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志超专利>正文

换开口器式窥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9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换开口器式窥喉器属医疗器械,是气管插管时暴露声门的必备工具。它由带有电光源的手柄和一次性使用的开口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的前端有横向设置的聚光灯泡,可随着手柄接头插入一次性开口器灯窗内,并面对开口器前端照明;手柄内有干电池和外接直流电两种电源供电电路供选择使用,而一次性开口器用无毒塑料制成,塑料袋密封,出厂前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免于刷洗和消毒。本窥喉器比以往同类产品更具有实用性和新颖性,临床上使用灵活,具有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是一种换开口器式窥喉器。在目前临床气管插管时使用的喉镜仍有一些弊病,如灯泡设在镜片上不利于消毒,电源触点较多,时间久了易出现接触不良,长时间不用时电池跑电,临用时电力不足灯光不亮等,这些都能影响临床抢救病人时的应急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开口器式窥喉器。采用了手柄和灯光为一体、开口器可一次性更换使用、手柄内干电池和外接直流电源两种电路供选择等设计方案,这些设计都是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多的功能保证。因本器械只起到直接暴露声门的作用,并无“镜子”的作用,所以本技术命名为换开口器式窥喉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开口器式窥喉器,主要由带有电光源的手柄和一次性开口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一圆筒状空心把手,内含有电池套筒,用于容纳电池,手柄前端为开口器接头,该接头上的结构有接头滑块、插接槽和灯座,该灯座内插接聚光灯泡;手柄的后端有手柄后盖,卡接于手柄体上,该后盖内有干电池和外接直流电两种电路的转换装置,其中外接直流电路是通过后盖电源插孔连接的一条外接直流电源线与另外配备的整流变压器(为现有技术在此省略)连接。所述一次性开口器为一带有导光槽的压舌板样部件,它由连接滑槽、插接键,灯窗和导光槽组成,本部件用无毒塑料制成,出厂前灭菌封装,为一次性用品。所述一次性开口器在使用时可通过连接滑槽、插接键与接头滑块、插接槽的滑动连接固定在手柄上,于使用后拔出一次性开口器弃掉。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在所述的换开口器式窥喉器,其手柄前端开口器接头上的灯座与手柄内的套筒外腔之间有连通管,供连接导线a、导线b通过;手柄内腔前端有正极板,电池套筒将手柄内腔分为两层空间套筒内腔称电池仓,套筒外腔有导线a、导线b通过;手柄的后盖接口处在180度对边有2个直角形接口卡槽a和b,卡槽底部同为顺时针方向,每个卡槽左侧分别有一接口极板a和b。在所述的换开口器式窥喉器的后盖接口处对应接口卡槽a和b位置有2个后盖卡销a和b,当手柄后盖与手柄体卡接时,后盖极板a和b恰与接口极板a和b分别接触,起连通电路的作用;后盖内还有筒状固定架,在该固定架中心位置有负极板,被弹簧和固定销滑动连接在固定架中心孔上,在固定架两边对称位置有导孔a和b;在后盖侧壁上有贯穿固定架的开关孔,后盖侧壁上有电池开关。在所述换开口器式窥喉器的后盖底部有外接直流电插座,该插座设有触片c和d,还设有弹性触板e和f。在所述的换开口器式窥喉器内电路连接如下在手柄体内,导线a连接灯座负极经连通管、套筒外腔焊接在接口极板a上,导线b连接灯座正极经连通管焊接在电池正极板上,再经套筒外腔焊接在接口极板b上;在手柄后盖内,电池负极板连接弹性触板e,弹性触板f连接开关后在分别连接后盖极板a和触片c,而触片d连接后盖极板b。在所述换开口器式窥喉器的手柄后盖与手柄体卡接时,为保持后盖极板a与接口极板a,后盖极板b与接口极板b的固定位置接触。a和b两组卡销、卡槽采用不同径线对号入座。在所述的换开口器式窥喉器也可制成横握式手柄,为另一实施例。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手柄和灯光一体及开口器一次性更换使用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免于开口器的刷洗和消毒,两种电路设计可在电池无电时直接使用外接电源,更方便了使用。