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锤冲击试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材料或结构的冲击性能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属于机械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纤维
‑
金属混合层板(FML)等新材料在飞机、高铁、汽车、工程机械等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动态冲击载荷是这些设备的零部件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工况,因此抗冲击性能成为必须要测试的力学性能。目前,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冲击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摆锤冲击、落锤冲击、跌落冲击等。落锤冲击方法,冲击能量容易控制,试样放置方便,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目前的落锤冲击试验台,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昂等问题,当试样未被贯穿时,锤头可能发生回弹现象,回弹的锤头因为重力作用会再次下落,如果撞击到试样上,会造成不可控的过加载,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发展防二次冲击装置,避免试样被二次或多次冲击。如公布号为CN11283415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击试验防二次撞击的磁悬浮夹持支座及方法,通过控制磁悬浮控制系统的功率,使永磁体带动试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左立柱、高度标尺、左滑轨、滑尺、防二次冲击左机构、光电门、左底支撑梁、左底纵梁、左底座角梁、载物台立柱、底板、下横梁、右底座角梁、右底纵梁、右底支撑梁、防二次冲击右机构、右立柱、右滑轨、锤架上板、配重块、螺杆、锤架下板、锤头支座、传感器、锤头、固定夹、载物台面、控制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处理及显示系统;其中,防二次冲击左机构由围板、外轴套、上挡块、内轴套、转轴、挡板和下挡块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上横梁、左立柱、左底纵梁、右底纵梁与右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共同组成了落锤冲击试验机的主体框架结构;两个左底支撑梁对称布置于左立柱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左立柱与左底纵梁,呈斜拉筋形式;两个右底支撑梁对称布置于右立柱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右立柱与右底纵梁,呈斜拉筋形式;下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左底纵梁和右底纵梁之间;两个光电门对称布置于左右立柱,位于二次冲击左机构和防二次冲击右机构之下,距离载物台面的高度为锤架上板上表面与锤头下端点之间的距离再加上两倍的滑尺宽度;左滑轨、右滑轨的上下端部有螺纹,布置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上下端部通过螺母拧紧定位;锤架上板与锤架下板通过法兰球轴承安装于左滑轨、右滑轨之上,能够在两个滑轨上自由滑动;锤头支座位于锤架下板的下表面,传感器通过螺纹旋转固定于锤头支座上,然后再通过螺纹与锤头相连;配重块位于锤架上板和锤架下板之间,通过增减配置块的数量来改变落锤的重量;锤架上板和锤架下板通过螺杆连接;左底座角梁通过螺栓固连于左底纵梁和载物台立柱;右底座角梁通过螺栓固连于右底纵梁和载物台立柱;滑尺固连于锤架上板的左右两侧;高度标尺固连于左立柱的内侧;防二次冲击左机构固连于左立柱上;防二次冲击右机构固连于右立柱;所述上横梁、左立柱、左底支撑梁、左底纵梁、右底纵梁、右底支撑梁和右立柱为凹形槽钢,左底纵梁和右底纵梁的底面设有防滑减振橡胶垫;所述下横梁为盒形结构,下表面开口,上表面封闭,左右两端设有与左右底纵梁连接用的通孔,上表面设有左右导轨安装用的通孔;所述防二次冲击左机构,与防二次冲击右机构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落锤冲击试验机的左右立柱上,通过围板焊接或螺栓固定在立柱上,围板的下边缘布置有外轴套;转轴穿过外轴套和内轴套;内轴套位于挡板的边缘;挡板围绕转轴转动,上挡块和下挡块限制挡板的位置;上挡块为电磁铁,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