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新型钢轨减振减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383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新型钢轨减振减噪装置,包括包覆在轨腰和轨底的阻尼层,在所述的阻尼层外设有约束层,在所述的约束层外设有卡簧,在所述的阻尼层与轨腰之间设有吸声复合层,所述的吸声复合层由钢轨一侧向外依次包括吸声层、中间层和加强层,所述的吸声层材质为聚酯纤维且其上均布有一组通孔,所述的中间层材质为聚氨酯发泡体,所述的加强层材质为玻璃纤维棉,在所述的阻尼层内设有一组质量块,所述的质量块表面设有齿面;采用上述结构的钢轨减振降噪装置由于吸声复合层直接与钢轨接触,其采用聚酯纤维且其上均布有一组通孔具有更好的吸收噪音效果,配合内只有质量块的阻尼层,使的该减振降噪装置减振降噪效果好。使的该减振降噪装置减振降噪效果好。使的该减振降噪装置减振降噪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新型钢轨减振减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钢轨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振动噪声对人体健康、精密设备精度、古建筑及文物等造成的危害。专家们也想到很多措施进行治理,钢轨部位产生的振动噪声主要以阻尼钢轨为主,形式也比较多。如专利申请CN 113089389 A公开了一种包括钢轨、腹板吸声降振本体、轨底谐振块及刚性固定夹,其吸声本体并未和钢轨密切、目的是将噪声收纳在预留的空腔内,但噪声吸收效果可能会收到影响。因为,噪声来源于钢轨振动,首先需要通过与钢轨密贴将其振动耦合至减振降噪装置中、再通过吸声及质量调谐结构将振动衰减、噪声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噪声吸收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装配式新型钢轨减振减噪装置,包括包覆在轨腰和轨底的阻尼层,在所述的阻尼层外设有约束层,在所述的约束层外设有卡簧,在所述的阻尼层与轨腰之间设有吸声复合层,所述的吸声复合层由钢轨一侧向外依次包括吸声层、中间层和加强层,所述的吸声层材质为聚酯纤维且其上均布有一组通孔,所述的中间层材质为聚氨酯发泡体,所述的加强层材质为玻璃纤维棉,在所述的阻尼层内设有一组质量块,所述的质量块表面设有齿面。
[0005]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约束层与阻尼层接触一侧设有一组加强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层由四块组成分别设置在轨腰两侧和包覆在轨底两侧,所述的约束层也包括四块分别覆盖各块阻尼层上。<br/>[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层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所述的阻尼层材质为丁基橡胶。
[0008]采用上述结构的钢轨减振降噪装置由于吸声复合层直接与钢轨接触,其采用聚酯纤维且其上均布有一组通孔具有更好的吸收噪音效果,配合内只有质量块的阻尼层,使的该减振降噪装置减振降噪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吸声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的减振降噪装置包括阻尼层1、约束层2、卡簧3和吸声复合层,吸声复合层与轨腰贴合,阻尼层1包覆在轨腰轨腰和轨底上,约束层2则包覆在阻尼层1外通过卡簧3
将上述结构夹紧固定在钢轨上,吸声复合层包括吸声层4、中间层5和加强层6,其中吸声层4材质为聚酯纤维,如图2所示在吸声层4上均布有一组通孔4

1,这样可以更好地吸收钢轨的噪声至减振降噪装置内部,中间层5材质为聚酯纤维(该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空隙、吸声系数约0.96、发挥优良的降噪效果)加强层6为玻璃纤维棉(改材料具有内孔结构使其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吸声性能)。阻尼层1材质为丁基橡胶,以获得更高损耗因子、衰减振动能量。约束层2材质位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阻燃性、防腐性能优异,避免原技术中采用金属材质带来防腐成本高及防护困难等问题。
[0012]如图1所示在阻尼层1内设置有一组质量块7,质量块7能够有效吸收和消耗震动,为了增加质量块7与阻尼层1接触面积、更好发挥阻尼损耗作用,将质量块7表面设置为齿面。
[0013]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在约束层2成型过程中产生变形、加强与阻尼材料表面结合力、增加与阻尼材料接触面积、更好发挥阻尼损耗作用,在约束层2与阻尼层1接触一面设置有一组加强筋2

1。
[0014]上面的约束层2阻尼层1以及质量块7采用橡胶注射成型工艺一次注射成型,这样提高整体性的同时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0015]为了方便安装,如图1所示阻尼层1由四块组成分别设置在轨腰两侧和包覆在轨底两侧,约束层2也包括四块分别覆盖在各阻尼层1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新型钢轨减振减噪装置,包括包覆在轨腰和轨底的阻尼层(1),在所述的阻尼层(1)外设有约束层(2),在所述的约束层(2)外设有卡簧(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阻尼层(1)与轨腰之间设有吸声复合层,所述的吸声复合层由钢轨一侧向外依次包括吸声层(4)、中间层(5)和加强层(6),所述的吸声层(4)材质为聚酯纤维且其上均布有一组通孔(4

1),所述的中间层(5)材质为聚氨酯发泡体,所述的加强层(6)材质为玻璃纤维棉,在所述的阻尼层(1)内设有一组质量块(7),所述的质量块(7)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英张法明张亚飞蔡研李强陈刚郭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