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换开口式窥喉器总体外观图,为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件装配示意图;图3是图1的总装配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后视图;图6是图3的仰视图(显示B-B剖视位置);图7是图3的左视图;图8是图3的右视图(显示A-A剖视位置);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图10是图3中手柄部件装配主视图(局部);图11是图6的B-B剖视图(局部);图12是本技术换开口式窥喉器的一种电路实施例电路图;图13同图1,为另一实施例;图14是图13的部件装配示意附图编号1.手柄 2.一次性开口器 3.外接直流电源线1-1.开口器接头 1-2.手柄体 1-3.手柄后盖1-4.电池开关1-5.(电池)负极板 1-6.接口极板(a、b)1-7.(接口)卡槽(a、b)1-8.后盖接口 1-9.插接槽1-10.接头滑块 1-11.聚光灯泡1-12.灯座1-13.后盖电源插孔 1-14.(后盖)卡销(a、b)1-15.后盖极板(a、b)1-16.连通管 1-17.(电池)正极板1-18.电池套筒。1-19.套筒外腔 1-20.导线a 1-21.导孔(a、b)1-22.开关孔 1-23.弹性触板(e、f) 1-24.(外接直流电)插座1-25.触片(c、d) 1-26.固定销 1-27.固定架中心孔1-28.弹簧 1-29.(筒状)固定架1-30.电池仓1-31.导线b 1-32.电池2-1.压舌板2-2.开口板 2-3.支架板 2-4.灯窗2-5.插接键 2-6.连接滑槽 2-7.导光槽3-1.(直流电源)插头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本技术换开口式窥喉器主要由带有电光源的手柄1和一次性开口器2组成。见图1图13所示。请主要参照图1图2图9,同时参照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图11,所述手柄1为一圆筒状空心把手,内含有电池套筒1-18,用于容纳电池1-32,手柄前端为开口器接头1-1,该接头上的结构有接头滑块1-10、插接槽1-9和灯座1-12,该灯座内插接聚光灯泡1-11;手柄的后端有手柄后盖1-3,卡接于手柄体1-2上,该后盖内有干电池和外接直流电两种电路的转换装置,其中外接直流电路是通过后盖电源插孔1-13连接的一条外接直流电源线3与另外配备的整流变压器(为现有技术在此省略)连接。请主要参照图2图14,同时参照其它附图,所述一次性开口器为一带有导光槽的压舌板样部件,它由连接滑槽2-6、插接键2-5,灯窗2-4和导光槽2-7组成,本部件用无毒塑料制成,出厂前灭菌封装,为一次性用品。请参照图2图5图8图11,所述一次性开口器在使用时可通过连接滑槽2-6、插接键2-5与接头滑块1-10、插接槽1-9的滑动连接固定在手柄1上,于使用后拔出一次性开口器2弃掉。请参照图9图8图7,所述换开口器式窥喉器,其手柄1前端开口器接头1-1上的灯座1-12与手柄内的套筒外腔1-19之间有连通管1-16,供连接导线a 1-20、导线b 1-31通过;手柄内腔前端有正极板1-17,电池套筒1-18将手柄内腔分为两层空间套筒内腔称电池仓1-30,套筒外腔1-19有导线a 1-20、导线b 1-31通过;手柄1的后盖接口1-8处在180度对边有2个直角形接口卡槽a和b1-7,卡槽底部同为顺时针方向,每个卡槽左侧分别有一接口极板a和b 1-6。请参照图2图5图7图8图9,所述换开口器式窥喉器的后盖接口处对应接口卡槽a和b 1-7位置有2个后盖卡销a和b 1-14,当手柄后盖1-3与手柄体1-2卡接时,后盖极板a和b 1-15恰与接口极板a和b 1-6分别接触,起连通电路的作用;后盖内还有筒状固定架1-29,在该固定架中心位置有负极板1-5,被弹簧1-28和固定销1-26滑动连接在固定架中心孔1-27上,在固定架1-17两边对称位置有导孔a和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开口器式窥喉器,主要由带有电光源的手柄(1)和一次性开口器(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为一圆筒状空心把手,内含有电池套筒(1-18),用于容纳电池(1-32),手柄前端为开口器接头(1-1),该接头上的结构有:接头滑块( 1-10)、插接槽(1-9)和灯座(1-12),该灯座内插接聚光灯泡(1-11);手柄的后端有手柄后盖(1-3),卡接于手柄体(1-2)上,该后盖内有干电池和外接直流电两种电路的转换装置,其中外接直流电路是通过后盖电源插孔(1-13)连接的一条外接直流电源线(3)与另外配备的整流变压器连接;所述一次性开口器为一带有导光槽的压舌板样部件,它由连接滑槽(2-6)、插接键(2-5)、灯窗(2-4)和导光槽(2-7)组成,本部件用无毒塑料制成,出厂前灭菌封装,为一次性用品;所 述一次性开口器在使用时可通过连接滑槽(2-6)、插接键(2-5)与接头滑块(1-10)、插接槽(1-9)的滑动连接固定在手柄(1)上,于使用后拔出一次性开口器(2)弃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超夏丽欣徐汉棱于德操张英敏陈治礼
申请(专利权)人:于志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