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714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包含依次连接成回路的第一三通管、第一连接管、第二三通管、第二连接管、第三三通管、第三连接管、第四三通管、第四连接管,第一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上柱位接口,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上柱位接口,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七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下柱位接口,第四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八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下柱位接口,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上均设有管夹。第四连接管上均设有管夹。第四连接管上均设有管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


[0001]本技术涉及层析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

技术介绍

[0002]CytivaAKTAReady层析系统是一种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对蛋白等生物制品进行层析分离纯化的设备,通过配合不同的层析柱使用可以达到不同的分离层析效果,是生物制品规模化生产中一种常见的设备;
[0003]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层析工艺往往对层析柱的柱位具有要求,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灵活的实现层析柱柱位的转换,而CytivaAKTAReady层析系统本身的一次性管路只能实现单方向层析柱位的功能,在需要进行柱位切换时,需要重新拆装层析柱,这在生物制品的GMP生产中会引入较大的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CytivaAKTAReady层析系统本身的一次性管路只能实现单反向层析柱位的功能,在需要进行柱位切换时,需要重新拆装层析柱,这在生物制品的GMP生产中会引入较大的污染风险,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能够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工艺需求实现快速切换层析柱位,减少暴露操作引入的污染风险,大大提高生产可靠性和安全性,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包含依次连接成回路的第一三通管、第一连接管、第二三通管、第二连接管、第三三通管、第三连接管、第四三通管、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上柱位接口,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上柱位接口,所述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七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下柱位接口,所述第四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八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下柱位接口,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上均设有管夹。
[0007]上述的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所述第一三通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二三通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三三通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七压管之间,所述第四三通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八压管之间,所述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第一上柱位接口之间,所述第六连接管与所述第二上柱位接口之间,所述第七压管与所述第一下柱位接口之间,所述第八压管与所述第二下柱位接口之间均设有扎带。
[0008]上述的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均为L型连接管。
[0009]上述的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所
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长度均为800毫米;
[0010]所述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七连接管的长度均为300毫米;
[0011]所述第六连接管、所述第八连接管的长度均为200毫米。
[0012]上述的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所述第七连接管、所述第八连接管均为耐压管。
[0013]上述的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所述第一上柱位接口、所述第二上柱位接口、所述第一下柱位接口、所述第一下柱位接口均由依次连接的接头、垫圈、盲板、卡箍组成。
[0014]上述的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所述接头为TC25卡盘式接头,所述垫圈为TC25垫圈,所述盲板为TC25盲板,对应的层析柱和层析系统的接头均为TC25卡盘式接头,连接时打开所述卡箍,去除所述盲板,按照TC25卡盘式接头、TC25垫片、层析柱或层析系统的TC25卡盘式接头顺序组合连接后使用所述卡箍锁紧完成连接。
[0015]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一上柱位接口连接至层析柱上柱位,将所述第一下柱位接口连接至层析柱下柱位,将所述第二上柱位接口连接至AKTAReady的上柱位接口,将所述第二下柱位接口连接至AKTAReady的下柱位接口,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管夹的开关就可以快速切换管路而不需要重新安装层析柱,如需要料液在层析柱中正向流动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关闭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就可实现层析正向流动;如层析柱需要反向流动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关闭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就可实现料液在层析柱中正向流动时;如需要料液在层析柱中反向流动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关闭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就可实现层析正向流动(Downflow);如层析柱需要反向流动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关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的所述管夹,就可实现料液在层析柱中反向流动(upflow);如需要实现料液不经过层析柱,只需要将所述管夹全部打开,关闭层析柱上的进出口阀门,即可bypass层析柱。
[0016]依据上述本技术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层析柱柱位快速切换的管路,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工艺需求实现快速切换层析柱位,减少暴露操作引入的污染风险,大大提高生产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0]第一三通管101、第一连接管102、第二三通管103、第二连接管104、第三三通管105、第三连接管106、第四三通管107、第四连接管108、第五连接管109、第一上柱位接口110、第六连接管111、第二上柱位接口112、第七连接管113、第一下柱位接口114、第八连接管115、第二下柱位接口116、管夹117、扎带118、接头119、垫圈120、盲板121、卡箍1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目的是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工艺需求实现快速切换层析柱位,减少暴露操作引入的污染风险,大大提高生产可靠性和安全性。
[0023]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中,包含依次连接成回路的第一三通管101、第一连接管102、第二三通管103、第二连接管104、第三三通管105、第三连接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连接成回路的第一三通管、第一连接管、第二三通管、第二连接管、第三三通管、第三连接管、第四三通管、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上柱位接口,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上柱位接口,所述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七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下柱位接口,所述第四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八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下柱位接口,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上均设有管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AKTAReady层析系统的柱位切换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二三通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三三通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七连接管之间,所述第四三通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八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第一上柱位接口之间,所述第六连接管与所述第二上柱位接口之间,所述第七连接管与所述第一下柱位接口之间,所述第八连接管与所述第二下柱位接口之间均设有扎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药明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