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熔点合金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2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熔点合金熔炉,包括炉体和可分离的内胆,所述内胆的底部铺设有耐热基体,耐热基体上设有沟槽,且耐热基体的上表面支撑有电加热棒,耐热基体的边缘与内胆壁之间形成合金收集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胆、炉体分离式结构,缩短了熔炉的维护周期,方便高效。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沟槽结构的耐热基体将加热元件和合金熔体分离并收集,解决了电加热棒使用寿命太短,经常出现烧坏爆管问题。同时,利用活接结构装置可以顺利地将熔融状态下的合金从炉体内引出并收集,方便快捷,极度地节省炉体倾倒的操作,也避免了合金熔体长时间堆积在熔炉内的隐患问题。炉内的隐患问题。炉内的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熔点合金熔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用合金回收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熔点合金熔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过程中有种特殊地加工工艺需要利用熔融状态下的锡铋合金类的低熔点合金来进行浇注使用,浇注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合金渗入叶片各个细孔之中,等浇注完该低熔点合金后过几分钟该低熔点合金冷却后就会固化变成固体状态留在各个细孔之中出不来。现阶段从各个细孔中取出所采取的方法是将含有低熔点合金的发动机叶片整体投入合金炉体内含有46号机油中通过加热将低熔点的合金进行融化,然后低熔点合金融化后就会从叶片中脱落进入到46号机油中从而实现叶片上合金的分离。
[0003]现有的合金熔解炉为整体式结构熔炉,因熔融状态下的低熔点合金是有强腐蚀性,合金熔体长时间的积累会对熔炉内壁产生腐蚀,经过时间的消耗,内壁会变薄,甚至是穿孔漏油,一旦漏油只能想办法进行填补,缺口如果过大就填补不了,整个炉子只能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在201720495647.5一种内胆式熔炼炉公开了一种内胆式熔炼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相应炉门8。其炉体12的炉内腔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其炉内腔的纵向截面形状呈圆形。其炉体12包括依次从外到内的六层:钢质骨架外壳层1、由珍珠岩保温板构成的保温层2、由保温砖构成的外隔离层3、封闭式型层4、耐火砖构成的内隔离层5和耐高温砖构成的内胆层6等;炉体内层为内胆式,既可以局部分别维修,即可以对个别损坏位置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局部维修,亦可整体更换。但是该熔炉不方便整体倾倒,该过程操作性太差。因细孔内存留的合金熔体较少,炉体底部较为大,熔体的积累速度较慢,并且为了方便,往往需要长时间等炉体内积累一定体积的合金熔体后才进行清理,而这无疑会造成炉体内元件的腐蚀损坏,如电加热棒出现烧坏爆管问题,使用寿命太短,提高熔炉的维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的熔炉不便于倾倒,合金熔体长时间积累长时间容易造成内胆和元件出现损坏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熔点合金熔炉。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低熔点合金熔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可与炉体分离的内胆,炉体和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胆底部2/3

3/4的区域平铺有高度为内胆深度的1/5

1/4的耐热基体,耐热基体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沟槽,且耐热基体的上表面支撑有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与沟槽的方向交叉布置;所述耐热基体的边缘与内胆壁之间形成内胆合金收集槽,耐热基体上的沟槽端部与内胆合金收集槽连通;内胆合金收集槽的炉体璧上设有用于合金熔体流出的活接装置,所述活接装置包括贯穿合金熔炉内胆和炉壁且开口略向下的管道,所述管道设在熔炉内段通过可拆卸的弯管深入合金收集槽底部,所述活接装置炉身内部分
通过锁紧螺母与内胆内壁锁紧,活接装置炉身外部分通过锁紧螺母与熔炉外壁锁紧,所述炉体与内胆通过活结装置内外的锁紧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内胆、炉体分离式结构缩短了维护周期,更为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耐热基体的层叠形成了合金收集槽,避免了合金熔体对加热单元的腐蚀,并且通过活接装置可以随时的排除熔体,减少了合金熔体长时间积累对炉体的伤害。
[0007]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还设有测温单元,所述的测温单元安装在内胆的竖直内壁上,避免合金熔体的粘附,造成损坏。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棒与沟槽的方向的交叉角度为45

