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华永专利>正文

一种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69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3
一种电风扇,包括风扇头,风扇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罩和后罩、以及设置在前罩和后罩外周侧的风扇罩连接座,后罩设有用于抽吸空气的第一吸风口,前罩设有用于吹送空气的送风口,后罩的外周侧与风扇罩连接座的内周侧之间设有吸风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扇罩组件与风扇罩连接座之间设有的吸风凹槽,能够在原有吸风口的基础上,从吸风凹槽抽吸更多的空气,加大抽吸空气的范围,抽吸空气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送风口的出风量和提升风速,有效提高送风效果和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风扇罩连接座,能够从侧面看不到扇叶的结构从而增强电风扇的整体视觉效果,而吸风凹槽设置在后罩与风扇罩连接座之间,使得吸风凹槽既能加大送风量之余不影响整体的外观。不影响整体的外观。不影响整体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电风扇
,具体是一种电风扇。

技术介绍

[0002]风扇是由电驱动以产生气流的装置,其内配置的扇叶在通电后旋转,以扇叶旋转转化成风来达到乘凉、降温的效果。风扇通常包括风扇罩、扇叶和风扇机座等。风扇罩围合在扇叶外周,能起到安全防护,在风扇罩上设置吸风口和送风口,利用风扇机座为扇叶提供动力,扇叶旋转抽吸吸风口外侧的空气,通过扇叶旋转以产生的气流将冷风通过送风口吹向特定方向,吸风口和送风口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风速和导向的作用。
[0003]在现有的设计中,风扇的前罩和后罩会连接在一起,从侧面能够看到扇叶的结构,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改进,在风扇中增加了风扇罩连接座,从侧面不能够看到扇叶的结构,使得风扇的外形更加美观,但是如CN216111406U公开的一种新型电风扇,其风扇罩上的吸风口只能从吸风口外侧抽吸空气,抽吸空气的范围小造成抽吸的风量不足,导致从送风口吹出的风量不足,降低了送风效果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风扇罩上的吸风槽只能从吸风槽外侧抽吸空气,抽吸空气的范围小造成抽吸的风量不足,导致从送风槽吹出的风量不足,降低了送风效果和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电风扇,包括风扇头,所述风扇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罩和后罩、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罩和所述后罩外周侧的风扇罩连接座,所述后罩设有用于抽吸空气的第一吸风口,所述前罩设有用于吹送空气的送风口,所述后罩的外周侧与所述风扇罩连接座的内周侧之间设有吸风凹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后罩还设有与所述吸风凹槽贯通的第二吸风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后罩还设有后网罩、后罩连接部和后罩筋道,所述后罩筋道的一端与所述后网罩连接,所述后罩筋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罩连接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后罩筋道包括一端沿所述后网罩圆周间隔排列且往所述风扇罩连接座方向延伸的后罩横向筋道、及一端与所述后罩连接部连接且往所述后网罩方向延伸的后罩纵向筋道,所述后罩横向筋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罩纵向筋道的另一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风口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后罩横向筋道之间的凹槽形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风口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后罩纵向筋道之间的凹槽形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前罩包括前网罩、前罩连接部和前罩筋道,所述前罩连接部与所述风扇罩连接座连接,前罩筋道的一端沿所述前网罩圆周间隔排列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前罩连接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送风口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前罩筋道之间的凹槽形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罩连接座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吸风凹槽内,所
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后罩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前罩连接部连接。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扇机座,所述风扇机座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罩与所述后罩之间的扇叶及带动所述扇叶转动的转动轴,所述后网罩设有可供所述转动轴由所述风扇机座延伸至所述后网罩内侧的开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凹槽的宽度为30

