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宗良专利>正文

一种树脂混合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41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树脂混合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缓冲器、至少两个注射器、混合管、混合器以及清洗器,缓冲器开设有导出管道、清洗管道以及至少两个导入管道,清洗管道和至少两个导入管道分别与导出管道连通。至少两个注射器分别与至少两个导入管道连通,用于向导入管道内注入树脂。混合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树脂注射装置和导出管道,混合器设置在混合管内,用于将来自至少两个导入管道的树脂进行混合后注入树脂注射装置。清洗器,与清洗管道连通,用于在树脂混合完成后向混合管内注入清洗液。该装置可以解决复合材料树脂转移模塑工艺中由于不能连续混合树脂致无法连续生产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混合装置及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混合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成型中的树脂转移模塑工艺(RTM),通过将树脂灌注进放置在模具中的增强纤维预制体,待树脂完全包裹增强纤维预制体后,将树脂加热固化形成复合材料。树脂混合后,会固化堵塞管路,因此通常使用将树脂打入缓冲罐中混合的方法来避免。这样每次注射后均需要更换静态混合器和缓冲罐,生产效率低下。
[0003]现有能够实现连续生产的方法,是使用V型或L型自清洁树脂混合器。通过两个喷头将树脂高压喷出雾化,在雾化过程中撞击混合后填充模具。但V型或L型自清洁树脂混合器,自身的制造成本很高。同时使用时,要配套高压注射机和耐高压的模具,配套成本也很高。因为要在雾化撞击的过程中完成混合,它也只能使用反应活性高的树脂。它的注射压力是先通过增压泵增压到高压再一次性喷射释放出去,压力不是连续的,因此在灌注过程中容易出现包气、灌不满、灌不透、表面针孔等现象,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开设有导出管道、清洗管道以及至少两个导入管道,所述清洗管道和所述至少两个导入管道分别与所述导出管道连通;至少两个注射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导入管道连通,用于向所述导入管道内注入树脂;混合管与混合器,所述混合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树脂注射装置和所述导出管道,所述混合器设置在混合管内,用于将来自所述至少两个导入管道的树脂进行混合后注入所述树脂注射装置;清洗器,与所述清洗管道连通,用于在树脂混合完成后向所述混合管内注入清洗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器,所述烘干器与所述清洗管道连通,用于在所述清洗器完成清洗后烘干所述导出管道与所述混合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清洗器和所述注射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清洗器轮流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包括相对的控制端与对接端,所述对接端用于与所述缓冲器对接,所述注射器本体上开设有注射管道、进料管道以及回流管道;所述注射管道的一端口开设在所述对接端的端面上,另一端口开设在所述控制端的端面上;所述进料管道的一端口与所述注射管道连通,另一端口用于与树脂供给源和清洗液供给源连通;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口与所述注射管道连通,另一端口开设在所述注射器本体的外表面;第一控制杆,与所述注射管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杆上设置有流通结构,所述流通结构可与所述注射管道的内壁配合形成封闭的流通腔;当所述第一控制杆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时,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连通于所述流通腔;当所述第一控制杆移动至第二预定位置时,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注射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控制杆封堵所述回流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包括流通段,所述流通结构为开设在所述流通段上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良
申请(专利权)人:陈宗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