到防止碎小的石子堵塞进水口401的作用,接着通水管4可将水流通过连接管701导流至下水管702内,从而使得下水管702将水流通入雨水井8内进行收集。
[003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道路,包括透水混泥土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泥土面层(1)的底部铺设有透水混泥土基层(2),所述透水混泥土基层(2)的底部铺设有碎石层(3),所述碎石层(3)的底部铺设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的底部铺设有土壤层(7),所述土壤层(7)的内部安装有下水管(702);所述碎石层(3)的内部底部安装有多个通水管(4),所述通水管(4)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701),所述连接管(701)的另一端贯穿防水层(6)并延伸至土壤层(7)的内部且与下水管(702)连通。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春生李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天成道桥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