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华永专利>正文

无雾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10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雾加湿器,在使用时,水箱部件为湿帘部件提供清水,导风部件通过加湿器壳体两侧的吸风口吸取空气产生气流,然后吹风导引湿帘部件上的水汽从加湿出风口处扩散至周围环境,湿帘部件上多余的水滴落至集水组件处,集水组件将收集到的水输送回水箱部件;通过在湿帘部件的底部设置集水组件,代替以往水箱设置在湿帘部件底部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水箱部件占用加湿器壳体内的竖向安装空间,使加湿器壳体内的各零部件更加紧凑;并且通过在加湿器壳体的两侧上设置供导风部件吸风的吸风口,增大加湿器壳体的进风面积,从而提高导风部件吹向湿帘部件的风量,使湿帘上的水分子能够更快的扩散到周围的空气环境中,提高用户体验感。验感。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雾加湿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雾加湿器
,特别涉及一种无雾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无雾加湿器,一般包括湿帘、水箱、风机以及水泵,水泵将水从水箱中抽走,并导送至湿帘处将其淋湿,通过湿帘的多孔结构更加快速的让水分子自然蒸发,然后通过风机吹出气流吹向湿帘,使气流带上蒸发的水汽,然后从无雾加湿器上的出风口处排出,带有水汽的气流扩散到室内环境中,从而达到为室内环境加湿的效果。
[0003]但现有的无雾加湿器通常只在加湿器壳体一侧上设置供风机吸风的吸风口,加湿器壳体的进风面积不足,以使风机吹出的风量不足,导致无雾加湿器的出风效果不理想,加湿量偏小,往往从开始加湿到达到适宜的相对湿度需要较长的时间,降低用户体验感。
[0004]且现有的无雾加湿器通常将水箱设置在湿帘下方,以收集湿帘上多余的水,采用这样的设计,需要减小水箱的竖向体积以及增加水箱的横向体积才能满足水箱容量的需求,使得水箱内的结构不够紧凑,导致无雾加湿器体积较大,看起来比较臃肿;且每次往水箱里加水,需要将湿帘从水箱上方才可进行加水动作,比较麻烦。
[0005]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无雾加湿器结构不够紧凑,进风面积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无雾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所述加湿器壳体内设有相邻设置的湿帘部件、导风部件以及水箱部件,所述导风部件位于湿帘部件与水箱部件之间,所述水箱部件用于为湿帘部件提供清水,所述导风部件的出风端朝向湿帘部件,所述加湿器壳体的两侧上设有用于供导风部件吸风的吸风口,所述加湿器壳体上设有加湿出风口,所述加湿出风口与湿帘部件相对应,所述导风部件吹出的气流输送至湿帘部件,以使气流带上湿帘部件上的水气从加湿出风口处排出;所述湿帘部件的底部还设有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用于将湿帘部件上多余的水输送至水箱部件。
[0009]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导风部件包括导风壳体以及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导风壳体内,所述导风壳体的两侧设有与吸风口相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导风壳体上设有湿帘安装槽,所述湿帘部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湿帘安装槽内,所述湿帘安装槽上设有导风出风口,所述导风出风口朝向风机组件的出风端。
[0010]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螺旋风叶,所述导风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机安装槽,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电机安装槽内,所述电机安装槽上设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螺旋风叶上的避让孔;
[0011]所述导风壳体内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一端与导风出风口连通,所述导
风通道的另一端朝螺旋风叶方向延伸,所述导风通道内设有位于导风通道与螺旋风叶之间的发热构件,所述发热构件能够加热风机组件吹向湿帘部件上的气流;
[0012]所述导风通道的顶部与导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电机安装槽的底部与导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D大于d。
[0013]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旋风叶、导风通道的数量分别与驱动电机一一对应,所述导风通道的外径尺寸为h,所述湿帘安装槽的宽度尺寸为H,所述h略小于H;所述湿帘安装槽的长度尺寸为R,两个所述的导风通道的外端最大距离为r,所述r略小于R。
[0014]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湿帘部件包括设于湿帘安装槽内的安装架、设于安装架顶部的布水构件以及设于安装架内的湿帘,所述布水构件与水箱部件连通,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有与布水构件相对应的进水口,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与集水组件相对应的集水口,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供风机组件吹出的气流流向湿帘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导风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供水汽扩散出去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加湿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开口上设有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用于减缓湿帘上的水的下落速度。
[0015]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缓冲构件包括设置在第三开口上的缓冲条、以及设置在缓冲条顶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自下而上沿水汽的扩散方向向外倾斜;所述缓冲条的一侧与湿帘相抵;所述缓冲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限位部与缓冲条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的缓冲条沿水的下落方向间隔设置。
