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67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受力集中容易造成柱头形变的问题,它包括支撑架、柱管、筛网组件、柱头、进料阀、出料阀、电动机、换向器和螺旋升降机,柱管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筛网组件设置在柱管的底部,柱头可滑动地设置在柱管内,进料阀设置在柱头上,出料阀设置在筛网组件上,电动机包括机轴,换向器包括第一横轴和第二纵轴,机轴传动连接在第一横轴上,螺旋升降机包括机壳、蜗杆和丝杆,机壳固定设置支撑架上,蜗杆传动连接在第二纵轴上,螺旋升降机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螺旋升降机的丝杆分别设置在柱头上。个以上的螺旋升降机的丝杆分别设置在柱头上。个以上的螺旋升降机的丝杆分别设置在柱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纯化技术,特指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应用领域涉及到各种分离和纯化技术,因此会涉及到对分离和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层析柱装置。层析柱装置根据层析分析的原理,使分离流体与层析柱内的凝胶进行分子筛、离子交换等反应而得到分离。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层析柱装置,其包括门式支架,在门式支架内设有柱管,该柱管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柱头,柱管下部设有筛网组件,柱头上设有加填料用的上气动喷头,筛网组件下部设有排出填料用的下气动喷头,该上气动喷头上部及侧面分别设有上填料进口、层析口及清洗口,该门式支架上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柱头在柱管内上下移动,为了提高层析柱的柱效,要需要将柱头上滤网尽量贴近在柱管内的胶面上。为了将柱头上滤网尽量贴近在柱管内的胶面上,驱动机构需要对柱头施加有极大的载荷。例如,若柱头直径为300mm时,在实际使用中,在柱头上受到的压力为2.1吨。又如,若柱头直径为1000mm时,在实际使用中,在柱头上受到的压力高达23.6吨。
[0004]然而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柱管(2),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上;筛网组件(3),其设置在柱管(2)的底部;柱头(4),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柱管(2)内;进料阀(5),其设置在柱头(4)上;出料阀(6),其设置在筛网组件(3)上;电动机(7),其包括机轴(71);换向器,其包括第一横轴(911)和第二纵轴(922),机轴(71)传动连接在第一横轴(911)上;螺旋升降机(8),其包括机壳(81)、蜗杆(82)和丝杆(83),机壳(81)固定设置支撑架(1)上,螺旋升降机(8)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螺旋升降机(8)的蜗杆(82)传动连接在第二纵轴(922)上,两个以上的螺旋升降机(8)的丝杆(83)分别设置在柱头(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螺旋升降机(8)的丝杆(83)均匀地围绕在柱头(4)上表面的几何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3)轴心和柱头(4)轴心之间的距离与柱头(4)半径的比值位于0.4

0.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自动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包括第一换向器(91)和两个第二换向器(92),第一换向器(91)包括第一横轴(911)和第一纵轴(912),第二换向器(92)包括第二横轴(921)和第二纵轴(922),两个第二换向器(92)的第二横轴(921)传动连接在第一纵轴(912)上,两个以上的螺旋升降机(8)的蜗杆(82)传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换向器(92)的第二纵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春徐江运徐龙渤徐茏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仪盛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