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配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333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配液系统,包括配液组件;所述配液组件包括投料袋、配液袋、垫圈和卡箍;所述投料袋呈漏斗状,其内径小的那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盘;所述配液袋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与所述第二卡盘大小匹配,通过所述垫圈连接,通过所述卡箍将所述连接固定密实,使得所述投料袋与所述配液袋的连接不漏液、不漏气,实现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投料过程中无渗漏,从而更有利于配液工作的开展。配液工作的开展。配液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配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配液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配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配液生产中,采用的配液系统过于单一,存在投料缓慢、物料渗漏、交叉污染的问题,对于配制需控温的特殊溶液存在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投料过程中无渗漏,从而更有利于配液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配液系统,包括配液组件;所述配液组件包括投料袋、配液袋、垫圈和卡箍;所述投料袋呈漏斗状,其内径小的那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盘;所述配液袋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与所述第二卡盘大小匹配,通过所述垫圈连接,通过所述卡箍将所述连接固定密实,使得所述投料袋与所述配液袋的连接不漏液、不漏气,实现密封连接。
[0004]进一步地,所述配液袋上还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
[0005]进一步地,所述配液袋内部设置有搅拌桨叶;所述多功能配液系统还包括配液工作站;所述配液工作站包括搅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搅拌桨叶工作。
[0006]进一步地,所述配液工作站还包括:
[0007]称重模块,用于称量所述配液袋内物料的质量;
[0008]显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搅拌驱动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称重模块获得的检测结果;
[0009]所述显示控制器与所述搅拌驱动模块和所述称重模块通信。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漏斗和支架;所述投料漏斗用于放置所述投料袋;所述支架与所述投料漏斗连接使得所述投料漏斗正立,即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大的那端向上,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小的那端向下。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盖在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大的那端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漏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投料袋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所述投料袋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投料漏斗内。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夹套、加热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夹套的夹层里;所述夹套的夹层分别通过其上的传热介质流入接口和传热介质流出接口接入和流出传热介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夹套的夹层里,用于检测所述夹套的夹层里传热介质的温度;所述配液袋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夹套围成的空腔中。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传热介质为水。进一步地,所述传热介质为热水或者冷水。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配液袋上设置有检测口,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所述配液袋内物料的温度;所述配液袋内部设置有搅拌桨叶;所述多功能配液系统还包括配液工作站和投料装置;所述配液工作站包括:
[0016]搅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搅拌桨叶工作;
[0017]称重模块,用于称量所述配液袋内物料的质量;
[0018]显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搅拌驱动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称重模块获得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温控装置检测的所述配液袋内物料的温度和所述夹套的夹层里传热介质的温度;
[0019]所述显示控制器与所述搅拌驱动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和所述温控装置通信;
[0020]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漏斗和支架;所述投料漏斗用于放置所述投料袋;所述支架与所述投料漏斗连接使得所述投料漏斗正立,即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大的那端向上,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小的那端向下;所述称重模块设置在所述温控装置底部;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投料装置底部。所述通信指通过电信号、数字信号、蓝牙或wifi等信号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显示控制器对搅拌驱动模块的控制,以及对称重模块的质量检测结果和温控装置的温度检测结果的显示。
[00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投料袋的内径大的那端上设置为自封袋结构。
[00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配液组件为一次性无菌耗材。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投料装置与配液组件的配合,可以满足快速投料的需求;配液组件为一次性无菌耗材,以及投料袋、配液袋、垫圈和卡箍的密切配合,保证投料过程中无渗漏,且减少了与其他溶液配制的交叉污染风险;温控设施调节温度,以满足有温度要求的溶液配制;称重模块实时反馈物料质量,使得配制效率更高;盖板可避免外界杂物掉落到投料袋内;除投料袋外,液体物料也可以通过进液管进入配液袋。因此本技术的多功能配液系统更能在配液生产过程中满足市场需要。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多功能配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涉及的配液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投料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30]1‑
盖板、2

显示控制器、3

投料漏斗、4

支架、5

投料袋、6

配液袋、7

传热介质流出接口、8

温控装置、9

搅拌驱动模块、10

传热介质流入接口、11

称重模块、12

垫圈、13

卡箍、51

第一卡盘、52

投料袋的口径小的那端、53

投料袋的口径大的那端、61

第二卡盘、62

进液管、63

进液口、64

搅拌浆叶、65

出液口、66

检测口和67

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实施的案例。
[003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3]实施例1
[0034]图1、2、3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多功能配液系统、配液袋和投料袋。在该实施例中,多功能配液系统包括配液组件、配液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液组件;所述配液组件包括投料袋、配液袋、垫圈和卡箍;所述投料袋呈漏斗状,其内径小的那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盘;所述配液袋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与所述第二卡盘大小匹配,通过所述垫圈连接,通过所述卡箍将所述连接固定密实,使得所述投料袋与所述配液袋的连接不漏液、不漏气,实现密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袋上还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袋内部设置有搅拌桨叶;所述多功能配液系统还包括配液工作站;所述配液工作站包括搅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搅拌桨叶工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工作站还包括:称重模块,用于称量所述配液袋内物料的质量;显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搅拌驱动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称重模块获得的检测结果;所述显示控制器与所述搅拌驱动模块和所述称重模块通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漏斗和支架;所述投料漏斗用于放置所述投料袋;所述支架与所述投料漏斗连接使得所述投料漏斗正立,即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大的那端向上,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小的那端向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盖在所述投料漏斗的内径大的那端上。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漏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投料袋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药明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