50mm,所述第二吸风口的宽度为 5

15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通过风扇罩组件与风扇罩连接座之间设有的吸风凹槽,能够在原有吸风口的基础上,从吸风凹槽抽吸更多的空气,加大抽吸空气的范围,抽吸空气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送风口的出风量和提升风速,有效提高送风效果和用户体验,本技术设有的风扇罩连接座,能够从侧面看不到扇叶的结构从而增强电风扇的整体视觉效果,而吸风凹槽设置在后罩与风扇罩连接座之间,使得吸风凹槽既能加大送风量之余不影响整体的外观。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风扇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电风扇爆炸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电风扇(没有前罩和扇叶)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电风扇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电风扇,包括风扇头1,所述风扇头1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罩13和后罩11、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罩13和所述后罩11外周侧的风扇罩连接座12,所述后罩11设有用于抽吸空气的第一吸风口111,所述前罩13设有用于吹送空气的送风口,所述后罩11的外周侧与所述风扇罩连接座12的内周侧之间设有吸风凹槽2。本技术通过风扇罩组件与风扇罩连接座之间设有的吸风凹槽,能够在原有吸风口的基础上,从吸风凹槽抽吸更多的空气,加大抽吸空气的范围,抽吸空气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送风口的出风量和提升风速,有效提高送风效果和用户体验,本技术设有的风扇罩连接座,能够从侧面看不到扇叶的结构从而增强电风扇的整体视觉效果,而吸风凹槽设置在后罩与风扇罩连接座之间,使得吸风凹槽既能加大送风量之余不影响整体的外观。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电风扇,所述后罩11还设有与所述吸风凹槽贯通2的第二吸风口112。采用这样的设计,采用这样的设计,通过后罩上设置有吸风槽和前罩上设置有送风槽,可以利用机座提供动力产生气流抽吸位于吸风槽外侧的空气进入到后罩内侧,再利用产生的气流将空气通过送风槽吹向特定方向,吸风槽和送风槽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风速和导向的作用,而第二吸风口通过在吸风凹槽的周侧进行抽吸空气,使空气能够从第二吸风口外侧进入到后罩内侧,在原有吸风槽的基础上,从风扇罩连接座的内侧抽吸空气,加大抽吸空气的范围,抽吸空气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送风槽的出风量和提升风速,有效提高送风效果和用户体验。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电风扇,所述后罩11还设有后网罩113、后罩连接部114和后罩筋道115,所述后罩筋道115的一端与所述后网罩113连接,所述后罩筋道115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罩连接部114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后罩筋道的一端与前网罩连接,后罩筋道的另一端与前罩连接部连接,能够提高前罩整体结构稳定性。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电风扇,所述后罩筋道115包括一端沿所述后网罩2111圆周间隔排列且往所述风扇罩连接座12方向延伸的后罩横向筋道1151、及一端与所述后罩连接部114连接且往所述后网罩113方向延伸的后罩纵向筋道1152,所述后罩横向筋道1151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罩纵向筋道1152的另一端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后罩横向筋道的一端沿后网罩圆周间隔排列且往风扇罩连接座方向延伸,后罩横向筋道能够提高后网罩的横向结构稳定性,后罩纵向筋道的一端与后罩连接部连接且往后网罩方向延伸,后罩纵向筋道能够提高后罩连接部的纵向结构支撑性,后罩横向筋道的另一端与后罩纵向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风扇,包括风扇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1)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罩(13)和后罩(11)、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罩(13)和所述后罩(11)外周侧的风扇罩连接座(12),所述后罩(11)设有用于抽吸空气的第一吸风口(111),所述前罩(13)设有用于吹送空气的送风口,所述后罩(11)的外周侧与所述风扇罩连接座(12)的内周侧之间设有吸风凹槽(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11)还设有位于所述吸风凹槽(2)内且与所述吸风凹槽(2)贯通的第二吸风口(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11)包括后网罩(113)、后罩连接部(114)和后罩筋道(115),所述后罩筋道(115)的一端与所述后网罩(113)连接,所述后罩筋道(115)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罩连接部(1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筋道(115)包括一端沿所述后网罩(113)圆周间隔排列且往所述风扇罩连接座(12)方向延伸的后罩横向筋道(1151)、及一端与所述后罩连接部(114)连接且往所述后网罩(113)方向延伸的后罩纵向筋道(1152),所述后罩横向筋道(1151)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罩纵向筋道(1152)的另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风口(111)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后罩横向筋道(1151)之间的凹槽形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华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