90
°
,电加热棒在该耐火砖上加热均匀、散热也均匀,不会有局部过热导致电加热棒烧坏的情况,延长电加热棒的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基体上设有不少于两条的沟槽,且沟槽之间的厚度不多于2cm,在满足支撑加热单元的基础上,提高沟槽收集合金熔体的效率。
[0010]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基体上的沟槽端部与内胆合金收集槽连通,便于滴落至加热棒的合金熔体通过沟槽流入至内胆合金收集槽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基体上的沟槽呈倾斜状,且与内胆合金收集槽连通的端部的水平位低,避免合金熔体在沟槽内的积累停留,避免加热棒被腐蚀,进一步提高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
[0012]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基体为耐火砖,耐火砖材料采用莫来石高温棉材料,耐高温,结构强度好,使用寿命长。
[0013]进一步地,所述活接装置包括连通炉体内和炉体外的导出管,且导出管的出口设有阀门,可以通过阀门的控制,随时排除积累的合金溶液。
[0014]进一步地,所述活接装置包括连通炉体内和炉体外的导出管,且设置在炉体内的合金导出管具有向上行程的连接段,利用连通器原理,结合合金熔体大于加热介质密度,易于沉积在炉体底部的特点,在合金熔化后不断沉积对底部的合金熔体产生压力时,通过在合金导出管设置形成向上的的流通路径,使超过某一平衡面的合金会自动被炉体内的位压给压出炉体,并从合金导出管流出。
[0015]进一步地,所述低熔点合金熔炉的炉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气柜,电气柜通过设在保温层外侧的电线接线室与所述电加热棒连接,用于对加热装置的控制。
[0016]进一步地,所述低熔点合金熔炉的炉体底部设有脚轮,便于熔炉的转运,提高安全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内胆、炉体分离式结构,若内胆出现漏油只需要更换内胆即可,不需更换或重新制作炉体,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并能缩短了熔炉的维护周期,方便高效。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沟槽结构的耐热基体将加热元件和合金熔体分离并收集,解决了电加热棒使用寿命太短,经常出现烧坏爆管问题,减少了电加热单元的更换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利用活接结构装置可以顺利地将熔融状态下的合金从炉体内引出并收集,方便快捷,极度地节省了操作步骤,也避免了合金熔体长时间堆积在熔炉内的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低熔点合金熔炉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低熔点合金熔炉俯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3中活接装置安装示意图。
[0022]其中,1炉体,2保温层,3内胆,4耐火砖,5电加热棒,6合金收集槽,7活接装置,8热电偶测温单元,9电气柜,1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熔点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可与炉体分离的内胆,炉体和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胆底部2/3

3/4的区域平铺有高度为内胆深度的1/5

1/4的耐热基体,耐热基体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沟槽,且耐热基体的上表面支撑有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与沟槽的方向交叉布置;所述耐热基体的边缘与内胆壁之间形成内胆合金收集槽,耐热基体上的沟槽端部与内胆合金收集槽连通;内胆合金收集槽的炉体璧上设有用于合金熔体流出的活接装置,所述活接装置包括贯穿合金熔炉内胆和炉壁且开口略向下的管道,所述管道设在熔炉内段通过可拆卸的弯管深入合金收集槽底部,所述活接装置炉身内部分通过锁紧螺母与内胆内壁锁紧,活接装置炉身外部分通过锁紧螺母与熔炉外壁锁紧,所述炉体与内胆通过活接装置内外的锁紧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熔点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还设有测温单元,且测温单元安装在内胆的垂直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熔点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基体为耐火砖,所述耐火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育辉高云杜小红周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