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华永专利>正文

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36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通过在加湿器壳体内设置湿帘结构和水箱,将水箱设于湿帘结构一侧,水箱内的水通过其底部的供水管流向供水泵,通过供水泵将水输送至布水部件,再通过布水部件将水均匀地分布在湿帘结构上,湿帘结构上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积攒在湿帘结构底部,并从湿帘结构底部滴落至集水部件内进行收集,通过回水泵抽取集水部件内的水,通过位于水箱侧壁的进水管将水导送至水箱内,形成循环回路;采用这样的设计,无雾加湿器在运转过程中,水路结构中的水箱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灰尘细菌进入水箱内污染水体,提高无雾加湿器的加湿质量,并且用户只需打开加湿器壳体即可对水箱进行维护工作,操作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雾加湿器
,特别涉及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雾加湿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现有的无雾加湿器一般通过将水添加到湿帘结构的湿帘上,然后通过风机吹风吹向湿帘,使风机吹出的气流带上湿帘上的水汽后,再从加湿器上的出风口吹出,从而对环境空气进行加湿。
[0003]现有的无雾加湿器的水路结构通常将水箱设置在湿帘结构的下方,然后在水箱的顶部设置与湿帘结构相对应的收集口,以此收集从湿帘结构上滴落的水,但是采用这样的设计,使无雾加湿器在运转过程中水箱处于不密封状态,灰尘细菌容易通过收集口进入到水箱内污染水体;并且用户对水箱进行清洁工作时,需要将湿帘结构从水箱上拆卸出来,才可对水箱进行维护工作,操作麻烦。
[0004]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水路结构中的水箱处于不密封状态以及维护麻烦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包括加湿器壳体以及设于加湿器壳体内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内还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位于湿帘结构的一侧,所述湿帘结构的顶部设有布水部件,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与布水部件之间设有供水泵,所述供水泵分别与布水部件、供水管连通,所述供水泵用于将水箱内的水供至布水部件,再通过布水部件将水均匀地分布到湿帘结构上;<br/>[0008]所述湿帘结构的底部设有集水部件,所述集水部件用于收集湿帘结构所滴落的水,所述水箱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靠近水箱顶部的位置,所述进水管与集水部件之间设有回水泵,所述回水泵分别与集水部件、进水管连通,所述回水泵用于将集水部件所收集的水通过进水管导送至水箱内。
[0009]为了防止回水泵导送回水箱内的水回落至水箱内产生较大的噪音的情况发生,所述水箱的顶部且靠近湿帘结构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降噪凸台,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位于水箱内,且位于降噪凸台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降噪凸台与回水泵相连通。
[0010]为了进一步提高降噪凸台的降噪效果,所述降噪凸台和水箱之间形成的结构的截面形状呈类L形状。
[0011]为了能够对水箱内的水体进行净化,所述水箱内设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供水管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组件。
[0012]为了便于降低过滤组件的装配成本,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槽内
的过滤盒、安装在过滤盒上盒盖、以及安装在过滤盒内的滤芯,所述过滤盒的底部设有与供水管相通的出水孔,所述盒盖上设有与水箱相通的进水孔;所述过滤盒的底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出水孔位于连接部内;所述连接部呈环形状,所述安装槽呈环形状,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安装槽的内径尺寸。
[0013]为了便于用户对过滤盒内的滤芯进行更换,所述盒盖两侧设有弹性卡扣,所述过滤盒上设有与弹性卡扣相匹配的安装孔。
[0014]为了方便用户观察滤芯状态,所述滤盒盖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0015]为了确保集水部件能够正常运作,所述集水部件包括设于湿帘结构底部的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顶部设有与湿帘结构相对应的收集口,所述集水盘的底部设有出水嘴,所述回水泵与出水嘴连通;所述集水部件还包括设于集水盘内的水位检测器,所述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集水盘内的水量,所述水位检测器与回水泵电性连接。
[0016]为了便于用户对水箱进行加水,所述水箱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水箱盖。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的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通过在加湿器壳体内设置湿帘结构和水箱,将水箱设于湿帘结构一侧,水箱内的水通过其底部的供水管流向供水泵,通过供水泵将水输送至布水部件,再通过布水部件将水均匀地分布在湿帘结构上,湿帘结构上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积攒在湿帘结构底部,并从湿帘结构底部滴落至集水部件内进行收集,通过回水泵抽取集水部件内的水,通过位于水箱侧壁的进水管将水导送至水箱内,形成循环回路;采用这样的设计,无雾加湿器在运转过程中,水路结构中的水箱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灰尘细菌进入水箱内污染水体,提高无雾加湿器的加湿质量,并且用户只需打开加湿器壳体即可对水箱进行维护工作,操作简单。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沿A

