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6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包括第一轨道,及其一侧设置的养护室,及其另一侧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盘,及第一轨道上设置的复合车,复合车上设有顶升机构;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之间布置有工位,并同时布置有多个第一输送机构;所述复合车将养护室内待加工模具移至第一支撑盘上,然后经第一输送机构将该模具移至设定工位进行道面板工艺作业,并最终移至第二支撑盘上,然后通过复合车将其移至养护室的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道面板生产用闭环式生产线,实现道面板的循环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解决独立式生产方式吊具设置过多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对流程作业人员作业熟练度及作业精度要求较低。员作业熟练度及作业精度要求较低。员作业熟练度及作业精度要求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


[0001]本技术属于道面板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机场跑道、停机坪、滑行道及其他道路的装配式预应力道面板生产中,要顺次进行脱模剂喷涂、预应力钢筋放入、张拉杆连接、张拉作业、混凝土浇注振捣、养护以及放张等工艺作业。现有道面板生产多为独立生产方式,也就是根据道面板加工工艺要求的各种工艺操作各自独立设置,生产现场设置多个吊具,以按需将模具在不同工位之间、工位和养护室之间往复移动,该生产方式一方面导致作业现场凌乱,生产效率低下,存在吊装自身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存在交叉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该生产方式对作业人员操作熟练程度、操作精度要求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以实现道面板自动流转作业,从而完成道面板的循环生产,与以往独立式吊装道面板生产方式相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以往道面板模具吊装生产方式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包括:
[0006]第一轨道;
[0007]养护室,布置在第一轨道一侧,其内设有支架,道面板生产用模具放在支架上;
[0008]复合车,包括下层车和其上设置的上层车,下层车沿第一轨道移动,上层车设有和模具对应的顶升机构,在养护室、下层车、第一支撑盘间,以及养护室、下层车、第二支撑盘间分别设有对上层车移动导向的导向机构;
[0009]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布置在第一轨道另一侧,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之间布置有根据道面板生产工艺设定的工位,并同时布置有多个第一输送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0011]所述下层车上设置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相垂直,上层车设置在第二轨道上;
[0012]所述养护室在其内支架正下方位置处设置的、和上层车对应的第四轨道,第四轨道和第一轨道垂直;
[0013]所述第一支撑盘及第二支撑盘上分别设置的、和上层车对应的第三轨道,所述第一支撑盘及第二支撑盘分别为转盘结构,各自包括转盘本体,第三轨道设置在所述转盘本体上,转盘本体还设有用于支撑并输送模具的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包括在第三轨道上方位置处并排设置的两条输送辊,两条输送辊和第三轨道同向。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盘本体底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滚轮,转盘本体正下方设有圆形轨道,圆形轨道支撑多个滚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盘本体对应有推移油缸,推移油缸驱动转盘进行90
°
角转动,实现其上第三轨道在正对第一轨道和正对第一输送机构两个位置间转换。
[0016]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4个顶升油缸,该4个顶升油缸呈方形结构布置,复合车设有对4个顶升油缸同步供油的液压站。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车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和第一支撑盘配合设置,另一个和第二支撑盘配合设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辊道输送结构。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数量不小于工位数量,每一个工位对应有一个第一输送机构。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具有以下优势:
[0021](1)本技术提供了道面板生产用闭环式生产线,实现道面板的循环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0022](2)本技术中,通过复合车完成道面板在养护室和第一、第二支撑盘之间的搬运,通过第一输送机构带动模具在工位之间移动,本闭环式生产线解决独立式生产方式吊具设置过多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对流程作业人员作业熟练度及作业精度要求较低,降低生产成本。
[0023](3)本技术中,根据道面板生产工艺将对应工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串接在一起,在设定工位上完成相应的工艺任务,实现了定点定岗定任务生产,提高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布置图;
[0026]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的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施例中复合车的下层车主视图;
[0028]图4为本实施例中复合车的下层车俯视图;
[0029]图5为本实施例中复合车的上层车主视图;
[0030]图6为本实施例中复合车的上层车俯视图;
[0031]图7为本实施例中复合车的顶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实施例中转盘结构主视图;
[0033]图9为本实施例中转盘本体俯视图;
[0034]图10为本实施例中转盘本体仰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养护室;101

第四轨道;2

复合车;21

下层车;212

第二轨道;22

上层车;3

第一轨道;4

第一支撑盘;5

第一输送机构;6

顶升机构;61

顶升油缸;62

液压站;7

圆形轨道;8

第二支撑盘;9

转盘本体;91

第二输送机构;92

第三轨道;93

滚轮;94

推移油缸;11

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3);养护室(1),布置在第一轨道(3)一侧,其内设有支架,道面板生产用模具(11)放在支架上;复合车(2),包括下层车(21)和其上设置的上层车(22),下层车(21)沿第一轨道(3)移动,上层车(22)设有和模具(11)对应的顶升机构(6),在养护室(1)、下层车(21)、第一支撑盘(4)间,以及养护室(1)、下层车(21)、第二支撑盘(8)间分别设有对上层车(22)移动导向的导向机构;第一支撑盘(4)和第二支撑盘(8),布置在第一轨道(3)另一侧,第一支撑盘(4)和第二支撑盘(8)之间布置有根据道面板生产工艺设定的工位,并同时布置有多个第一输送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环式道面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所述下层车(21)上设置的第二轨道(212),第二轨道(212)和第一轨道(3)相垂直,上层车(22)设置在第二轨道(212)上;所述养护室(1)在其内支架正下方位置处设置的、和上层车(22)对应的第四轨道(101),第四轨道(101)和第一轨道(3)垂直;所述第一支撑盘(4)及第二支撑盘(8)上分别设置的、和上层车(22)对应的第三轨道(92),所述第一支撑盘(4)及第二支撑盘(8)分别为转盘结构,各自包括转盘本体(9),第三轨道(92)设置在所述转盘本体(9)上,转盘本体(9)还设有用于支撑并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峰赵勇刘玉波宁明阳田桂华谢志元宋照尚杨立志邱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河间市银龙轨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