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406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采集电路、步进电机驱动器、具有滑台的步进电机、热电偶、红外测温仪、标定样、对准标定样的标定位接近开关、以及对准运动热带钢的检测位接近开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设置为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电连接,以构建用第二温度数据为变量且用第一温度数据为函数值的线性函数模型,并将第三温度数据作为新变量代入所述线性函数模型,计算得到运动热带钢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测温手段中,运动热带钢运动速度过高难以检测、运动热带钢本身反射性强以及外界光源和热源等测试环境干扰的问题。热源等测试环境干扰的问题。热源等测试环境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辐射高温测定法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运动热带钢温度的检测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多波长红外温度计,精度高但价格昂贵,且不适合测量300℃以下的物体;第二种是感温贴纸,需要手动将贴纸粘在运行的带钢上,操作不便有危险,而且检测精度较差,也不能够实现连续测量,还会对涂层表面形成损伤;第三种属于非直接检测,比如钝化涂层工艺中,通过使用热电偶检测烘箱中气体的温度来间接估算烘干后带钢的温度,精度差,非常依赖于操作工的经验。
[0003]公开号为CN205077112U、公开日为2016.03.09的技术专利采用了测温辊,测温辊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接触式高温温度检测仪,该接触式高温温度检测仪的测温末端设置在测温辊的表面,因此当该测温辊不断滚动时,接触式高温温度检测仪的测温末端可以不断接触带钢,以获取温度数据。该专利的测温方法需要不断接触带钢,操作不便且对涂层表面易造成损伤。此外,这种辊测法,辊子本身具有较大热容量,会影响检测值的响应速度。另外,如果温度检测仪直接接触带钢的话,会对带钢产生磨损。
[0004]公开号为CN211013255U、公开日为2020.07.14的技术专利利用连接底板,在放置带钢的带钢表面形成一片阴影区域遮挡住外部热辐射,在冷却盘管内部通入大量冷却液或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降低了冷却盘管和连接底板自身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冷却盘管和连接底板自身对带钢的热辐射,有效地降低带钢热辐射对红外测温仪的干扰,提高测温的精确度。该专利未考虑到生产现场存在较多的光线、热源等对测温的干扰以及该专利不能实现温度的连续检测。
[0005]公开号为CN216846565U、公开日为2022.06.28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辊压破碎区高温钢渣的红外测温装置,包括高温针孔红外热像仪、水冷保护罩、支撑装置、红外透过镜片、固定连接点、支腿、自动进退装置、上部罩及冷却和吹扫系统,所述高温针孔红外热像仪一端固接在水冷保护罩的内顶部,所述水冷保护罩侧壁通过固定连接点固接于支腿一端,所述支腿另一端可移动的与自动进退装置连接,所述水冷保护罩通过支腿在自动进退装置的驱动下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自动进退装置固定于上部罩上部。该装置不适用于测定高速运动高温热带钢,也并未涉及利用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共同协作测量的相关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人经分析发现:对于运动热带钢进行温度检测,不适用接触式测温,接触式测温会给运动热带钢涂层带来损伤。检测方法应该是非接触式的,但如果使用普通的红外温度计,因为生产现场存在较多的光线、热源等干扰,加之被测运动热带钢反光性强,无法实现准确的温度测量。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搭建实验装置,同时使用热电偶和红外测温仪对
运动热带钢标定样进行测温,发现2个温度值之间有稳定的线性函数关系,通过信号采集电路接收所述红外测温仪在所述检测位接近开关下测得的第三温度数据,并将该第三温度数据作为新参数代入所述线性函数,计算得到运动热带钢的温度。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采集电路、步进电机驱动器、具有滑台的步进电机、热电偶、红外测温仪、标定样、对准标定样的标定位接近开关、以及对准运动热带钢的检测位接近开关,其中,所述标定样具有与所述运动热带钢相同的规格,且被静止地设置在所述运动热带钢的邻近位置;所述热电偶贴合设置在所述标定样背离所述运动热带钢的表面上,以获得第一温度数据。
[0008]所述红外测温仪可拆卸地设置在步进电机的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能够被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以带动红外测温仪在所述标定位接近开关与所述检测位接近开关之间往复运动,从而相应获得第二温度数据和第三温度数据。
[0009]所述信号采集电路被设置为与所述热电偶和所述红外测温仪连接,以分别获得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第二温度数据和第三温度数据。
[0010]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设置为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电连接,以构建用第二温度数据为变量且用第一温度数据为函数值的线性函数模型,并将第三温度数据作为新变量代入所述线性函数模型,计算得到运动热带钢的温度。
[0011]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1)本专利技术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测温手段中,运动热带钢运动速度过高难以检测、运动热带钢本身反射性强以及外界光源和热源影响的问题。
[0012](2)本专利技术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实现了在非接触、快速响应以及精度高测温方面的应用。
[0013](3)本专利技术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利用光照强度检测器,精度高,易于实现不受自然光照情况(例如,季节或节气、天气情况(阴、晴、雨)、日照时段(早、中、晚))和人工光照情况变化以及表面反光情况等的影响。
[0014](4)本专利技术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实现在线不间断测温,进一步的,可以实现运动热带钢的温度闭环控制,提高工艺温度稳定性,进而产品的质量就更稳定。进一步,在本申请的基础上实现运动热带钢的闭环控制,有助于加热系统的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运动热带钢温度监测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气控制原理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数据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
细说明。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采集电路、步进电机驱动器、具有滑台的步进电机、热电偶、红外测温仪、标定样、对准标定样的标定位接近开关、以及对准运动热带钢的检测位接近开关,其中,所述标定样具有与所述运动热带钢相同的规格,且被静止地设置在所述运动热带钢的邻近位置;所述热电偶贴合设置在所述标定样背离所述运动热带钢的表面上,以获得第一温度数据;所述红外测温仪可拆卸地设置在步进电机的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能够被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以带动红外测温仪在所述标定位接近开关与所述检测位接近开关之间往复运动,从而相应获得第二温度数据和第三温度数据;所述信号采集电路被设置为与所述热电偶和所述红外测温仪连接,以分别获得所述第一温度数据、第二温度数据和第三温度数据;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设置为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电连接,以构建用第二温度数据为变量且用第一温度数据为函数值的线性函数模型,并将第三温度数据作为新变量代入所述线性函数模型,计算得到运动热带钢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还包括被设置为能够检测所述标定样和/或所述运动热带钢的实时光照强度,并将该实时光照强度提供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光照强度检测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热带钢的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玉雷刘延民王磊王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冠县仁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