A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5为本技术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6为图5沿B

B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的水箱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的过滤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的集水部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0030]图11为本技术的集水部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32]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包括加湿器壳体1
以及设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湿帘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1内还设有水箱3,所述水箱3位于湿帘结构2的一侧,所述湿帘结构2的顶部设有布水部件4,所述水箱3的底部设有供水管38,所述供水管38与布水部件4之间设有供水泵32,所述供水泵32分别与布水部件4、供水管38连通,所述供水泵32用于将水箱3内的水供至布水部件4,再通过布水部件4将水均匀地分布到湿帘结构2上;
[0033]所述湿帘结构2的底部设有集水部件5,所述集水部件5用于收集湿帘结构2所滴落的水,所述水箱3侧壁上设有进水管33,所述进水管33位于靠近水箱3顶部的位置,所述进水管33与集水部件5之间设有回水泵34,所述回水泵34分别与集水部件5、进水管33连通,所述回水泵34用于将集水部件5所收集的水通过进水管33导送至水箱3内;本技术的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通过在加湿器壳体内设置湿帘结构和水箱,将水箱设于湿帘结构一侧,水箱内的水通过其底部的供水管流向供水泵,通过供水泵将水输送至布水部件,再通过布水部件将水均匀地分布在湿帘结构上,湿帘结构上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积攒在湿帘结构底部,并从湿帘结构底部滴落至集水部件内进行收集,通过回水泵抽取集水部件内的水,通过位于水箱侧壁的进水管将水导送至水箱内,形成循环回路;采用这样的设计,无雾加湿器在运转过程中,水路结构中的水箱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灰尘细菌进入水箱内污染水体,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包括加湿器壳体(1)以及设于加湿器壳体(1)内的湿帘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1)内还设有水箱(3),所述水箱(3)位于湿帘结构(2)的一侧,所述湿帘结构(2)的顶部设有布水部件(4),所述水箱(3)的底部设有供水管(38),所述供水管(38)与布水部件(4)之间设有供水泵(32),所述供水泵(32)分别与布水部件(4)、供水管(38)连通,所述供水泵(32)用于将水箱(3)内的水供至布水部件(4),再通过布水部件(4)将水均匀地分布到湿帘结构(2)上;所述湿帘结构(2)的底部设有集水部件(5),所述集水部件(5)用于收集湿帘结构(2)所滴落的水,所述水箱(3)侧壁上设有进水管(33),所述进水管(33)位于靠近水箱(3)顶部的位置,所述进水管(33)与集水部件(5)之间设有回水泵(34),所述回水泵(34)分别与集水部件(5)、进水管(33)连通,所述回水泵(34)用于将集水部件(5)所收集的水通过进水管(33)导送至水箱(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顶部且靠近湿帘结构(2)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降噪凸台(35),所述进水管(33)的一端位于水箱(3)内,且位于降噪凸台(35)的上方,所述进水管(33)的另一端贯穿降噪凸台(35)与回水泵(3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凸台(35)和水箱(3)之间形成的结构的截面形状呈类L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雾加湿器上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内设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37),所述供水管(38)与安装槽(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华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