[0016]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水箱部件包括位于导风部件一侧的水箱、设于水箱底部的水泵组件、以及设于加湿器壳体上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水箱内的水位;
[0017]所述水泵组件包括供水泵和回水泵,所述供水泵分别与水箱、湿帘部件连通,所述供水泵用于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湿帘部件处;
[0018]所述回水泵分别与集水组件、水箱连通,所述回水泵用于将集水组件所收集的水输送至水箱内。
[0019]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水箱的顶部且靠近湿帘部件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降噪凸台,所述降噪凸台上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位于水箱内,且位于降噪凸台的上方,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降噪凸台与回水泵相连通;
[0020]所述降噪凸台和水箱之间形成的结构的截面形状呈类L形状。
[0021]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集水组件包括设于湿帘部件底部的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顶部设有与湿帘部件相对应的收集口,所述集水盘的底部设有出水嘴,所述回水泵与出水嘴连通;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设于集水盘内的水位检测器,所述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集水盘内的水量,所述水位检测器与回水泵电性连接。
[0022]如上所述的无雾加湿器,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呈中空柱状的连通器以及连通构件,所述连通构件的一端与连通器的底部连通,所述连通构件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水箱内的水能够通过连通构件流入连通器内,以使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与连通器内的水位高度齐平;
[0023]所述连通器位于加湿器壳体与水箱之间,所述监测组件还包括设于加湿器壳体的
外侧壁上的监测窗,所述监测窗与连通器对应设置,所述监测窗、连通器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的无雾加湿器在使用时,水箱部件为湿帘部件提供清水,导风部件通过加湿器壳体两侧的吸风口吸取空气产生气流,然后吹风导引湿帘部件上的水汽从加湿出风口处扩散至周围环境,湿帘部件上多余的水滴落至集水组件处,集水组件将收集到的水输送回水箱部件;通过在湿帘部件的底部设置体积较小的集水组件,代替以往体积较大的水箱设置在湿帘部件底部的设计,且将水箱部件设置在导风部件的一侧上,能够有效减少水箱部件占用加湿器壳体内的竖向安装空间,使加湿器壳体内的各零部件更加紧凑,有效减小无雾加湿器的体积,并且无需移开湿帘部件也能够为水箱部件添加水,操作更加简单;并且通过在加湿器壳体的两侧上设置供导风部件吸风的吸风口,增大加湿器壳体的进风面积,从而增加空气通过导风部件吸入加湿器壳体的流量,提高导风部件吹向湿帘部件的风量,以使气流能够携带更多的水气从加湿出风口处排出,使湿帘上的水分子能够更快的扩散到周围的空气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雾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1)内设有相邻设置的湿帘部件(2)、导风部件(3)以及水箱部件,所述导风部件(3)位于湿帘部件(2)与水箱部件之间,所述水箱部件用于为湿帘部件(2)提供清水,所述导风部件(3)的出风端朝向湿帘部件(2),所述加湿器壳体(1)的两侧上设有用于供导风部件(3)吸风的吸风口(11),所述加湿器壳体(1)上设有加湿出风口(12),所述加湿出风口(12)与湿帘部件(2)相对应,所述导风部件(3)吹出的气流输送至湿帘部件(2),以使气流带上湿帘部件(2)上的水气从加湿出风口(12)处排出;所述湿帘部件(2)的底部还设有集水组件(5),所述集水组件(5)用于将湿帘部件(2)上多余的水输送至水箱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3)包括导风壳体(31)以及风机组件(32),所述风机组件(32)设于导风壳体(31)内,所述导风壳体(31)的两侧设有与吸风口(11)相对应的第一开口(311),所述导风壳体(31)上设有湿帘安装槽(312),所述湿帘部件(2)可拆卸的连接在湿帘安装槽(312)内,所述湿帘安装槽(312)上设有导风出风口(313),所述导风出风口(313)朝向风机组件(32)的出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2)包括驱动电机(321)以及螺旋风叶(322),所述导风壳体(31)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机安装槽(314),所述驱动电机(321)设于电机安装槽(314)内,所述电机安装槽(314)上设有供驱动电机(321)的输出轴延伸至螺旋风叶(322)上的避让孔;所述导风壳体(31)内设有导风通道(315),所述导风通道(315)的一端与导风出风口(313)连通,所述导风通道(315)的另一端朝螺旋风叶(322)方向延伸,所述导风通道(315)内设有位于导风通道(315)与螺旋风叶(322)之间的发热构件(33),所述发热构件(33)能够加热风机组件(32)吹向湿帘部件(2)上的气流;所述导风通道(315)的顶部与导风出风口(313)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电机安装槽(314)的底部与导风出风口(313)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D大于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旋风叶(322)、导风通道(315)的数量分别与驱动电机(321)一一对应,所述导风通道(315)的外径尺寸为h,所述湿帘安装槽(312)的宽度尺寸为H,所述h略小于H;所述湿帘安装槽(312)的长度尺寸为R,两个所述的导风通道(315)的外端最大距离为r,所述r略小于R。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雾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部件(2)包括设于湿帘安装槽(312)内的安装架(21)、设于安装架(21)顶部的布水构件(22)以及设于安装架(21)内的湿帘(23),所述布水构件(22)与水箱部件连通,所述安装架(21)的顶部设有与布水构件(22)相对应的进水口(211),所述安装架(21)的底部设有与集水组件(5)相对应的集水口(212),所述安装架(21)上设有供风机组件(32)吹出的气流流向湿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华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